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志疑二则
2017-10-22秦彤
秦彤
摘 要:清代学者王念孙所著的《读书杂志》是校勘学史上的巨著,王念孙探微发隐,考释精深,融考证与校勘于一体,其中的考释与校勘大多可信,部分已为出土文献所证实。然《读书杂志》也不乏失误,文章对《读书杂志·淮南子内篇》中的两处校勘例存疑,分别为“乘云车入云蜺”“ 怨怼 不失”,通过考查字书、训诂类书籍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典籍,对存疑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考释。
关键词:《淮南子》;云蜺;怨怼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03-02
一、乘云車入云蜺
《淮南子内篇》第一有云:“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乘云车,入云蜺①” 。
王念孙曰:“入云蜺”本作“六云蜺”。高注“以云蜺为其马”本作“以云蜺为六马⑤”。
按:王说证据不充分。《读书杂志》引《淮南子?齐俗篇》之“六骐骥”、《艺文类聚》之“六駃题”、《韩子》之“六交龙”以及《文选》之“六蛟龙”以证明《淮南子·原道训》之“入云蜺”为“六云蜺”,是将“云蜺”类比为“骐骥”“駃题”“蛟龙”,但其他文献典籍中却无“六云蜺”的直接用例作为明证。
笔者认为“入云蜺”三字无误,“蜺”同“霓”,“云蜺”应解作彩虹这种自然现象,“乘云车,入云蜺”即驾著车,飞入虹霓之中。
首先,我们对“蜺”与“霓”在字书、训诂类书籍中的释义进行考证。
蜺
《尔雅注疏·释天》:“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蜺为契贰。”郭璞注:“蜺,雌虹也②。”
杨雄《方言》:“黑而赤者谓之蜺③。”
许慎《说文解字》:“蜺,寒蜩④。”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寒蜩也。方言小而黑者谓之‘蜺。又曰:‘谓之寒蜩。寒蜩,瘖蜩也,不言蜺与寒蜩为一,许本《尔雅》为说。《释虫》曰:‘蜺,寒蜩。《月令》‘七月,寒蝉鸣。郑曰:‘寒蝉,谓蜺也。郭璞云:‘寒螿也。从虫,儿声。五鸡切。十六部。或假爲虹霓字⑥。”
霓
许慎《说文解字》:“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从雨儿声⑦。”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屈虹,靑赤或白色。或字陆德明作也一曰三字,非也。《韵会》‘白下无‘色字,是也。‘屈当作‘诎。许书云:‘诘诎者,谓诎曲。屈非其义。许意诎曲之虹多靑赤,或有白色者,皆谓之霓。《释天》曰:‘螮蝀,虹也。霓为挈二。郭云:‘双出色鲜盛者为雄,曰虹;闇者爲雌,曰霓。据此,似靑赤爲虹,白色爲霓。然析言有分,浑言不别。故赵注《孟子》曰:‘霓,虹也。虹见则雨。楚辞有‘白霓。气也,从雨。霓爲阴气,将雨之兆,故从雨。一从虫作‘蜺,犹‘虹从虫也。儿声⑧。”
据各类注说,“蜺”指的是一种动物,而“霓”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据段玉裁所说,蜺“或假为虹霓字”。而且“蜺”与“霓”在文献典籍中常常出现通用的情况,例证如下:
《淮南子》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乘云车,入云蜺”一句,在《文选》中引为“昔冯迟、太白之御,入云霓,游微雾,惊忽荒⑨”。
此类情况无独有偶,《战国策》中云“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若云蜺,兕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足羊车依轮而至”。鲍本“蜺,虹也⑩”。 《说苑》卷十三“其年,共王猎江诸之野,野火之起若云霓,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11”。两句所述内容基本相同,“野火之起若云蜺”一句,描述荒山野地燃烧的火像“云蜺”一样,此处的“云蜺” 当解为一种云气。在《战国策》中作“蜺”者,在《说苑》中作“霓”。
《楚辞补注》有“扬云霓之晻蔼兮。”注:“云蜺,虹也,画之于旌旗12”。而在《汉书》中“乘云蜺之旖柅兮,览四荒而顾怀兮,奚必云女彼高丘?”师古曰:“《离骚》又云‘扬云蜺之晻蔼,阆风在昆仑山上。故云望昆仑也。旖柅,云貌也13”。《汉书》所引《离骚》之句,“霓”写作“蜺”。而据颜师古之注,“旖柅,云貌也”。“旖旎”是修饰、描述云之状貌的定语,说明“云蜺”在此处处应理解为“云”。
可见,“蜺”和“霓”为异体字。异体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除了字形的差异外,两个字的音、义及用法皆无差别;广义的异体字则包括部份异体字,即两个字既有部份相同的用法,也有不同的用法,“蜺”与“霓”属于后者,它们至少在表示“云气”自然现象的意义时是可以通用的。
不仅如此,我们在上文“蜺”与“霓”的释义中,可以发现二者的义项有很多相似之处,且都与“虹”相关联,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此,我们进而从“虹”的释义中寻找依据。
虹,其甲骨文时期的字形如两头蛇或两头龙。甲骨卜辞称:“昃,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14”。《汉书?燕刺王旦传》:“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水泉竭15”。这两句话说的“虹”是一种会饮水的动物。“虹”在《说文解字》中从虫部(“虫”为“虺”,古义为一种蛇类动物)。虹本指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后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古人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尚在初级阶段,难以科学理性地认知这种自然现象,因此只有把它解释为与之形状相似、更具体可感之物,即一种形如蛇或龙、能饮水的动物。
同类的情况还有“蜃”,在《本草纲目》中“蜃,蛟之属,能吁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其脂和蜡作烛,香凡百步,烟中亦有楼台之形”。海市蜃楼是一种由于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海市蜃楼”是由“蜃”这种动物呼气形成的。
古人认识水平有限,他们对“霓”的认识和对“虹”“蜃”的认识相似,尽管现代科学对“霓”的解释是出现在雨后、色彩比虹暗淡的一种彩色弧带,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古人却将之视为一种有生之物。因此在古代,“霓”与“蜺”通用,都可指代这种雨天出现的自然现象。endprint
综上所述,“入云蜺”无误,不应改作“六云蜺”,“入云蜺”指的是飞入虹霓之中。
二、怨怼 不失
《淮南子内篇》第一“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黑,忧悲而不得志也。圣人处之不为愁悴怨怼,而不失其所以自乐也”。高注曰:“怼,病也。”16
王曰:“怼”与“病”义不相近,“怼”皆当为“慰”。今作“怼”者,后人以意改之也。“怨”读为“苑”,“慰”读为“蔚”。苑、蔚皆病也。
按:王说有误。王列举《俶真篇》“形伤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而神壮”“五藏无蔚气”以及《本经篇》“则身无患,百节莫苑”中的“苑”和“蔚”为证。
首先,虽然“苑”和“蔚”单用都可释为“病”,但文献典籍中,并无“苑蔚”二字连用表“病”义的用法,若仅有《淮南子》一处,则孤证难立。
其次,根据王所引证《俶真篇》和《本经篇》中的几条例证,可以推断他将高注“怼,病也”之“病”释为身体之病症。《说文解字》:“病,疾加也”17。《玉篇》:“病,疾甚也”18。“病”是“疾”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的状态。《淮南子内篇》中,言齐民忧鬱、悲伤,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而圣人却不因此“愁悴怨怼”而失去自己的乐趣。此处如果按王所言,将“怨怼”解释成身体之病,于文义不合,因为人的内心忧悲、不得志,还不至于身患如此严重的“病”。
笔者认为,高注“怼,病也” 中的“病”不应解释为身体上的病症,而应释为内心忧悲、不满的感情。“愁悴怨怼”四字为形声字,皆从心部,属于这个意义系统的字一般用来表述爱憎、情绪、心理体验,一般与身体之病无关。一些籍中,“病”有“忧”之义,《广韵》中有“(病,)忧也”19。《礼记·乐记》:“病不得其众也”。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20”。
又 “愁悴”與“怨怼”皆是同义连文。“悴”在《广雅》中释为“愁慼柏慎21”,在《说文解字》:“忧也22”;而“愁”在《说文解字》中同样释为“忧也23”,因此,“愁悴”为复语。而“怼”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怨也24”,说明“怼”和“怨”亦二字合用亦为同义複词,表述内心“忧愁”之情绪。一些文献中“怨怼”的用例可以作为佐证:
《淮南子·兵略训》中有“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尧悍遂过,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禽之干隧,因制其虚也。25”
刘向《新序》:“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
《后汉书·杨震列传》第四十四“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云:‘自赵腾死后,深用怨怼;且邓氏故吏,有恚恨之心”。注:“怼,怨怒也26”。
以上三处“怨怼”都应释为忧怨、不满。
综上所述,“怨怼”并非为假借“苑蔚”,表示身体的病症。它应该理解为一个同义复词,表示内心忧怨、不满的情绪。
注释:
①(清)王念孙,徐炜君等.点校《读书杂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07):1968.
②(清)王念孙,徐炜君等.点校《读书杂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07):1968.
③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卷第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206.
④扬雄,章学诚.汇证《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校释汇证》第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6(09):713.
⑤(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282.
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674.
⑦(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242.
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579.
⑨萧统,李善注.《文选》卷三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483.
⑩刘向.辑录《战国策》卷十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08):490.
11刘向.王天海等(译).说苑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07):582.
1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08):44.
13班固,颜师古.《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4(11):3522.
14詹鄞鑫.两头蛇与两头龙——“申”字本义小考[M].咬文嚼字,1996(05):23.
15班固,颜师古.《汉书·武五子传》卷六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4(11):2757.
16(清)王念孙,徐炜君等.点校《读书杂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07):1995.
17(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151.
18(梁)顾野王.《玉篇》卷第十《病部第一百四十八》[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09):217.
19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06):68.
20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07):497.
21(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20.
22(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222.
23(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222.
24(汉)许慎,(宋)徐铉.(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221.
25刘安等,高诱(注).淮南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170.
26范晔.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03):1192.
参考文献:
[1]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清)王念孙撰,徐炜君等点校.读书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