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追求百变唯新

2017-10-22毛鸿达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具语境机制

毛鸿达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设计文化也在这一趋势下,走出国门,但难免会受到各类有色眼镜的对待,毕竟中国设计产业正从“设计制造”向“设计智造”转型。尤其是现在,中国作为全球家具最大的制造基地,却缺少本民族、本土化的高端产品,甚至有些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和代加工的阶段。所以中国设计想要追赶、达到国外先进设计水平、以至超越引领世界设计潮流,设计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核心任务。范伟教授所著《家具形态创新设计》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设计文化;《家具形态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S6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76-02

对形态创新有着独特理解的范伟博士,一直在摸索形态中“艺术与科学”的表达关系。因为形态的创造中有著理性的成分,更少不了感性的因素。在大学期间,作者游弋于艺术绘画形态表现的自由海洋;读研期间,对空间环境中形态的包容性、共融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博士阶段,更有针对性地将形态创新与空间的关系巧妙地融入到家具这一司空见惯的产品中。“环境—家具本身—人”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可能是整体也可能是单体,既可能侧重功能也可能侧重形式。

作者在本书中睿智地将这个系统定义为家具的“空间语境”,并展开的创新的探讨。然而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序言里所说:“要使设计有所创新、让人满意,就必须分析这个系统,厘清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既需要理性又需要感性,既需要逻辑又需要异想天开,既要有艺术的视角又要有科学技术的基础,既要知晓历史风格的传承又要反映时代风貌。”如何从中梳理出一个方法论的东西,无疑需要冷静的思考。《家具形态创新设计》封面如图1所示。

《家具形态创新设计》分四个篇章,用了291张图片,36个图表,分别讲述了:家具形态的空间语境形成机制、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认知机制、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的创新机制、空间语境下家具形态创新的评价机制。四个机制相互衔接,逐步引导读者走入这个形态创新的广阔空间。

首先,在空间语境的形成机制中,因为人在感知万物的空间时也在思考其特有的形态。

即体验家具本身的同时,还体验着家具形态空间及作用于家具的外在空间环境。特定空间必然对家具形态有特殊要求,二者间的错位摆置会使人觉得非常突兀。由于要求不一的家具环境对家具形态的影响极大,所以没有放之四海皆宜的固定家具形态。设计者所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理解家具所要归属的环境,并使家具去适应或被适应。家具形态、陈列组合的方式、空间环境的布置完全取决于现代人对空间整个语境的重新解读。所以建筑大师赖特曾说 :“家具,无论使用与否,都应该成为建筑自身有机组成的一部分。”

其次,就家具形态的认知机制而言,在历史的演变中,人们对各类“形态”的认知是通过文字等抽象化的思维符号来转译的。

名称概念与相应形态在分分合合中不断衍生出更多的新生形态。在作者看来,家具形态在常态与异态间的辩证关系转换正是家具形态“动态”创新的前提条件。通过各类家具形态在起源上的共性比较,可以明确制约家具常态发展因素,而多样的“动”态思维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异态不断地产生。书中大量文献的图文巧妙结合,增强了本书趣味性与可读性。

再次,面对家具形态的创新机制,它既是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人脑复杂思维活动的结晶。形态创新与其他功能创新、结构创新、原理创新、布局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相互依存,互为里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大量形态创新设计活动主要是通过设计变形或改进完成,增加形态使用上的技术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等。这也是书中形态创新设计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用“形态创新结果—创新方法—创新思维方式”的逆向思考,从而从繁杂的创新理论中解脱出来,用有限的篇幅集中解析形态创新中形态创新结果的不同层面,进而探寻达到各个表现层面所用的操作方法,并归纳创新得失。

最后,家具形态创新的评价机制是沟通设计师、消费者、企业间的有效桥梁。

在网络般空间意义的系统影响下,人们发现家具的感知判断也有类似“蝴蝶效应”的现象。因为空间中细微用品的改变,就可能改变家具的原来含义,形成新的意义。家具初期概念设计阶段的一个很小差错,被之后的各个设计阶段放大后,会使设计结果离原定目标越来越远,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家具形态在空间综合“场”的制约影响下会形成多种发展可能,可显现出千变万化的种种创新样式。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客观世界,人类构建空间场所来把握世间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人化”了的时空不再是自然时空,被赋予了“形必有场”的属性。“形意场”将实体的“形”与虚体的“意”相互复合于空间的“场”中,获得有机整体的判断。作者用详尽的图表解析方式将各类空间语汇有序地组织,使得家具形态的创新总是在空间“形意场”下不断地去适应空间的功用与精神需求。

可以说,本书就像一个形态思维创新网的脉络,帮助我们把从古至今的家具形态及未来发展形态的可行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家具形态百变唯新的时代下,作者为家具形态多元发展变化提出了有益的理论尝试。《家具形态创新设计》适于家具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创新理论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同时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参考书,以提升设计创新素养。当下,我们要做的便是打开第一页,尽快地走进这个广阔的创新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具语境机制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跟踪导练(三)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