APP下载

发展语用能力,说明文“职”在何处

2017-10-23吴莉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

吴莉华

【摘要】说明性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占据了总篇数的八分之一。这种文体初读觉得枯燥无趣,但细细揣摩却能体悟到作者蕴藏在文本之中的写作智慧,大有悉心研读、专心体悟的价值。本文提出要从抽象数字中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形象化、从生活俗话中感知说明文表达的生动化、从司空见惯中品析说明文结构的条理化,在充分发挥说明文范例作用的同时,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形象;结构清晰;表达生动;语用能力

说明性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占据了总篇数的八分之一。这种文体初读觉得枯燥无趣,但细细揣摩却能体悟到作者蕴藏在文本之中的写作智慧,大有悉心研读、专心体悟的价值。那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说明性文本的教学价值呢?

一、从抽象数字中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形象化

所谓说明,就是要将对象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说明性文本的语言是关键、是核心。小学教材中说明文的语言讲究严谨、精准,大量运用了抽象的数字、词语,这就给学生感知说明对象的特点、体J『吾作者的写作方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对象的特点。

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就运用列数字的方式展现了胡夫金字塔的雄伟,比如作者用“230万块”、“2.5吨”这两个鲜明的数字,让很多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难以从感性的角度感受金字塔雄伟的程度,教师则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体重和一般卡车的重量进行对比,从自己体重人手计算一块石头是我们的多少倍;一般卡车的重量是5吨,230万块重2与吨的石块,需要用多少辆卡车运走。完成计算后,所有的学生都目瞪口果。紧接着,教师引领学生想象埃及人民艰辛的劳动场面,更感受蕴藏在这些数字背后作者对劳动人民由衷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化机械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不仅汲取了说明性文本中的知识信息,更体悟了字里行间所裹挟的丰富情感。整个教学以抽象的数字为背景,通过巧妙换算、视角转化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触摸到说明性文本语言的温度。

二、从生活俗话中感知说明文表达的生动化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认知的形象性阶段,大多说明文会利用客观事物的材料向读者宣传、渗透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其语言不仅要做到精确、严谨,更要做到形象生动,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有效的辅助。

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陨石与彗星碰撞时的描写就极具生动性,作者先是用“四处游荡”描写了碎片到处飘荡的情景,然后又以“家常便饭”凸显了这种碰撞的经常性。教学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感受碎片“四处飘荡”的状态,体悟作者用词的精准与生动,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直观对比的方式进行深度揣摩:“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与它的意思相仿?当学生罗列出“十分寻常”、“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后,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些词语与课文中的“家常便饭”相比,哪个更合适呢?学生则在对比思维中认识到课文词语的生动性,最后教师引领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回到课文中,探寻文本类似的描写。有的学生发现“集体大逃亡”一词,以拟人的手法再现了众多气体急于离开火星的样子;有的学生从“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中的“裹挟”所吸引,想象到了气体拉着水、拽着水的场景……

说明性文本中的这些词语,是引领学生朗读品味、深入感知的核心所在。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通过对比认知、广泛联想等方式,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语境之中,让学生在悉心领悟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最终读出说明文满满的语文味来。由此,学生就能从具体的語言实践过程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和写法的精妙。

三、从司空见惯中品析说明文结构的条理化

很多说明对象复杂烦琐,需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作者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有条理的说明,这也应该是说明文的一大特色。但在常态化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仅仅关注知识信息,涉及一定的说明方法,而对于作者的构思顺序和写作条理则基本无人问津。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文章的结构、线索,并在深入洞察的过程中积累、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

如在教学《麋鹿》时,教师在初读感知环节,引领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方面进行概括,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感知,意识到作者分别从麇鹿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几个方面展开描写;随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辨析性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介绍?你觉得作者的设置有道理吗?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到:生长环境属于外部因素,理应放在开头描写,同时也可以借助景色激发读者的写作兴趣;外形特点相对于生活习性,一眼就能看出,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基本规律;而随后描写生活习性,是依照由外而内、不断深入的过程展开描写,体现了作者在构思顺序上的严谨;最后的传奇经历是本文的核心语段,也是作者想要创作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在最后出场再合适不过了。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所关注的重点的语言单位是篇章,在整体性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文童板块和结构进行感知,尝试与文本的作者进行对话,揣摩其如此构思的真正用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为自己日后的创作实践提供方法支撑。

说明文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在充分尊重文体的过程中认真研读、合理开掘、精心设计,才能让说明文的教学凸显出浓郁的语文味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捕捉语言训练点,提升语用实践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课堂练习,学生语用能力成长的阶梯
如何培养中年段学生的语用能力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