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耕地种植结构调整

2017-10-21何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

何荣

[摘 要]中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比例,所以一直以来农业经济都是我国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出现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针对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展开研究,探讨劳动力转移对耕地结构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农村发展建设。

[关键词]耕地结构;种植结构;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情况下,耕地种植出现边缘化、粗放化的局面,整體利用率明显下降。因此,我国应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合理调整耕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率。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及转移原因: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

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来看,不同经济区,转移结构、规模、时间不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量大,对当地农业影响明显。而经济落后地区,转移量相对较小。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其中70%左右人口为中小学学历,缺乏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转移后主要分布于基础产业当中。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农村就业比例已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了29.7%。这些转移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并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其中15-45岁年龄段男性所占比例最大,达到74%,其次是50-60岁和65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为26%。当前总体农村转移人口数量已占到农村劳动能力的40%左右,而且转移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如此大规模的转移,必然要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从农业转向非农能增加农民收入,改變农民经济收入结构,这便驱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由于大部分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加之土地产能有限,种植技术含量不高,使得纯农业收入相对较低,而进城务工则能增加收入,摆脱单一农业收入格局,改善生活。另外,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大量资本基础,发展相对滞后,在物价指数不断上涨的今天,农民仅依靠耕地已难以维持生活,也迫使农民向城市转移。此外,由于我国政策发展转变,不再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出台了相应保障政策,为其转移提供了权益保障和政策支持,农民也更愿意向城市转移,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种植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是主要耕作者,而劳动力投入决定耕地利用程度和产能,大规模转移必然对耕地种植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从转移时间上来看,仅有40%的农村劳动力采取农忙回家务农的转移方式,大部分转移时间为全年或半年,并不会回家务农,大多数家庭无法高强度耕种,部分家庭甚至以老年人耕种为主。这使得近些年,我国复种指数整体下降14.28%,抛荒弃耕、粗放利用现象非常突出。从耕地产出效益来看,由于劳动力转移,各地区均出现耕地产出效益降低现象,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从种植结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前以粮食种植为主,转移后整体粮食作物耕种比例下降8.62%,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可达到12.56%,诸多地区已调整耕种结构。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诸多农村家庭缺乏劳动力,农村土地流转现象越来越频繁,72.5%的农村家庭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但这些愿意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仅愿意短期转租,90%不愿意放弃土地。鉴于上述情况,我国应积极调整耕地种植结构,提升耕地利用率,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产生着直接影响,关乎耕地产出效益和农业经济。但当前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的基本情况,难以短时间内发生转变,所以我国应以劳动力转移为导向,调整耕地种植结构,确保耕种合理性。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建议:

3.1 转变耕种方式

应转变耕种方式,积极走机械化生产路线,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从而实现旱涝保收。农机使用,能降低耕作强度,抵消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在作物选择方面,应考虑作物适宜性,转变传统种植思路,结合当地土壤条件进行科学种植,从而提升作物存活率与产能。

3.2 集约化种植

从目前来看,毫无疑问集约化种植是降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种植影响的最佳途径。分散耕种管理难度大,劳动强度高,成本高。而集约化种植能提高耕地利用率,转变当前耕地粗放利用的情况,实现高效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集约农业”模式。

3.3 调整耕种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发生变化,所以种植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确保市场供应,发挥农业优势,种植特色农作物,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保障产品有销路。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分析,加强种植引导,树立为卖而种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应发展时错和错季栽培,提升耕地利用率,通过多元化的种植策略开发冬季农业,弥补传统种植缺陷,改善农业种植结构,争取最大效益。

4 结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积极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趋势暂时难以逆转,为确保农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耕地利用率。我国应以当前劳动力转移情况为导向,合理引导农业种植,积极调整耕地种植结构,争取最大耕种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祥江.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学报,2016(11).

[2] 李赞红,李少峰.劳动力析出背景下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对比研究[D].西南农业科技报,2016(05).

[3] 丁峰.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杂志,2016(09).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