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
2017-10-23吴刘维
吴刘维
一
四十二年前的那个少年,走在崇山峻岭中。
他由父亲领着,在蜿蜒起伏的石板路上,从日出走到日落,为了购买一双解放鞋。明天少年就要出山去上中学,父亲决定给他添置双解放鞋。对于赤脚少年来说,能穿上解放鞋,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就像上中学这件事一样。那时上中学,不凭成绩凭推荐,生产队就一个名额,队长理所当然推荐自家小孩。父亲却不罢休,天天跑大队部,终于磨来一个名额。父子两个人,跑遍了周边分属两个公社的供销社,终于找到仅剩的一双解放鞋,却比少年的脚长出几个码子。“长好,可以多穿些时光。”父亲笑着说。
封闭隔绝的大山生活,反倒令少年内心草木葳蕤。无电灯、电视、电话的纯自然时代,为打发寂寂长夜,山民习惯聚合聊天,夏秋拢在星光下,冬春围在火炉旁,有人讲奇闻轶事,有人说书,《薛仁贵征东》,他是最小的一名听众。紧靠父亲坐着,头侧在父亲腿上,耳朵张得像兔。内心随着故事而飞翔。想象的翅膀,远比身子发育快和健壮,以致回家上床后,奇梦连连,只要一睡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梦接踵而至。
也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父亲打定主意将少年送出大山,送上漫漫求学路。
二
高考,老师把成绩好的同学划归理科班,他因数理化成绩差而落败,沮丧地回家打算务农,父亲却执意送他复读。
他去了临近的公社中学,学理科,报到时他却偷偷去了文科班。那年预考,全校理科上线三十余人,文科上线只三人,他是三个之一,总分仅比录取线高一分。高考完毕,理科全军覆没,文科三人上了两人,他成绩最好。还真是险,要不是擅作主张改学文科,这回上大学依旧没他的份。
大学读的中文专业,毕业后分到老家的县中学教语文。这个时候的他,外表已然不羁,披长发,留胡子,着喇叭裤。内心则更为不羁。上课敢让学生看课外书,课本上的好文章,两个课时可以讲成四个课时,不好的文章不但不讲,反倒公开批判,竟然在新华社社长挂第一作者的一个名篇中,找出三十多处的语病来,一一批驳形成文字,向河北廊坊某家语文杂志投寄,不久即收到采用通知,文章最后并未刊出——这样的文章也敢刊出不逆天了?上公开课,空行里坐满学校大大小小的领导,整堂课他只说一句话,“同学们,这节课自习。”下课铃响后,校长提着凳子黑着脸,气冲冲地率先出了教室。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语文辅导课,他跟学生讲“渔夫的故事”(渔夫打完够一天吃的鱼,躺在河边晒太阳,记者动员他去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然后买上打鱼船,创办鱼品加工厂之类的,“最后呢”,渔夫问,记者答,最后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躺在河边晒太阳,渔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做到了嘛?就这个),故事讲完,七名学生放弃高考。如此离经叛道、误人子弟的老师,不被开除,算是便宜了他。他被发配到全县最偏远的一所乡中学。该学校却拒收他——乡镇的教育经费包干,多一个人多一份开支。他只好与学校签订停薪留职协议,回到先前教书的镇上,开办婚姻介绍所,在汽车站摆书摊,在水库打鱼(真成了渔夫),借此维持生计。
他反思当年的行为,的确有点出格,对听课的领导缺乏应有的尊重,临考时跟学生讲渔夫的故事,也极不合時宜,因此落在底层谋生,对他也是种历练。后来县文化馆的馆长,看他在全国各地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一些小说,在调任县文联主席前,向他伸出援手,使他由一个混迹底层的无业游民,变身为县文化馆的文学专干。
文化馆倒是适合他这种性情的人。但后来,因为他写的一篇小说,无意中又冒犯了文化馆的新馆长。这篇小说写县文化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生存窘境。小说尚未发表,手稿便被同事偷偷拿去给新馆长看了。新馆长很生气,认为他在影射自己工作的不力。新馆长和县中学的那位老校长,都长着一脸络腮胡,生起气来仿佛全身长满胡子,令人心惊胆战。看来文化馆他是待不下去了。
又有人出手搭救:省刊编辑——一位内心仁慈,外表豪放的女侠,将他力荐到团省委她老公所管辖的部门,做团刊编辑。他是在文化馆工作期间结识女侠的。他向女侠所在的文学刊物投稿,女侠邀他参加刊物改稿会,要求他将自己的作品磨了再磨,直到完全磨掉模仿痕迹,开始形成自己的叙述风格,这篇小说获得刊物奖,之后又在女侠的悉心指导下,发表多篇小说,其中一篇再度获刊物奖。女侠当上刊物主编后,又将他从团省委调到她门下做文字编辑。恰逢文学刊物生存最为艰难,刊物终是停办,女侠挥泪去北京,而他无端地惹上官司,并演变成一场灾难,家庭离拆,事业倒塌,人生陷入泥淖。案子澄清后,恢复工作,他调到某家省级研究机构主编一本经济类刊物,重新逃回文字堆里。
他像一匹被文字驯服的野马,也像一尾在岸上呼吸困难的鱼,只有潜游文字的水中,才舒畅自在。
三
看过那么多外国文学,他最喜欢的是美国当代作家雷蒙德·钱德勒。钱不过是个侦探小说家,但他是村上春树等文学大师们崇拜的大师,除了他讲的故事引人入胜,语言也出奇的好。他写浓妆女人:“从三十英尺以外看,这女人显得很高雅。从十英尺外看,可以看出她的化妆、打扮是有意叫人从三十英尺以外观看的。”写开电梯的老人:“老头儿吁吁地喘着气,倒好像他在往上搬运这台电梯似的。”写一个人的脸:“上一半似乎觉得有正经事要说,但下一半像是在打发你走。”写一个人的耳朵:“他的两只耳朵里都长着毛茸茸细毛,足能捕捉住一只飞蛾。”写脸上的雀斑:“看上去像作战地图上的一块布雷区。”写一个人清嗓子的声音:“像是一列火车正驶过隧道。”写酒鬼:“当一个人想酒想得要命的时候,你递给他一杯酒,他只要喝上一口,就会像看到一个阳光灿烂、无比幸福的世界一样。”“他眼睛里有着酒的气息。”“喝到最后,还是酒赢了。”写酒精对一个人的损害:“不管他多高的档次,酒精一泡就没了。”
国内的当代作家中,也有把语言写得很漂亮的。比如毕飞宇写冷:“一斤风里有三斤冷。”比如学群的《牛粪本纪》:“不再需要牛来耕田、拉车、推磨的时代,牛粪成了牛的唯一。牛皮、牛骨、牛肉都不属于牛,属于牛的只有牛粪。湖水退去,在那场网与电的浩劫之后,湖草长起来。这是牛的季节……”这样舒缓优美的文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动物世界》里的经典台词。
最近几年,他有意无意地在收集老家攸县的方言,统之为《攸县野生汉语词典》,这些一直生存在《现代汉语词典》之外的野生词汇,有着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咒骂和责怪一个人跑得太快,叫“赶刀”,好像他匆匆赶去的是一座刀山火海;果实挂满枝头叫“累些”,走路太慢叫“踩米虫”,非常形象;风很大叫“风逃逃”,仿佛风不是刮着,而是在拼命逃跑,形态感很强;人生病叫“大活”,表示一个人活得过量,只有活得适度才会健康;拉稀叫“走肚子”,肚子里的东西在不断地走掉,也可以理解为肚子在不断地往厕所走,表述既委婉文雅,又生动贴切;他(她)叫“己”,把他人当作自己,展示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去叫“及”,是文言文的沿用,准确表达从甲地去往乙地的含义;幸災乐祸叫“看火光”,画面感强烈;讲客气讲斯文叫“装文”,简洁而具内涵;棺材叫“寿记”,是一个人最后寿年的刻记;坟叫“地”,人死之后葬在地里,跟土地完全相融合,有着更为广阔深厚的含义;蛋叫“子”,“鸡子”,鸡的孩子,像是蛋也有了生命;瘦肉叫“张肉”,有张力,有嚼劲;吐叫“悔”,把吃下去的东西“悔出来”,不但表动作,还表情绪;水果过期吃起来不爽口,叫“聋个”,仿佛它已经聋掉听不见了;络腮胡子叫“连面胡子”,明明白白;汤叫“盐水”,简简单单;喝叫“说”,“快点把盐水说完”,一个“说”字,既带有张嘴的动作,又带有喝下去时发出的声音;棉衣叫“滚心”,穿着它,一颗心都是滚烫的;蜻蜓叫“塘削”,在水塘上面削来削去……
你看这支野战游击队,是不是比正规军更具杀伤力?
四
四十二年之后,少年已成大叔,华发丛生,脸上纵横,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将自己固定在主卧的窗前。
他住单位院子,宿舍楼五楼,主卧的窗户正对着公园,满眼翠绿。窗户边摆着一张长条桌,桌子两端各摆放一台电脑,一台大一台小,小的上午用来写小说,大的晚上用来看电影。下午就半躺在窗台上,看书。窗是飘窗,如同一块飘浮在空中的飞毯,给他一种今夕何年的奇妙与梦幻感。将时光握在手中,让文字从指间行走,是他现在状态的真实写照。
三年前他卸下刊物工作,两年前他辞掉文学所副所长,挂靠到另一个名义上归单位管,实则不归它管的部门,将自己变成个“隐形人”。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做个“局外人”。除了搞好本职工作,从不刻意去巴结谁讨好谁。始终不站队,不入圈子。在每个单位,跟门卫的关系好过跟一把手的关系。他是所在的研究机构里,唯一不申报职称的专业人员。这家研究机构掌管全省研究员系列职称的评定,他想弄个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不是一件难事,但他了无兴趣。甚至,他不参加任何作品研讨会,也不参加毕业二十年三十年之类的同学聚会,不愿看到得势者一副舍我其谁的老大扮相。不炒股,不赌钱打牌,也很少网聊,微信好友控制在一百个以内。他要过一种他想要的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就像父亲当年躲开繁忙的农事,一个人坐在屋里编织篾货。一根根楠竹从山上砍下,拖到屋门口,在父亲手中重获新生,变成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筛子、焙笼、箩筐、粪箕、背篓。父亲成天与楠竹为伍,吮吸着山野的气息,心灵与大自然相融,忘却尘世间的喧嚣与吵闹。红尘就此淡去,山风如约飘来。父亲以身体羸弱为借口,让生命步入另外的航程。而如今,他用文字重复着父亲。他们父子,一个用篾片,一个用文字,分别编织出一堵与世阻隔的墙。
每两周或一周,他带老婆孩子回一趟老家,看望父亲母亲。因为有直达高速,从省城到老家,开车只需两个半小时。每回到了老家,他内心清明,仿佛穿越到了少年的蓝天之下,星空之下。二十年前父母跟他进了省城,全家住在湘江边。父亲遗传了祖母的哮喘,年岁越大病情越重,逐渐演变为肺气肿,肺心病,离不开医院。前年六月父亲回了老家,一年后母亲也回去了。他陪母亲一块挖土种菜,上山摘金银花、藤茶,挖笋子。母亲住在城里像个瞎子,四门不出,一旦回到老家,活力四射,成天忙个不停。有时候他也去陪陪父亲,父亲躺在屋后山坡,站在父亲的位置,能将老家一览无余。他给父亲敬上一炷香,一杯酒,一包烟,一叠纸钱,偶尔也会将自己的文字,烧给父亲看。他的文字至今只有一个主题,残酷的生活与温暖的人性。他今生所有的文字都是献给父亲的,就为那双解放鞋,那双父亲领他走了一天山路才买到的解放鞋。
坐在父亲身边,他想起多年前的那个下雪天。父亲扛着一袋米,走进他复读的学校,走过一间又一间教室,透过窗玻璃在寻找他。父亲头上,身上,落满雪花。那个冬天出奇的寒冷,大雪持续下了一个礼拜,还没有停下。操场上的积雪已经齐着膝盖,马路上不通车,连鸟儿也缩在窝里不出门。父亲算到他的饭票已经用完,担心他饿着,从家里扛着米,一大早出发,步行四十多里路,在下午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赶到了学校。父亲嘴里喷着热气,一张脸冻成紫黑色,裤脚和鞋子湿漉漉的。
那天很冷,但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