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10-23邹英
邹英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关键词】语文课程;德育教育;学生;成长;思想道德
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从小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无处不在,在语文学科中更是渗透在教材、教学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如何将语文教育中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一、教师行为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你的学生,所以所有教师都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可以胜任这个榜样的任务。“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例如在教学学生写生字时,我都是在黑板上一笔一划认真示范,曾有一次板书时,由于时间紧张一时粗心把“远”字上面的“横”,习惯性地写作了“点”,学生发现后指出了我的错误。我马上向学生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一定改正,请全班学生监督。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态度诚恳及知错就该的榜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了,他们并不是对教师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而是特别注意在日常工作、学习的实践中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榜样。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即便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也还一直保持着每天写教学随笔来审视自己。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二、将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进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我抓住“拉、撑、护”三个动作,突出“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这是怎样的撑啊”。撑在桌上,弓着身子,意味着谭老师将用他的血肉之躯去挡住纷纷砸下的一切;撑在桌上,谭老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撑在桌上,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再结合下面一节,反复读这个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这一个“撑”,让学生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黑暗中,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三、课外延伸,德育延續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德育行动。语文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课外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我选我”演讲、制作“我的成长册”等活动,我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或是口语训练,无不是作者真是情感的宣泄,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教材每一册无不是按照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编排的,是符合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的。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把教材中的德育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道德不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它就蕴含在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语文学科知识中的规律性、严谨性及学习的氛围,这些也都是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几方面,认真钻研教材,真切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德育变得实实在在。语文能让学生学到和懂得道德;德育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和意义,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正确地融合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五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