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个绝招,让爱走进患者心里

2017-10-21郑迩遐

心理与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西城区卫生

郑迩遐

55岁的林阿姨是我的老患者了,她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每月都要找我量量血压,测测血糖,汇报病情,取些常规用药。每次就诊,她的先生都陪伴左右,细心体贴地照顾着,让旁人很是羡慕。直到有一次她因为肺炎收住院,住院医生询问既往病史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在我院精神科就诊呢。每次和她聊天,看到她幸福的笑容,真没想到她背后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10年前说起:一次,林阿姨在上班途中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的惨剧后,她就不愿意出门了,一出门就想起种种血腥的场面,心慌、头晕、呕吐。家里人起初对于她的这种行为特别理解,认为时间一长,精神刺激慢慢淡化,也就自己康复了。谁知,林阿姨就是走不出这个坎,不是头晕就是气短,只好闭门不出,这一晃就是好几年。慢慢地,家人发现她出现疑神疑鬼,不停自语,还不让家人出门,总说不安全,整天愁眉苦脸,有时候还会歇斯底里地发顿莫名其妙的脾气。万般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强迫带她去看了医生,才发现原来林阿姨患的是“精神分裂症”。

林阿姨感慨地说道:“你看我现在看起来很正常是吧,那都得感谢我的大闺女啊,要是没有她,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更没有我现在这么幸福美满的家庭。”细问之下才知道,她口中的大闺女并不是她的亲闺女,而是一直在给她诊治的精神科医师肖存利主任。

每次精神科复诊,林阿姨都认定了她的“大闺女”,药物的选擇和更换都只听“大闺女”的。在“大闺女”的鼓励和帮助下,林阿姨加入了个案管理,积极参加日常生活康复训练,定期参加集体康复活动,如春游、秋季运动会、联欢会等等,在一次歌咏比赛中她还获得了名次。握着沉甸甸的奖杯,林阿姨再次感觉到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一起参加活动的都是和林阿姨一样有着精神疾病的病友们,活动中她结识了新的朋友,有了聊天的对象。慢慢地,林阿姨终于战胜心魔,走出了阴影,重新鼓起了生活的信心,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家人也感觉到了她的蜕变,说自从她加入了“组织”之后,家中不再是死气沉沉或者大吵大闹,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虽然,偶尔林阿姨的情绪会有反复,可是就像感冒一样,谁还没有个免疫力低下,闹个小情绪的时候呢。

听了林阿姨的故事,我怀着浓浓的好奇采访了故事中的“大闺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院长肖存利,请教她关于精神卫生防治的经验。肖院长笑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绝招,总结起来就是下面几点:

1注重治疗理念的改变

治疗理念的改变是精神卫生防治的核心。以前往往只重视治病,对病症用药,是看人的病,现在则是看有病的人。以前是以病为中心,现在是以人为中心,注重全面、全程、全人管理。

2培养并稳定

精神卫生防治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精神卫生防治的基石。营造人才发展的适宜环境:通过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新入职人员爱岗敬业,如外请高年资专业老师开展心理讲座,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演讲比赛,并通过教学查房、专项技术培训、外出进修等,扩宽精神卫生人员的视野,促进精神卫生队伍的稳定,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有了稳定的人才队伍,患者们才能找到自己信任的固定医生,并保持长期的治疗和跟踪服务。

3五位一体,多方联动,

全面覆盖

在政府精神卫生领导小组指导下,每个居委会针对每名患者成立了由患者监护人、民警、社区医生、居委会精防专干、残协委员“五位一体”的监护小组,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西城区精神卫生工作区—街道—居委会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各街道也在工作中创立了具有特色的精神卫生管理工作形式:如展览路街道的康复平台模式、德胜街道的全响应平台、月坛街道“静心园”康复模式等。

通过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及“分片包干”等机制,实现北京安定医院、西城区平安医院及西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上下联动及对接,开展对口指导与帮扶,在疑似患者筛查、诊断,随访技术指导,应急医疗处置,健康教育与宣传,社区康复,人员培训,质控、督导、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形成了西城区精神卫生工作三级业务网络。

4医生走进去,患者走出来

开展四心工程,落实“四进”宣传,提高全民心理知识知晓率:西城区委组织区专业机构在卫生系统内,广泛开展EAP项目工作。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需求,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进机关、金融街白领单位开展健康讲座及现场咨询,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开展“四进”宣传活动,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办事处紧密协作,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四进”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宣传日如睡眠日、精神卫生日等,以义诊、咨询、讲座等形式,利用媒体平台将知识传递给广大百姓,使心理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有效提升。利用购买项目形式,在西城区各医院和社区形成宣传心理卫生知识的社会氛围。并通过制作微视频,撰写书籍材料,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手机等通讯工具,将心理卫生服务延伸到区域的每个角落,使大众更深入了解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持续坚持联合康复,帮助患者走出来:积极与残联合作,结合精神病患者的居家与社区康复,开展个案管理工作、日常生活康复训练,开展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康复社区试点工作,定期组织精神残疾人开展康复活动和开展家属护理教育等。在全区组织多项集体康复活动,如歌咏比赛、春游、秋季运动会、联欢会等,帮助患者走出来,尽早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西城区卫生
智取红领巾
东方少年杂志社“我为祖国加油”主题绘画征稿选登
家有二宝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