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探究

2017-10-22侯贵文寇肖肖朱正昊齐展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文化

侯贵文+寇肖肖+朱正昊+齐展飞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实力也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谓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对文化大县黄梅先的实地调查走访,加深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的认识。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234-02

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及重要性

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概念是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首次把实力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软实力”或“软权力”是用以指相对于国家、民族、边界、领土等“硬权力”而言的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和国际机制等,也就是指意图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以后,立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自身软实力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我国最早提出软实力是1993年复旦大学王沪宁教授,他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指出:“把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实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实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软实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势。”随后我国关于软实力讨论和研究便开始了,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还是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外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但约瑟夫·奈对文化软实力没有明确定义,只是用软权力、软力量等用语来表述,而且中途几次修改,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看法,我国学者论述文化力较多,对于文化软实力很少,甚至没有;

第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或软权力有人认为只是从美国的价值观来定义软实力,故不够客观公正,主要从国际竞争角度阐述软实力,其实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极其广泛,从瑟夫·对软实力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只是从国家层面即宏观层面去把握,而对等微观层面关注不够。

我国真正全面科学论述文化软实力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提出至今快十年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从理论角度而言,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不过对于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和界定存在争论,有人主张自由发表观点,不需要统一的观点和论述,持开放态度,也有人主张观点必须统一规范,从实践层面论述比较多,成果也很丰富。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内容很丰富,文化关系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兴衰,也关系到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的长远发展,甚至对个人的发展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理论的探讨固然十分重要,但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十分必要。为此,有机会来到文化大县黄梅县实地调查了解,学习绚丽多彩的文化知识,感受黄梅的文化魅力。

二、黄梅丰富的文化资源奠定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黄梅县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是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邑”,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改称黄梅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产生了绚丽多彩的黄梅文化,黄梅县素有“武術之乡”、“楹联之乡”、“挑花之乡”和“诗词之乡”等美誉。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黄梅县内有58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寺及其传说和岳家拳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只有100万左右人口的黄梅县,文化品种多,资源丰富,持续几千年,经久不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助力黄梅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当地文化的大繁荣,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三、提升黄梅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

我们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黄梅的文化进行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地政府为黄梅的文化发展下了很大决心,投入之多,政策力度大、措施得力,效果也十分明显,比如围绕禅宗大力招商引资,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组建黄梅戏研究院,成立黄梅戏演艺公司,实现了创作、演出和培训于一体,建设黄梅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系列文化工程,极大了促进了当地文化发展,同时,由于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感染,黄梅当地人对黄梅戏、黄梅挑花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引以为豪,充满自信,文化氛围浓厚。但是在看到文化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文化发展的上升空间还很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

(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容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客观而言,黄梅县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值得肯定和学习,采取了很多举措,效果十分明显,对其他地方和部门关于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很有借鉴意义。但是黄梅文化资源丰富,挖掘和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在民间、在乡下还有很多民风民俗需要挖掘和保护,要遵循艺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宗旨,要联合一切力量做好当地文化的挖掘、普查、记录和保护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黄梅文化

在宣传方面,黄梅县采取了很多办法和措施,效果也非常好,但受地理位的限制,距离武汉等大城市有点偏远,关注度自然不高,从我们的调查采访结果来看,外地人对黄梅文化的了解并不多,本地的年轻人对黄梅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是了解得不全面、不深入,比如提起黄梅的禅宗,他们只知道四祖寺和五祖寺的具体位置,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了解不多。来这里的游客主要以黄冈、黄石和武汉的游客居多,其他外省的主要以安徽、江西比邻的省市为主,国外的游客就更少了,游客一般在重要的节日居多,比如春节期间,五祖寺上山的公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平时淡季的时候,游客相对较少,这些可以看出很多人对黄梅还是缺乏了解,特别是对黄梅文化更缺乏了解。如何提高宣传的效果,除了传统的宣传手段外,要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多开展亮点宣传,有计划有目的策划一些高质量、高水平文化宣传活动,而且这个宣传是一个持续过程,要有耐心,保持信心,时间久了,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了解黄梅文化,来黄梅交流学习。endprint

(三)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黄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按道理讲应该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很遗憾,很多人并不熟悉,这给黄梅的文化品牌树立有很大关系,但品牌营销的路子不广、形式不多、投入不足、效果不好,许多好的旅游资源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同时,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文化旅游景点,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还不全,文化旅游市场还存在一些不法行为,一些乱收费、不合理收费还客观存在,比如出租司机不按计时收费,随意要价,同样路程不同价格,一些住宿、网吧、餐饮等休闲娱乐场所也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坑蒙欺骗游客时有发生,其实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对黄梅的形象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塑造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黄梅形象十分必要,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培养文化专业队伍

文化与人才是相互相成的,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有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优秀人才反过来有利于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传承和创新。从古至今,黄梅出现了大批优秀人才,与黄梅厚重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也促进了黄梅文化的发展。黄梅戏产生于黄梅,而真正把黄梅戏发扬光大不在黄梅本地而是在安徽省安庆等地方,他们结合地方特色,对黄梅戏进行了改造升级,这也是人才重要性的体现。如今在黄梅一些地方,比如五祖寺,来这里的游客烧香拜佛的居多,真正来学习佛教知识和学习佛教禮仪的较少,商业气息有点浓。还有一地方和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规模宏大的建筑,注重外延发展,内涵建设缺乏,那些规模超大的建筑难免给人留下空壳子印象,这些可以看出是人才缺少的表现,因此,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培养各种类型的文化人才变得十分重要。

四、结语

总之,发展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文化产业为载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要谋篇布局,实现文化的又快又好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漆浩.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县[N].黄冈日报,2015-03-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