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里的传承
2017-10-23吕群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0期
吕群
皖南山区旌德县的江村,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400余年的历史,村中曾有书舍9所,藏书万册。据记载,江氏族人考取进士、文、武举人,明清126人,民国初十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这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极属罕见。
漫步在山村人家,很多家里的中堂或门柱都有对联。在立本堂,有一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对联,也许这就是江村兴旺的原因。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学直是先要立本。”积善和读书,就是做人的根本。
在“旌阳第一家”墙壁上,悬挂着很多幅江氏先祖的画像及个人介绍,梁上悬挂的“进士”、“解元”、“太守”、“钦点翰林”等匾额,从“大富贵必须勤苦得,好儿孙是从积德来”的楹联中可看出他们教育后人的标准,也许他们没有留下巨额财产,但这样的祖训是无价之宝。这样的对联,还有“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啃吃亏不是痴人,嚼诗书其味无穷”、“修厥德自求多福,慎乃俭惟怀永固”、“诗书执礼,孝弟力田”,他们的荣耀,與这些凝练的对联是分不开的。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江村人明白,只有执着的传承,才能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