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款——固体胶干拓法

2017-10-22吴应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省时省力白芨拓本

吴应祥

摘 要:固体胶干拓法较之湿拓法,拓制之序简单,仅上纸、刷擦、上墨三步,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值得初学者用之。

关键词:固体胶干拓法;印章

中图分类号:TQ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081-01

一、前言

印章于印侧或印背刻款,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与流派印之兴同一辙也。经明代文、何开拓,至清代丁、邓弘法,篆刻艺术之魂,显也。印款之盛,堪称空前,呈百花齐放之势,乃集书、画、文学于一体之综合艺术门类。尤书之落款,画之题跋,又如美人之粉黛,美玉之雕琢,皆以艳饰生命。然印款须显于纸端,方能知其面目,见其神采,则传拓之法尚也。

传拓之术,起源甚古,可溯至汉魏之时。所谓传拓,是以纸盖于甲骨、铜器、石刻之表,用墨色将其拓出,使其本色显露,以作传承。尤如今之复制,以弥补照相术之不足也。前人传拓,有擦拓、扑拓、颖拓、蜡墨拓等。然印款拓制之法,同于扑拓,是以拓包蘸墨扑打,使墨色层层叠染。薄如蝉翼者,谓之“蝉翼拓”;乌黑光亮者,谓之“乌金拓”。其拓制之序,诸多册籍大同:为洗石、上纸、刷擦、上墨、揭纸五步。然傳统拓款之法须以白芨水使拓纸与印石粘牢,方能完成拓款之事。吾将此法名为湿拓法。又有以蜡墨拓款者,是于印款之上覆以拓纸,再铺上毛毡,以木槌捶击、打扑,使款纸凹凸,则以蜡墨徐徐擦磨涂匀即可,尤如孩童用铅笔涂制钱币。此法唐宋时最盛,吾名为干拓法。然湿拓法有繁序之累,仅制白芨水一事,乃耗时、费力,用者苦言。另,白芨为中药材,不易购买且价贵,事后更不易保存。而干拓法有色泽不匀润之病,时久拓本质变,有失精神,用者甚少。

二、拓制的步骤

今见,书画装裱时,于贴边处弃浆糊而善用固体胶(文具店有售)。故,吾将拓款之白芨水换之固体胶一试,验之可行,即命为固体胶干拓法。其拓制之序,仅上纸、刷擦、上墨三步是也。

(一)上纸

印款刻就,用小毛刷(牙刷亦可)将石屑、残渣除尽。无须洗净,倘有薄蜡层更佳。若款面洁净,则可抹少许植物油,以免太净令固体胶与印石粘牢,上墨后不易揭取。再而,以固体胶遍涂之,涂时须薄而均匀,切莫使固体胶填满字口。后覆以拓纸,宜用最好之连史纸,使之平直熨贴。

(二)刷擦

将拷贝纸(亦可用薄而耐磨之塑料油纸)覆于拓纸之上,以棕帚上下均匀刷擦,有字出轻微打扑,直至字迹完全显露。刷擦时无轻重偏差,无字处亦须均匀拭擦,最好能透出石色。否则,上墨时会有聚墨之痕或墨色不匀之病,且聚墨会使纸粘附于石,揭取时将损至拓纸;又墨侵纸背使字迹模糊,有失拓本精神。

(三)上墨

刷擦事毕,即可上墨。以拓包蘸少许浓墨于砚边或瓷碟上调揉令匀,于拓纸四周无字处徐徐拓之,渐次拓至有字处。须观墨色之干湿浓淡,令拓纸着色均匀。如此,一再回还,直至纸上墨色光亮匀净,字迹黑白明朗清晰,方才揭纸离印。上墨后无须待墨干透即可揭下,若墨干难于揭取,则须于揭纸处呵以口气,使略潮润,再逐次揭离。至此,拓款之事即毕。

墨以新墨为佳,浓淡适宜为好,万不可以宿墨为之。不然,过浓之宿墨易干,使拓包结成墨垢,上墨时易将拓纸粘起,伤至拓面。另,拓包用后,为免除墨干即坚硬不能再用,须微湿以清水,于瓷碟上反复拭擦扑打,以洗去墨垢。又拓包用久,外层丝绸或软缎易起毛,粗糙不能用,须另换新丝缎。

三、结语

此干拓之法适于拓制小型器物,如古玺、钱币、扇骨、古墨、古砚、玉器等。凡器物凹凸者,浅者,则拓本佳;深者,则有失器物面目,且易使拓纸破裂,慎用。

然固体胶干拓法较之湿拓法,则省时省力,简便快捷,且神采依然。亦适宜于初学者。故,吾专以此法拓制边款,并与同道交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省时省力白芨拓本
省时省力的倒水小妙招
马衡《凡将斋甲骨刻辞拓本》选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对读的新发现
明刻《绿筠窝帖》及传世拓本考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贾养材墓志》拓本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巧思妙用简笔画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梯子进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