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体验经济下的博物馆创新改革

2017-10-22陆鹭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体验经济创新改革

陆鹭

摘 要:体验经济,其作为商品经济与服务性经济的延伸,体现了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对于文化产业内的众多行业而言,体验要素的注入与产业融合的趋势为文化消费与产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与创新路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大众对博物馆旅游的体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验经济时代的博物馆发展应将体验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博物馆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可能寻求的创新思维,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验经济;博物馆发展;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26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64-02

一、背景

由于苹果公司的惊人成功,“体验”一词已经由学界和企业界进入广大消费者的事视野,“消费者体验”的强大力量也促使学界重新审视比“体验营销”意义更加重大的“体验经济”。在此背景下,文化行业依托政府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实现体验创新需要在以产品为核心的同时,营造乐趣、启迪智慧、传播美感,并且兼顾经济与文化效益的实现。

而博物馆作为肩负社会文化价值、经济重振价值和政治社团价值的文化行业,特别是非国有博物馆,多年来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受众范围小、游客参与程度低等种种问题,因此,博物馆等文化行业需要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探索创新性的发展方式,以更好地完善自身建设,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二、体验经济与博物馆管理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最早在1999年所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即有意识的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派恩和吉尔摩指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花钱买东西的最初的传统模式,而更注重购买过程是否能够带给他们一次愉悦的享受。体验作为继初级产品、产品、服务之后的第四种经济产出,它和服务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如同服务和产品之间的差别一样。但是,它也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人们承认的一种经济产出。其实,体验经济一直都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消费者、企业、经济学家总是把它们归入服务领域。当消费者购买服务时,他们买的是商家为顾客提供的一套无形活动。而当消费者购买体验时,花钱享受的是商家为之准备的一场难忘回忆,就像一场演出,以完全个人的方式让消费者参与其中。

体验经济是在商业行业中被发现,但很快就应用于各类服务性行业,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等传统公益机构也不得不对自己的经营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和创新改革。与其它文化机构相比,博物馆承载着更多和更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文物收藏、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等业务工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殊性。

传统的博物馆经营管理模式都是以保护藏品为重点,严格遵守行业标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形成自上而下的专业管理模式。然而,在体验经济模式的冲击下,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也必须开始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创新发展,将游客、会员、捐赠者、社区等服务对象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

体验经济之所以与博物馆产业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增强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性、聚合性提升客流量与其他资金收入,从而在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博物馆创新改革

大多数博物馆的主管机构和馆长在工作中都会进行改革。有的改革范围很小,只会涉及到博物馆的一小部分,而有的改革的范围很广,包括组织、运营、物质、观念等方面,无论哪个方面的改革,都需要面临诸多的挑战。在保持博物馆原有的展览文化性的同时,博物馆的创新管理必须要将目光延伸到整个文化行业,还要在创新的同时遵循差异性、参与性与真实性等原则。

(一)做好市场调研,博物馆应满足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体验需求

博物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受众市场,每一个游客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特点也是千差万别,其教育程度、参观兴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程度地的体验需求。因此,博物馆体验开发首先要考虑到不同年齡层次、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的游客对博物馆体验项目的不同需求,在设计博物馆体验项目时,要做好市场调查,划分博物馆市场,了解博物馆用户是谁,并提供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

比如,为满足年轻参观者的需求,可积极引入先进科技,通过3D技术、VR技术让游客从多方位体验博物馆带来的服务,构建更加立体丰富的展览空间与展览体验,开发出多样性的旅游项目供游客选择,让游客从视觉、听觉等来营造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可以让博物馆通过额外项目创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或是针对残障人士和特殊需求人群,设置专用坡道及清晰标识,展品、互动设施和文字说明放置在适合轮椅使用者的高度位置,通过培训工作人员,使用正确的方式接待盲人和视障人士,提供更舒适的参观体验。

(二)博物馆应优化馆内解说系统体验

博物馆内解说系统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经历、满意度,被认为是将游客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条件。

提升解说系统体验:

一是要提升解说员素质,培养专业性强、功底深厚的人员,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制定不同解说词,采用不同解说方法,让游客对解说更感兴趣;

二是增加影音展示,不仅可以提供物品的背景情况,同时可以解释展品用法,展示物品不直接可见部分,吸引年轻游客,给年轻游客以高科技体验;

三是增加互动设备,不仅用于诠释事实,更能让游客在互动中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新的见解。

(三)博物馆应当提供游客以更加人性化的体验服务

博物馆是为游客服务的,在参观过程中,博物馆需要体现更高的人文精神,处处关怀游客,营造舒适方便的参观环境。如在展区内设置合理休息区,设立游客信息中心,提供餐饮服务,开放内部图书馆,向学生提供特别的学习室等。细节的设计可以让游客无处不感受到博物馆人性化的服务,能够更好地享受参观过程。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满意最大化是所有服务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博物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活动,在设计时更应该注意体验性和参与性,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四、结语

总之,博物馆需要结合体验经济的模式,寻找适合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创新模式,做出改革,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博物馆基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06).

[2]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5).

[3]李林.体验经济时代的博物馆变革与反思——以美国康纳派瑞历史博物馆创新经营模式为案例[J].东南文化,201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经济创新改革
体验经济视角下遗址类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新出版业态下民营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模式
浅谈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消费需求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