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紫砂如何开壶养壶

2017-10-22许神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壶体茶汤茶壶

许神超

摘 要: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

关键词:紫砂壶;开壶养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048-01

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在原因。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随着饮茶风气更为普及,茶器并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其壶颜色紫红、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泽地典雅、贵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宋代后期到明代的宜兴紫砂生产的崛起,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生产中心,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宜兴始终是引领中国紫砂壶制作风骚,直至今日。

壺的大小各有各的用处。大壶可作家庭中共用的饮茶壶,或客人多的时候使用;中等壶可作为一人或两人对饮之用;小壶可作品茶之用,所以最好大、中、小壶都要具备以应所需。关于小壶,大多数人总以为只能作为观赏而无实用价值。后来读了几本饮茶的书,书中都说小壶宜于品茶,原因是能抱住茶叶的香气不散,对此却半信半疑,姑且置之而已。有一次用小“孟臣壶”沏了玉兰花茶(普通花茶,价格不贵),这时有一个嗜茶的朋友来访,顺便我到了一盅请他品尝,不料他大加赞赏,错以为这是高档茶叶。接着我也喝了一盅,确实香味浓烈,不统一般。这件事使我领悟到小壶能抱住茶香并非无稽之谈,同时也说明了南方人品茶用小壶是有道理的。因为茶叶的品种不同,用茶壶也有区别。绿茶如毛峰、龙井、碧螺春及其它毛尖之类,宜用大口浅壶,如扁灯壶、石瓢壶等,为的是散热快,不致烫熟茶叶;红茶、普洱沱茶、乌龙茶宜用小口深壶,如掇球壶、井栏壶等,为的是保持高温冲透茶汤,所以还须根据个人使用茶叶的种类去选择壶的深浅。

第一步:热身

首先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刷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土壤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第二步:降火

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第三步:润泽滋润

将买回来的蔗切开后,放在煲内,然后再煮1小时。蔗的自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润泽滋润。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养壶不只是养外表,壶身内壁亦应一并调养,方能收内外兼修之功。养壶的[内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此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业,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适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泡铁观音的壶会比较亮;宜兴红茶养壶效果快;泡普洱最好用深色的壶;绿茶养壶比较慢,最好开盖冲泡;泡铁观音和乌龙茶的壶,其口盖不能够太小,壶身也不可过大;泡红茶和普洱茶的壶容量最好不小于200毫升;泡绿茶的壶容量最好不小于130毫升;淡色的壶最好不要泡红茶和普洱。

在饮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或在每天早晨清洗茶壶茶具时,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既可擦去壶身茶垢结渣痕,又能经湿茶叶水磨,使壶体光润亮泽。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才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

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可用细纱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放如较浓的茶叶水锅里煮沸晾干,如此再三,即可沏茶。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趁壶体表面温度较高,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抹壶体,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体温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壶的表面会积有茶迹,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经常刷洗,以保持清洁。如此日擦、涤洗,壶的表面会起一层亚光,人称其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不会因高温高压冲洗而褪去,甚显高雅品位。亦有人用油手、油布在壶身揩擦而出现的光,称为“和尚光”,一经清洁剂洗涤,亮光随即褪去,露出块块垢疤,甚有破相之嫌,《阳羡名陶录》云,“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所以,切毋将油污垢物沾上壶身,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好壶。

参考文献:

[1]中国工艺美术史,2008.

[2]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壶体茶汤茶壶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独一无二的茶壶
茶汤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
茶汤养出俏精灵
紫砂壶的鉴赏
别碰烧开水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