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研究

2017-10-23余焰培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学生

余焰培

摘要: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传播途径及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对传播概念的理解,并且影响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政教育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来构建一个学生思政教育机制,使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可以通过情理互动来实现。通过对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的不断创新,从而使学生们的网络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中。

关键词:互联网 学生 思政教育 情理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09-0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帮助,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而这一特点可以很好地运用在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从而改变思政教育的现状,通过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虽然现在还是有一些很好的机制来帮助思政教育开展工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情理互动机制是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自由平等的原则来进行的,通过互动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们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好处,最终达到加强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

一、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的概述

情理互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互动形式,其互动性有很多,但是我们日常的很多互动形式过于简单,可以概括地说就是一种语言交流。但是情理互动就要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在情理互动中,必须强调平等这一特点,只有两个人平等才可以通过自身的主体感受来进行情感交流。在思政教育中情理互动机制是以情感作为主要内容,然后通过信息载体来实现传达,从而实现互动。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心中达到互动的目的。思想的交流需要通过情感的灌注才能够展开交流,将情感灌注于其中,那么,师生便可以通过浓厚的情感来交流,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互动,而且这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很大的启蒙作用。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先将学生的认知作为出发点,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学生们更加适应思政教育。现在各国对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都很重视,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将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结合,通过互联网来提升学生们的主动性,能够改变原来思政教育难以沟通的状况。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使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互联网对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的影响

(1)为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从原来较为复杂的交流,转变为了多形式交流方式了。以至于现在的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了,人们更加依赖于互联网的互动性,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平台就可以达到交流的效果,而且形式多样化,这样对于人们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在思政教育中,就是需要这样的交流,通过交流来了解彼此,从而可以使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可以更加的活跃。思政教育情感互动机制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全新的平台,并且通过合理的利用这些平台,从而使思政教育可以通过更加多的平台来达到多形式的传播。就现在的学生来说都是活跃于QQ或者微博等平台,所以思政教育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学生活跃的平台来实现教育。但是思政教育过于严肃也会导致学生对其没兴趣,因此,应该要通过改变思政教育的口吻,使其与互联网平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与互联网相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可以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2)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目的。学生们对互联网的兴趣都十分浓厚,而在课堂中却无法达到对互联网的哪种兴趣。在互联网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所以不仅仅是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流,教师们同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加没有阻碍的交流。这对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有很大的帮助,使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更多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地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其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在互联网为背景的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下,学生们可以更容易接受這些理论知识,从而大幅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达到促进思政教育情理机制的发展。

三、结语

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也相继推出新的多元化平台,对学生来说,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所以我们也不能够保证,学生们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大世界中做到一心一意地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工作,但同样也接受着学生自主性的挑战,现在的思政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紧密,而且也借助着互联网多平台的优势,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余彪,沈永真.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情理互动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6(10):176-177.

[2]张钊.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6(11):4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互联网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