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元器件准入机制及其对元器件企业的影响研究
2017-10-23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杜俊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杜俊
国防科技大学 李孟军
宇航元器件准入机制及其对元器件企业的影响研究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杜俊
国防科技大学 李孟军
宇航元器件准入是允许元器件产品进入宇航生产市场的一种许可机制,是由一整套产品认证制度、合格供应商或制造商名录、合格产品目录和优选目录、选用管控制度有机组成的宇航工程用元器件市场进入门槛。为了保证宇航元器件的质量可靠性,以及维持宇航元器件产品长期稳定的可获取性,我国政府、行业和用户建立了多层次的宇航元器件产品保障体系,形成了事实上的宇航元器件准入机制。
一般来说,一个行之有效的准入由3个要素构成:技术门槛,即产品认证;白名单,即合格供应商和合格制造商名录、合格产品目录和优选产品目录;管控手段,即选用管控。通过这3个要素的紧密结合,宇航元器件准入才能得以贯彻执行。宇航元器件选用流程如图1所示。
宇航元器件准入对国产宇航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选型发散,提高单个品种的使用数量、实现规模效益。尽管如此,不少元器件企业依然沿用老的思维,将其简单地归于质量管理的范畴,没有形成与市场战略的协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有鉴于此,需要重新认识宇航元器件准入的本质及其对元器件企业的影响。
一、宇航元器件准入的本质
1.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市场机制一般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是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即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
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起源可追溯到计划经济的“三定”时期,文革以后,宇航元器件准入转向“国军标”平台,宇航元器件的市场供求机制开始出现问题。“国军标”平台的建设步伐满足不了航天市场的迫切需求,宇航元器件国产化举步维艰、可获取性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用户开始大量从国外获取元器件。
由于市场被进口元器件占领,国产宇航元器件产业越发不景气,市场供求机制进一步失衡。随着国外宇航元器件的禁运、断档、停产、甚至设置“后门”,进口宇航元器件的可获取性和安全性大幅降低,市场风险大增。市场供求机制的严重失衡同时造成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严重扭曲。
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全面失灵的情况下,航天产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政府出台了武器装备自主可控、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等政策,催化了我国多层次宇航元器件准入体系的最终成形。因此,不论从历史意义还是从现实意义来看,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都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产物。
2.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近年来,美国进一步加严对中国的高端元器件出口管制,宇航元器件管制(出口和准入)沦为大国间政治博弈的工具。为了解决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我国从宇航元器件研发和应用两端出发,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研发端的国家政策是核心元器件国产化,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牵引国内主流的元器件企业研制符合宇航工程需要的产品;应用端的国家政策是武器装备自主可控,通过型号工程立项评审对元器件选用进行管控,禁限用进口元器件,促进国产元器件的使用。
经过数年的政策牵引,宇航元器件准入机制得到了完善,对国产宇航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及其市场机制的完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看出,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本质上是政府针对宇航元器件市场机制失灵,通过对宇航元器件企业进行产业扶持、对宇航元器件用户进行选用管制、对市场进行调节的制度安排。
3.与元器件企业经营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环境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有学者认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其特点是主体之间发生自愿的经济交易和产权交换。与之相对,企业与公众、股东、政府、大众传媒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企业经营的非市场环境,其行为特征是多数原则、司法程序、广泛选举、集体行动、公共性等。
一方面,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体系的主体是政府、行业和用户的主管部门及其授权机构,除了极个别用户主管部门兼具元器件采购职责之外,其余都不是元器件企业的直接供应商或终端客户。另一方面,在宇航元器件准入的整个流程中并不存在经济交易和产权交换,而是申请、验证、评估、评审、发布、审批等具有规则程序、多数表决、公开公共特征的行为。可见,宇航元器件准入本质上是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非市场环境因素。
二、对元器件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1.对元器件企业经营合法性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认为,非市场环境主要通过政治、法律和社会因素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合法性的认同与评价。因此,合法性是外部利益相关者赋予企业的,包括许可证颁发委员会、资助机构、知识分子、专业团体、协会、实业界、舆论和媒体。
元器件企业要获得宇航元器件准入赋予的合法性,一方面要受到专业规范的约束,生产线的技术状态、操作流程、管理办法要符合军标线、防静电体系等规范;产品的生产、包装、存储、运输要符合采购规范。另一方面,要受到规则约束,产品生产要接受相关机构的下厂监制和验收、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二方审查其合格供应商资质、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要接受相关机构的“归零”处理。
有学者把合法性分为实用合法性、道德合法性、认知合法性三种类型,并指出实用合法性产生于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自身的打算,其更可能把合法性给予那些将利益相关者的最高利益放在心中的企业,以及那些与利益相关者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企业。宇航元器件准入相关机构大多具有产品质保职能,管理规范、质量至上成为这些机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通过以“管理规范”、“质量至上”理念建构的专业规范和规则的评估后,元器件企业才能获得宇航元器件准入相关机构的价值观认同,并获得具有“合格供应商”、“合格产品”或“优选产品”等价值观标签的实用合法性。在获得这些实用合法性的同时,元器件企业也就相应获得了用户的认知合法性,获得准入的企业和产品容易被用户理解或想当然地认知为管理规范的企业和质量可靠的产品。
宇航元器件准入赋予的实用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相当重要,元器件企业进入宇航市场时,用户首先会查询该企业是否在各级合格供应商名录里,不在名录中的企业就没有资格销售产品。而要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是需要时间的,元器件企业在推广新产品的时候,用户经常会询问其是否在合格产品目录或优选目录里,如果得到否定的答案,那么用户对这款新产品的兴趣就会被疑虑所掩盖,该企业也会因此将大好的市场机会拱手让人。
2.对元器件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综合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比如有国内学者就根据企业竞争力理论把企业绩效分为资源、能力、竞争力、市场地位、财务绩效5个层次,这为我们分析宇航元器件准入影响元器件企业绩效的路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一些企业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市场绩效,是因为其拥有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宇航元器件准入能赋予元器件企业稀缺的合法性资源,非合格供应商不能进入宇航市场,合格产品目录之外的产品不能直接被宇航工程使用。宇航元器件准入的白名单,本身又是一种权威的、便捷的产品宣传推广渠道资源,因为用户往往首先是查询白名单中的元器件来进行系统设计。宇航元器件准入通过专业规范和规则对元器件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行约束,提高了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品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增强、质量一致性和合同履约率提升,这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宇航元器件准入还使元器件企业的市场地位得到提高,用户往往将有较多产品进入合格目录的厂商视为核心宇航元器件供应商,并对其产品的质量有相对较高的信任度。宇航元器件准入也具有压缩元器件品种数量、提高单一产品使用量的目的,能够大幅提高单一品种的销售规模,从而大幅改善元器件企业的财务绩效。
三、应对措施
1. 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处理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上存在,必须要满足一部分个人和团体的需求,否则这个企业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一方面能阻止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或产业,提高其竞争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市场、降低行业管制程度、提高其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能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企业,获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认可,通过竞争与合作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更好的经营绩效。在应对宇航元器件准入这个非市场事项时,如何处理与宇航元器件准入相关机构的关系,是元器件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体系各个层次利益相关者与元器件企业的关系总体上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元器件企业获得关键的项目经费资源、有助于进入稀缺的白名单、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价值观认同感、有助于产品宣传推广并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需要元器件企业的支持以巩固其核心利益。政府层面的项目规划和审批、以及型号立项时的元器件选用审核,需要元器件企业提供技术发展信息和专家支持。行业层面的标准和目录是新生事物,需要元器件企业大力协助以尽快形成影响力。用户层面在新型元器件标准的制定、落实国产化替代研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等方面需要元器件企业大力配合,更重要的是其收入也与质保任务量和产品认证数量相关。
在处理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元器件企业应当从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出发,通过提供技术发展信息、专家支持、参与新标准的制定、协作开展产品应用验证、协助推广新标准新目录、配合开展质量分析和归零处理等形式,建立起共赢的合作模式,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对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经营环境。
2.企业战略整合
国有元器件企业通常带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痕迹,这体现在设立不同的机关职能部门分别与宇航元器件准入的各类机构对口、对接,包括项目立项、科研生产管理、外协外购、技术质量、生产检验等非市场部门。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不同造成战略目标不统一、战略行动不协调,致使在宇航元器件准入事项上往往不能及时地应对,甚至会出现相互脱节、推诿扯皮的现象,给企业绩效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宇航元器件准入带来的管理问题本质上是企业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的整合问题。元器件企业必须将宇航元器件准入这个非市场事项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通过合理规划企业内部组织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外部资源、制定并实施针对宇航元器件准入相关机构的非市场行动,更好地利用宇航元器件准入来提升企业绩效。
元器件企业战略整合要以事项整合为抓手。首先,通过市场分析梳理出新市场开拓、新产品推广等市场事项,在市场事项的基础上衍生出宇航元器件准入事项清单,包括获取合格供应商资质事项、新产品认证事项等,使这些非市场事项与市场绩效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然后,在整个企业组织框架内(包括市场部门和非市场部门)进行综合绩效指标分解,将影响企业绩效的宇航元器件准入事项统一分解到各个责任部门;最后,由各个责任部门围绕绩效指标制定存在相互关联的战略措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还要进行市场行为和非市场行为的有效协同,由此实现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整合,使元器件企业在应对宇航元器件准入事项上游刃有余,成功营造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环境,实现企业绩效的改善和提高。
我国宇航元器件准入,本质上是政府针对宇航元器件市场机制失灵,通过对宇航元器件企业进行产业扶持、对宇航元器件用户进行选用管制,对该市场进行调节。元器件企业应当将宇航元器件准入这个非市场事项纳入战略管理,整合其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后续,需要进一步从博弈角度、实证角度深入研究宇航元器件准入对元器件企业的影响,深入探究元器件企业如何针对宇航元器件准入进行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