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为儿童写“真”作文助力
2017-10-23万丹青
万丹青
【摘要】在日常习作中,儿童作文“一成不变”、“瞎编乱造”的状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所限。本文就以笔者所带班级习作情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写好日常习作,写好真作文。
【关键词】儿童习作;日常作文;体验生活;真作文
笔者所处学校地属市区,班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较好,因生活在城市里,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在后头,学生们日常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报了很多的课外兴趣班,其中,参加各种机构组织的作文训练班更是不在少数。然而在日常习作中,儿童作文“一成不变”、“瞎编乱造”的状况时有发生。为什么校内外的“双管齐下”仍旧不能提高学生的日常作文水平?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通过家访、与学生聊天、学生课内外作文情况比对,探究其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所限。本文就以笔者所带班级习作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与同行们互相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
1.习作主题千变万化,表达内容一成不变
平时的作文教学大多以命题或半命题为主,尽管学生习作主题丰富多样,但儿童习作仍逃脱不了千篇一律的困境。如写《我学会了……》,班级大多数学生会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会了游泳”,以。挑战”为题,班级学生仍有多数会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会了游泳”。以同一内容频繁出现在不同的作文中,在儿童习作中已属常见。
2.作文态度不佳,习作流于形式
在实际习作过程中,更多的学生对待习作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份作业,他们认为只要把字数写足,交给老师就好了。写出来的内容,主人公通常不是他本人,更像是别人。这样的作文只会越写越糟糕。
3.作文内容空洞,编造成分大
笔者曾经批改过作文竞赛卷,一名学生运用华丽的语言、丰富的修辞把事例写得“栩栩如生”,但却不能让我们几位阅卷老师信服。他的作文如果从选取的材料、语言的表达、结构的布局角度评审,都堪称佼佼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写作教学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创造性地表述”并非“瞎编乱造”,这位学生用心谋篇布局,却输在了对生活缺少体验。
4.家长功利性对待儿童学习
笔者班级里有超过半数儿童参加了各种培训班,诸如奥数、英语、作文、器乐、书法、美术、小主持人等,有个别学生整个周末被各种课程安排得满满,更别说有自己放松休息的时间了。学生每日来回奔跑在各个学习点上,浸泡在各种科目中,缺少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会。这种“疲于奔命”的高压学习,使得儿童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独立观察和思考。
5.学生习作水平低于发展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在课程目标各个学段内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福建名师何捷老师就对课标习作部分做了细致的解读:由低年级的“想得到,写下来”,到中年级的“想清楚,写下来”,再到高年级的“想得好,写下来”。纵观学生平均作文水平,仍低于发展水平。
二、解决方法
儿童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寫不好作文。城市儿童正在像一件件产品一样被家长们高速送往各个机构“雕刻加工”。而习作来源于对生活的多方体验。龙应台在《放学》这篇文章中写道:儿子安安自己走路回家,十五分钟的路程用了一小时零十分,这多花费的55分钟,安安到底在干什么?爬墙跳跃、逗狗尖叫、俯地观蚁、工地寻宝、与松鼠互望。这个七岁半的小男孩对周遭一事一物的好奇与关注,却是现在城市里儿童的生活缺失。作为教师,有必要尽可能地为儿童创造环境、体验生活,为儿童写“真作文”创设条件。
(一)开展实践活动,在生活中体会“真实”
1校内充分创设各种活动.体验生活
除了定期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庆端午、庆中秋、重阳节等活动,我还积极组织儿童参与活动、体验生活。例如,组织儿童整理自己不用的玩具、学习用品、书籍等,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跳蚤义卖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兴致盎然,参与热情高涨,有的还自发做了广告宣传牌。在活动的触发下,儿童写起文章来真实活泼。比如一位学生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呼!‘呼!‘呼呼!六年五班响起了桌子‘壮烈牺牲的声音。没有错!只要是我们学校的同学都知道,义卖会就要开场啦!而桌子响亮的剧烈的撞击声,便是我们对这场义卖会的心情写照——十分激动!”如一位学生在写讨价还价的过程:“我来到一个摊位,那儿放着我心仪已久的《百科全书》,便上前询问价格:‘同学,这本书多少元?‘八元。我心想:这么便宜。刚想把它买下来,又想到妈妈常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于是我又绕着操场转了一圈,发现有五元钱一本的,虽然价格十分便宜,但我还是使出了我的“杀手锏”——砍价。
‘同学,这本书能不能再便宜些?‘四块。‘再便宜些吧,三块。‘三块五,不能再少了。‘成交。就这样,我以三块五的低价买到了一本《百科全书》,真是既便宜又实惠。”这样的对话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买书的过程,还富有生活经验,知道要“货比三家”。
2校外多布置“有趣好玩”的特殊作业,体会生活
周末布置有趣好玩的特殊作业,如让学生介绍一道美食,有的学生介绍的是《妈妈的红烧鱼》,有的介绍泉州特色小吃《面线糊》、《蚝仔煎》;动员家长带领孩子出去走走,可以访问古城里的阡陌小巷、红砖古厝、巍峨古刹,去户外爬山涉水,如有一名学生写《虹山踏青》:“我们来到洛江区虹山乡,放眼望去,油菜花田像金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我和小姐姐非常兴奋,在油菜花田里玩起了捉迷藏,我数到20下后,小姐姐早已消失在金黄色海洋此起彼伏的浪花中了。我在花田里绕来绕去,小姐姐的声音似乎远在天边,又似乎近在眼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油菜花田里找到了她。我们发现,油菜花上长着一些像豆荚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呢?我们都很好奇。妈妈告诉我们,这是油菜花的菜籽,等花期一过,村民们就会把它们晒干来榨油,这菜籽油可是很受欢迎的。
我们沿着人行步道继续往山里走,路上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手里拿着一种我们从来没见过的植物,这是什么呢?老奶奶笑呵呵地告诉我们:‘这种植物叫石橄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它生长在石头缝里,不容易采摘。妈妈见那是好东西,便买下来带回了家。”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是教育。”只有引导儿童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的文章。
(二)开展读书活动,在阅读中寻找“真情”
班级除了布置图书角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相应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如“图书漂流”、“阅读卡”,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读书汇报,有“好书推荐”、“我讲书中的故事”、“介绍一位书中好友”等,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不但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如一位学生在读完《柳林风声》后这样写道:“从‘瞻蜍历险记到‘蟾蜍再次历险,再到‘蟾蜍汩如雨下这三个篇章,有勇无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蟾蜍,因为当时极度喜欢汽车,结果在大街上偷了一辆汽车,因此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又铤而走险越狱。在这期间,它捅的不少篓子,都是它的几个好朋友——鼹鼠、河鼠、獾帮他圆过去的,如果没有这几个无私地支持他、帮助他的朋友,他的人生将完全不同。从中我明白了,朋友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伙伴,也是自己的指路灯。好朋友和坏朋友就像我们人生路途上的分岔路口。一个好的朋友,会让我们的生活走向美好;反之,一个坏的朋友,能将我们拖人无底的深渊。所以珍惜自己的朋友,便是珍惜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利用独特的视角表情达意,是写好真作文的法宝。本文是笔者近年带班所发现的问题及采用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与广大同行互相交流,共同进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