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和创新
2017-10-21邱晔
邱晔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先进的条件和便利的技术,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信息,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结束大数据的优良条件,能够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推动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探究了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首先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内容,随后论述了大数据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细信息服务的变革与创新,并总结全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图书馆;信息服务;变革;创新
在图书馆的运营过程中,历经了长年累月的积累,图书馆内存储了庞大的数据和信息,并且都是一些重要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够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在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中,分析和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工作效率较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带来了福音,提高了图书馆信息的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快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和变革,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不断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一、大數据简介
(一)大概念
大数据概念在2005年被舍恩伯格和库克耶提出的,大数据是一种数据的有效挖掘和处理方式,能够通过新的数据模型和处理方式来完成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完成的数据的获取和加工工作,很好的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特征,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集和有效的挖掘数据元素的价值。简单的来说,大数据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信息系统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它能够实现传统关系数据存储模型无法实现的数据处理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
(二)大数据的特点
在IBM公司的观点中,大数据具有五种明显的特点:海量、高速、多元化、低价值密度、真实性。海量是大数据最鲜明的提点,它能够处理巨大的数据信息,数据容量极大;高速指的是大数据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很快,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用较高的质量来完成数据的相关处理工作;多元化指的是用零散的方式展现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结构化数据模型;低价值密度主要指大数据收集的个体价值密度不高,需要通过深度的挖掘和开发才能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真实性指的是大数据的来源十分可信,为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数据的技术支撑
大数据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给定的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进一步的数据信息挖掘,并不是局限于掌握数据层面。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增值,这一点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往往难以达到,大数据的分布式技术为其处理大量的数据奠定了基础,使其具备了基本的计算能力和储备资源的能力。运输局的发展为大数据提供了组都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虚拟化处理的手段。
(四)大数据的应用
目前国内对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一些国内较大的品牌在数据处理方面都采用了大数据技术。例如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等企业,都利用大数据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客户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性,实现了个性化服务。
二、大数据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一)图书馆落后的管理水平与现代管理需求产生的矛盾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由于互联网和电子阅读工具的盛行,移动阅读已经在大众广泛传播,这种阅读方式比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具有很强的便携性,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纸质阅读模式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显得相对滞后。第二,信息服务类型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依托于关键词搜索,用户通过关键词对需要的资料进行查找。这种方式的图书馆服务精准度相对较低,缺乏便携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图书宿管服务为了提高资源查找和获取的准确性及便利性,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对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需要大数据作为支撑和基础。这两点很好的体现了图书馆服务与大数据相结合的必要性。
(二)大数据技术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必要途径
图书馆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导致在应用中产生了大量的零碎数据信息,传统的数据模型在处理这些零散的用户数据时不能高效完成,对数据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并降低了数据的利用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图书馆服务方面也是如此,人们在搜索资料的时候对图书类型、图书内容甚至服务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服务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转变服务思维你,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借助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深入挖掘和分析用户的行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三、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和创新
(一)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的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理念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管理者要认识到传统服务模式的弊端和局限性,认识到客户对新技术和个性服务的迫切需求。只有在思想方面提供了认识,才能更好的促进行动的创新,才能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打好思想基础。
(二)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图书馆的工作通常由不同部门分工完成,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必须要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工作借助大数据的便利条件,应当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携的服务,遵循用户的需求规律,用真实的数据来获取用户信息,满足用户需求,据此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化高效管理。
(三)加强图书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创新
图书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用户体验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直接途径,必须要做好图书馆的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才能与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相吻合。图书馆应加强查询系统和借还系统的建设,以此为基础来扩大图书馆信息平台,提高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增加其应用类型。例如,图书馆服务可以与微信、微博等当下流行的app进行合作,在这些互联网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用户的使用,对用户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
(四)提升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大数据时代用户对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满足用户的这一要求,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用户的各种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来研究用户的查询和阅读行为。图书馆可以分析不同层次的用户的阅读兴趣和行为,来进行针对性的推送,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四、结语
大数据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图书馆服务中,也同样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图书馆服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林杰.“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2):122~123.
[2]段思伟.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进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09):87~90.
[3]张敏.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6):118~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