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
2017-10-21成莉
成莉
摘 要:在大学生音乐教学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部分,是教学生命力的体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学环境不无关系,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本文便是通过目前高等学校教学中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所需教育环境的综合研究,对提升高校创新教学实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了有益研究,通过本研究也可为相关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环境;高等教育
大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高等学府,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不断提升,从以往的考查文凭到目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考查,大学生是否能成为人才為国家建设出力取决于其能力和素质,而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优秀素质之一,大学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而如何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高校教育环境,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1.全面化和立体化培养
大学生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在思维和能力方面实现双重创新,这也是现代化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要求。而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化和立体化培养。全面化指的是在接受知识方面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重视本专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也要涉猎其他相关领域或自己感兴趣领域内的知识,形成知识的全面掌握,而不是只知晓行业内的知识对于社会人情或者生活知识等应有的知识也应充分掌握,是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立体化培养则主要针对大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发展要具备知识立体化、能力立体化,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2.多元化和差异化培养
高等院校大学生同样应具备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要综合拓展大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生活能力、应变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培养,重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帮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终生职业或研究的方向,奠定其未来的发展,只有具备自我发展意识的大学生才会更加知晓研究创新和发现的意义,进而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研究
1.宏观环境研究
大学教育宏观环境可具體的分为政策环境和教学学术环境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其创新潜力的宏观环境必然是政策适宜、环境良好的。为此,政府要加强对高校的帮助和扶持,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政府要积极为高等教育事业和相关科研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将对其金融支持建设起到引导和介绍作用,丰富其融资选择,具体包括:
(1)由政府出面完善高等院校的金融支持服务细则,主要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和融资准则,为高校的建设进行铺垫,比如强化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在相关具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中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利主体作用,鼓励其科研发展,加强其科研项目的建设水平。
(2)高校的院系要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支持与鼓励,教师引导教育教学向着实验化和科研化改进,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轻松自如的学术环境,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话语权,自然会更加热衷于实验创新,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2.微观环境研究
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之时除了面对宏观环境之外还面临着多变的微观环境,可以指物质环境等,其中,“物质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物质因素的总和。”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物质环境,就是指构成学校的“硬环境”,包括校容校貌和教学的硬件设施,他们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一花一木,一砖一石都在向学生表明一种价值观。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高校的校容校貌也表现出一种优美庄重、活泼大方的特点,各个学校也都根据自己学校的自然条件、财力物力状况,有计划的美化校园,随处可见的是启迪人心的标语旗语,整洁优美的校园绿化等等,可以说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营造渗透出强烈而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些都对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便利学生的研究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明确的是,高校的微观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而导致学生是否具有十足的灵感和欲望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沉迷于游戏和其他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众多高校都对自身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加以改善的原因。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教学与学术氛围建设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不断强化自身水平,加强硬件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科研场所,以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具备良好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秀荣.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教育环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
[2]赵志强,赵婧宏.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4,24(08):1144-1147.
[3]王牧华,全晓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4,35(12):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