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优秀杂技演员的心理特点
2017-10-22于晓丽
于晓丽
摘 要:杂技表演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愈加成熟,越来越倾向于挑战人体的极限,与此同时,杂技技术的要求也更加高,杂技表演的难度不断提升。作为杂技演员,在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杂技艺术表演者。本文通过分析优秀的杂技演员的心理特点,为杂技演员和教练提供了提高心理素质的新思路。
关键词:杂技演员;心理特点;培养
中图分类号:B8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31-01
我国的杂技艺术已经流传千年之久,以“机警、灵巧、勇猛、精细”著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中国的代表性艺术走向全世界。从事杂技艺术的演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耐力,还需有过人的胆识与平衡能力,不畏惧各种险境,愿意并且敢于挑战身体极限,其中心理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技演员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高度。
一、优秀杂技演员性格特点分析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数据文献①,了解到全国各地超过10个杂技团中的309名杂技演员的心理特点和获奖情况,运用16PF进行杂技演员心理特点与获奖情况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以下分析结果,见表1。
表1:309名杂技演员获奖情况统计
影响杂技演员心理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分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郁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而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往往国内外获得过奖项的优秀杂技演员在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以及独立性上面都远远优于一般的杂技演员,也较一般杂技演员的恃强性更低,在实验性、紧张性和自律性上也异于常规杂技演员的程度,正是由于这些心理特点的差异,使得获奖的优秀杂技演员能够承受超过一般杂技演员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比较获得国际大奖和国内奖项的杂技演员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获得相同等级奖项的女演员的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和独立性都较男演员更加突出,男演员则在有恒性和紧张性差别于女演员,而由于年龄造成的演员获奖情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兴奋性这一因素上,在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二、优秀杂技演员性格特点分析结果解读
杂技始终坚持挑战人体极限的主旨,将挖掘人体的潜能作为主要目的,正是由于对于极限和完美的不断追求,才使得杂技艺术能够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优秀的杂技演员往往很早便已经进入杂技领域进行学习和训练,而杂技演员能够在职业领域达到的高度不但受到自身先天因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知②:(1)优秀的杂技演员一般性格外向,待人热情,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合群,喜爱且享受团队协作的过程,这也就使得他们所处的团队因为他们的作用而联系得更加紧密,对于杂技项目的综合发展有利。而女性杂技演员在数据分析结果中表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而她们又兼具敢为性、自律性和兴奋性的特点,所以即使在高强度、高难度、高压力下的训练,她们也能够乐观积极面对,并对整个团队有促进作用;(2)优秀的杂技演员往往具有较低的恃强性,这表明他们的性格倾向于顺从和倾听,因而更加能够听取教练的意见,性格不过于偏激,能够更容易汲取正确的意见并有所收获;(3)优秀的杂技演员表现出更低的独立性,说明他们更倾向于与人相处,不喜爱独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也就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利于杂技表演的协作过程的默契程度的提高;(4)从总体数据可知,杂技演员的聪慧程度、学习能力和敏捷程度等自身因素在杂技竞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优秀的杂技演员不论年龄的大小,其心理素质与更为年长的杂技演员相差不大。
三、杂技演员心理素质培养
杂技演员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场表演的效果,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对心理素质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培养,而训练的方式也很多。相关数据显示,通过思想、语言和动作等方式来暗示演员可以使得受教者在心理得到影响。该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根据生理科学原理来制定的科学的方式,在心理上对演员加以训练,提高其抗压能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正方向的引导,使得演员逐渐由内而外学会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掌握稳定情绪和精神状态的正确方法,形成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应对表演和竞技的信心。除此之外,暗示训练还应该包括性格特点的改变,比如通过暗示和引导,让具有杂技表演天赋但性格比较内向的演员逐渐变得开朗和外向,愿意与人交流合作,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的信念。
出色的杂技表演需要刻苦的锻炼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的差异影响巨大,而这些条件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形成的,所以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对培养优秀的杂技演员具有深刻的意义。
注释:
①柏曉利,孟建萍.优秀杂技演员心理特点分析[J].心理学报,2000(05):624-625.
②唐勇.杂技演员心理素质培养是时代对杂技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J].民族艺术研究,2009(02):35-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