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中的精神卫生工作
2017-10-21
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大有改善
自《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也得到有效推动。至2016年底,全国超过90%的地市已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机制。以往卫生计生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所改变,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多个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文件。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等6部门联合建立40个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共同探索创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也在不断加大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力度,其中省级投入经费比2014年增加12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工作的开展。
《精神卫生法》要求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近年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传播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精神疾病。2016年底,我委会同中宣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实现历史性突破,文件的出台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指出了方向。
按照法律要求,我委于2013年印发文件,要求各地加强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建设。2014-2015年,民政部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80所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各地也加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力度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國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较2012年底增加25.5%;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万余人、精神科护士5.7万余人,分别较2012年增加20.2%、30.8%。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107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全国广泛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总体上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逐步提升,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
《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障碍患者诊疗行为日渐规范。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540万,较2012年增加262万人;管理率达88.7%,较2012年增加29.3%;服药率达61.6%,已达到“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要求。
各地卫生计生、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医保、专项补助等方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近年来,中央综治办会同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以奖代补”政策,落实患者监护责任。各地也通过制定门诊治疗保障政策、推行“一站式”服务等工作,不断提高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水平。
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事业:势在必行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可见国家对于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事业表现出了势在必行的决心,并且必须作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健康中国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意见》提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落实需要“党政领导,共同参与”,也就是说,要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从对各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从而督促工作的开展落实。
心理健康服务涉及各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全方位促进该工作进行。《意见》由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并对各部门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足以表明各部门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相关部门要根据文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多管齐下,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重在学历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结合我国专业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1打造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门要完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相关专业,针对社会需求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并且逐步形成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建立实践督导体系,让各类心理健康服务人才能够在医疗机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等广泛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化需求。
2建立规范化的人才管理体系。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资格鉴定工作,提高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报考条件,加强实践技能考核,同时建立完善继续教育和督导制度、伦理审查制度等,确保从业者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操守。二是建立心理健康专家组,对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下一步将依托专家组和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管理体系,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促进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发展。
3拓展服务范围,激励人才发展。一是鼓励创建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通过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二是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加强综合服务团队建设,强化医疗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根据行业特点分类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政策,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岗位吸引力。同时,要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体现心理健康服务的劳动价值,帮助专业人才实现自我成长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