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2017-10-23冯璇坤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社会性

冯璇坤

摘要:一日活动是儿童在园生活的全部内容,包括入园,户外活动,早操,洗手,如厕,教学,午睡,离园。幼儿园一日活动能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社交能力。一日活动的良好实施促进幼儿发展最优化。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 社会性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63-01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良好实施是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提高科学教保结合能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即幼儿在园内接受的依据幼儿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幼儿培养目标,在园方主体安排与幼儿教师的主动组织下,与幼儿的日常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儿童进行的一日生活常规安排。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塑造健康的性格、形成良好习惯、发展身体机能、促进社会性发展,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幼儿园一日活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儿童在三到六岁年龄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任务重中之重。教育应张扬幼儿的个性,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一百种语言”。[2]

(1)培养儿童体育活动的兴趣。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因此坚持活动游戏化,让儿童产生兴趣,自发自愿地参与进来,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 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3]此类方式能够保证幼儿行为的自发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发展动作技能,锻炼身体机能。同时要结合环境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针对性的游戏,幼儿教师应该及时组织一些难度较小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鼓励幼儿。这样,在不断的参与中,幼儿不仅发展了身体机能,而且获得了对游戏活动的愉悦体验。

(2)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格。不论是户外活动还是游戏活动,幼儿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参与去感受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活动之中,应当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障碍性问题,让活动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是必须适宜于儿童发展程度的,既不超出于儿童的能力,又需要儿童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克服。教师应当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一方面注重难度设置,另一方面注重及时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及时的言语指导和行为干预,针对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鼓励、安慰等。在幼儿期经常性的困难克服中,增强幼儿的抗压能力,形成坚强不退缩的意志品格。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离开家庭后第一个接触到的新鲜环境,在幼儿园中,孩子离开爸爸妈妈,被交付给幼儿教师保教,它们第一件需要面对的事情就是脱离家人,和陌生人相处。但一段时间后能心情愉悦地在幼儿园进行一日活动,其原因正是幼儿园良好的社会化教育。

(1)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性格。性格是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稳定心理特征,显示一个人对社会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需要明确的是影响人的性格因素的不仅是遗传继承的生理、神经系统等因素,主观能动性、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幼儿园一日活动能够通过提高幼儿的素质,指导其活动,促进其交往发展,是目前最为良好的性格培养途径。

幼儿期是性格形成的起步阶段,俗话有“三岁看老”,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照料,也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锻炼社交能力,学会宽容,分享,互助。

(2)培养幼儿的爱心。孩子在相互交往活动中需要互相体谅与理解。课上讲述小草的故事,因为小草受伤哭泣,小朋友们问老师小草为什么会哭。老师可以适时教育小朋友爱护身边事物,告诉孩子一切皆有生命,需要用爱呵护。幼儿园里孩子们渐渐学会互相爱护,当有小朋友哭泣的时候,其他幼儿会去安慰,有的孩子分享食物,有的孩子会学着爸爸妈妈摸摸伤心幼儿的小脑袋,这些可爱简单的行为正是孩子们充满爱意的表现。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行为习惯是孩子们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一方面关系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使他们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儿童的盥洗活动教会幼儿洗手步骤,保持卫生,每次如厕、用餐前均洗净双手。喝水活动教会孩子要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按时按量按需饮水,不可以拒绝喝水,懂得水分对身体的益处。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习惯。在幼儿的日常幼儿园生活中,到处都体现着培养幼儿良好礼貌习惯的教育理念。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先开始的就是入园活动,儿童入园第一件事情便是与家长告别,向教师问好,但是孩子在最初入园时并不具备这些意识,此类良好的礼貌行为是在教师不断强化之中逐渐形成的。小朋友们从最初的与家长告别,向教师问好,到可以与小朋友交流,礼貌地打招呼,向陌生的老师问好,交谈,向保育老师、门卫叔叔简单问好、告别、交流,不怕生,不惧场,逐步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为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礼貌交往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2012-10-15.

[2]庄晓青,张振梅.优化一日活动,促进幼儿快乐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8(6):57.

[3]陈鹤琴全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535.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高度社会性的植物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以游戏化促幼儿节奏发展
试论幼儿发展评价的指导策略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