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淮南子》的教育思想

2014-03-18古丽娜·阿扎提王雨

关键词:淮南子教育思想

古丽娜·阿扎提 王雨

摘 要:《淮南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内容散见于各篇,在教学目的、作用、内容以及学习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均有所阐述,《淮南子》全面阐述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淮南子》;教育思想;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B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91-03

《淮南子》的教学思想全面而丰富,涉及教学目的与作用、方法和内容等多个维度,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即受教育者期望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积极结果或变化。《淮南子》对教育目的的阐发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俶真训》认为,“圣人之学”是想让心在虚空的境地里遨游,使本性返回到初始的质朴混沌状态。“达人之学”是要让性情在虚无寂寞中觉醒,在辽阔无边中通达。《淮南子》所提倡的“达人之学”和“圣人之学”,与做“真人”的目的是一致的。《泰族训》中就提出了“杰”、“豪”、“俊”、“英”四个层次的教育培养人才标准。“杰”是智慧超过十人的人,“豪”是智慧超过百人的人,“俊”是智慧超过千人的人,“英”是智慧超过万人的人。这四个层次的人才按照各自才能的大小安置在不同的位置,发挥合适的作用。可见,《淮南子》基于人性论思想,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目的问题,既体现了道、儒融合,又提倡多元化人才标准的特点。

《淮南子》认为,教育应建立在有利于人性自然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对人性进行扭曲和摧残。在“无为而无不为”原则指导下,使人性自然发展。《淮南子》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即是说,人的行动不应该违背或反抗事物的运动规律,而应该遵循和顺应事物的规律。只有促进人性自然生长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然而正确把握和理解人性的自然特性又是实施合理教育的认识前提。

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由于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拘于俗,束于教”,使得无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已远离了人的自然本性,增加了人类对自身本质认识的困难。《齐俗训》说:“夫素之质白,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则忘本,合于若性。”

就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来说,《淮南子》首先揭示了人性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人性的取向是教育应该遵循和可以利用的自然、本原的价值。“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但是教育又是引导、发展人性,使其社会人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

为了进一步说明教育对人性发展的作用,《淮南子》提出这样的设问:“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据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社会环境被作为教育因素之一而受到重视。

《淮南子》在论述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作用的同时,还从文化和政治功能方面论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的积累。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结晶,是人类共同活动的成果。但文化的创造过程往往表现为零散和非系统性,所以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交流而达到文化的积累。“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没有教育就不能使个人的智慧成果社会化。要使文化具有历史的生命力,就要通过知识的社会化来实现文化的积累,成为不同时代人们共同拥有的财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

二、教学方法

教学法不仅仅是一门教学艺术,还是教育者机敏处事的能力,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淮南子》反对以具体的人为规定的道德和知识标准去硬性要求受教育者,而希望通过创造适当的环境、情景,让受教育者在其熏陶下不知不觉地接近道德和知识的理想标准。力求使教育、教学因素成为一种受教育者不易察觉而又深受其影响的力量,体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精神。以下几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淮南子》教学方法上的这一基本倾向。

——因性而教。“因性而教”是《淮南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由于人的资质不同,因而教学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来施教,“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主张“因其自然而推之”,要顺从人的本性。“因性而教”思想的提出,是道家从尊重人性的自然价值观立场出发,有助于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与人的生理条件及性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使教育培养出各具特性的人才。

——循序渐进。教学本身是有规律的,按照规律施教则事半功倍。《淮南子》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同样,“先倮而浴则可,以浴而倮则不可。先祭而后飨则可,先飨而后祭则不可。”这是因为“物之先后,各有所宜也。”教学更是如此,先后顺序,深浅难易,都要依次而行,不可任意为之。

——类比推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变化的。教师要讲清事物的发展变化,就需要运用类比推理的教学方法。《淮南子》认为教师教学要培养学生“以近喻远,以小知大”的类推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尝一脔肉,知一钁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使学生“从外知内,以见知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这应该是受到了孔子教学方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淮南子》认为个人的修炼应该是一个追求“道”的过程。它的教育内容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思想,主张“弃智则道立矣”,应该弃智而守道。《淮南子》还主张“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氾论训》指出:“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即否定“先王之诗书”本身,反对以语言文字材料为教学内容,而强调“先王之诗书”背后的“道”。“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还强调教学内容要应时而变,不能因循守旧。有学者曾对此提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淮南子》借强调“变”而否定言传和书本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否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是消极的;但强调教学内容不能因循守旧,要因时而变,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另有学者认为:《淮南子》认为仅守住精神的自身,将陷于迷离惝恍的境地,只有凭借知识以通事物,终始远近之情,才能得到真的自由解放。

《淮南子》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以致用,教以所需。《人间训》以古代圣贤为例,指出制定教育内容以社会需要为原则:“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世。”契针对当时人伦关系混乱的状况而教人们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礼节和尊卑等次,后稷针对民食不足、田野荒废而教人们以改良土壤、栽种谷物和开垦荒地的技术,孔子则针对礼义废弛、周王室衰微的状况而教人们以三代的道统,以此来说明教育内容必须适应当时社会状况,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说林训》亦说:“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人们愿意学习治理人而不愿意学习治理鬼,学习御马而不学习驾龙,是因为治人和御马都是人们急需的,这里也体现了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原则。此外,教学也应该根据人的需求来进行:“人欲知高下而不能,教之用管准则悦,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快射。”强调不断地通过外学来扩充知识,将与社会需要有关的具体知识的追求逐步过渡到对“道”的认识。

《淮南子》的道家教育思想“在教学观上以返本、执要、自得、无迹为宗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在教育目的、作用、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可操作性的见解。总的来说,“其中有关最高理想及目的的论述偏重于道家思想”,从而使《淮南子》的教育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

四、学习思想

在我国古代,“学”、“习”一般是分开使用的两个字。表达提高认识、获取知识的涵义时多用“学”字或“知”字,主要指获得各种直接与间接经验;表达修炼德行、熟悉和掌握技能等带有实践意义的行为时则用“习”字,“习”指巩固知识、技能,兼有“行”的涵义,是练习、实习、温习之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经常、及时进行温习和实习,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很明显,中国最早将“学”与“习”联系起来组成“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并探讨二者关系的是孔子。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在学习目的、方法及重要意义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淮南子》的教育理论重视学习方法,《主术训》说:“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揖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强调方法的必要性。“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认为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就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第一积累贯通。如果基础扎实,有备而来,即使是资质一般的人,其学习效果与天资聪颖的人也会相差无几。《修务训》曰:“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人经过长期练习积累也能熟练的弹琴。善于学习的人,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跬步不休,跛鼈千里;累积不辍,可成邱阜。”告诫人们只有持之以恒积累,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并得以融会贯通。

第二分析思考。《原道训》说:“故内不得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强调在接受外界知识时,应“内得于中”,即“滞于五藏”、“留于心志”、“浃于骨髓”、“浸入肌肤”,并“著于心”,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强调把对外在知识的学习和学习主体的思考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用心的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得到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应于外”而行之,将得到的知识从内心发散出去,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内外贯通。有学者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个符合学习规律的认识论公式。

第三刻苦勤勉。《淮南子》强调“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认为即使是贤者和智者也要不断学习,“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对嬉戏害学进行了批评,主张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勤学不倦,刻苦磨练,掌握精湛的技艺,如“宋画吴冶,刻刑镂法,乱修曲出,其为微妙,尧舜之圣不能及。蔡之幼女,卫之稚质,梱纂组,杂奇彩,抑墨质,扬赤文,禹汤之智不能逮。”

第四乐学好问。《淮南子》主张学习过程中要遵循乐学的原则。“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人如果不愿意学习,常借口没有时间,这样的人即使有时间也不会去学习,因为根本就不愿意学习。学习意愿与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关系,“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在味道相同的食物中而贪吃肥厚大肉,一定是它的滋味特别香美的缘故。同样的老师,能够超越同伴的学生,必然是乐行其道的人。不是味道甘美、不是特别喜欢而能立见效果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这表明内心乐学的情趣,是学习效果超群的内在强大动力。学习过程中还要不耻下问。《主术训》曰:“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揭示了好问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符合学习心理和教育规律。

《淮南子》承认个人先天禀赋的差异性对接受教育具有不同的影响,从人性完善的角度论述教育的作用,全面阐述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廖军和.《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刘安,高诱.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陈德安.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至隋唐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陈剑昆.论《淮南子》中道儒互补的教学思想[J].淮阴师专学报,1996(2).

〔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9〕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10〕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J].济南:齐鲁书社,1987.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淮南子教育思想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嫦娥奔月
《淮南子》汉语言文字研究综述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
国外首部《淮南子》英语全译本研究
《淮南子》生态伦理中的因循思想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