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批评教育”缺失的探究

2017-10-21吴慧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缺失探究

吴慧波

摘要:近些年,国内掀起了赏识教育的思想浪潮。基本观点:所谓好孩子、学生,大多是被“夸”出来。正当“赏识教育”席卷狂澜,很多教师慢慢地开始忘记了批评教育。部分学校,不再允许教师使用一切批评类话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若选择“表扬”方式来对学生作出评价,则可能会滋生过度乐观的想法,无法客观地对自我进行认知,也不能缓解内心的脆弱。因此,恰到好处的批评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客观地了解和意识到身上的不足。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批评教育”缺失;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298-02

引言

赏识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这似乎是对批评教育作出的否认,认为它无法赶超其他任何的教育形式。自此,批评、赏识教育之间逐渐被对立,不再投入使用。马卡连柯认为:“若不得不提出批评,那么批评除了是一种权力之外,更是一项重要的义务。”离开了批评教育,则学生自身的耐挫能力也会显著降低。出现一些小事便无法自通,他们的行为将会变得极端,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相当不利。相应地,教师未接受任何的培训,也不懂如何批评。在国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他们的管理职能。不过,实践中并未制定细则,无法掌控,且“批评程度”也把控不了。上述,即本文对批评教育进行研究的缘由[1]。

1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必要性

实际上,“教育”本就含批评在内。离开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力军,班主任应当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批评教育。

1.1适当的批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已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尽管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人的自主性,但并非是对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削弱。素质教育,也并非让我们摒弃从前的严格教育,摒弃批评。相反,它认为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能只作单向训斥,要学会抓住和利用批评智慧。倡导批评艺术,并据此对学生提出善意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批评”评价进行恰当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打造合格的心理素质,培育他们的个性品质。它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而是鼓励学生攻克难关、走向成功。显然,这对学生发展极为有利,也满足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2]。

1.2適当的批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小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发展期,他们势必会出现不同的缺点或是过失。针对班主任,批评教育能够引导小学生及时地转变思想,转变他们的行为。适当的批评,对学生成长有较大的帮助。批评,有助于增强耐挫性、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谁也无法保证人生可以一帆风顺,很多时候均会碰到不同类型的难题或是挫折。如果挫折无可避免,教育便应当注重提升学生个人的耐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看,耐挫能力的增强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如今,很多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如同掌上明珠。这些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无法接受挫折和任何的批评,更加无法承担失败后带来的苦痛。作为教育方式,“批评”能够给这些孩子敲响警钟,锻炼和增强他们的意志,形成较好的耐挫能力。孩子最终能否走向成功,批评教育好比催化剂。反过来说,若学生已经犯错,而班主任却只懂得“避短”,显然这是对他们最直接的放纵或是纵容。最终的结果,必定会让他们无法管束,并在犯错的道上无法回头。严重时,还将走向不归路。可见,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自省和看待错误,及时更正,并慢慢地走向成熟[3]。

2小学班级管理中“批评教育”的实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独生子女经不起批评:

在国内,很多家庭均为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宠溺。有些家庭,甚至过度地对孩子溺爱,家庭教育中早已弱化了家长应当做好的批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觉得教师不适合开展批评教育。面对教师所实施的批评教育,他们无法理解。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2.2批评教育问题,引发社会问题:

来到学校之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承担自身的教育职责。不过,不少班主任却很少会提出批评。有些虽然开展了批评教育,方法却不是很牢靠。如此,青少年变得非常的脆弱,再小的挫折都无法承受,成为所谓的“玻璃人”或是“问题少年”。显然,社会应当对批评教育给于更多的关注。

3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策略

3.1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时要适度:

一个人若承受他人的刺激太久、强度过大,他的内心肯定会相当的不耐烦。严重时,还将出现逆反的心理。心理学上,我们将其称作是“超限效应”。不少班主任在开展批评教育的活动中,经常会利用该种效应。譬如说:某名学生犯错了之后,班主任便会对其提出批评。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内心感到批评强度还不够。于是,他又把该学生叫过来,再次提出批评。如此反复,学生对此肯定非常的不耐烦。到最后,该学生还可能出现逆反情绪。实际上,首次被老师批评,该学生潜意识里就已经了解他自己犯了错,并已下定决心要去改正。而出现第二次后,学生内心的厌烦情绪也会滋生。若承受第三次批评,学生内心的厌烦心理必然会大幅度地扩增。很多情况下,可能会转变为反抗心理。唯有如此,该班主任所提出的批评教育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批评教育切不可盲目,也不可超量。批评,必须适当。尤其是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控制好度相当关键[4]。

3.2班主任批评教育过程中,要讲求实效:

批评之前,需抓好合适的时机或是场地。唯有找准批评时机,对思想进行疏通,才有可能将问题扼杀于萌芽期。对学生而言,自尊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也是前进的动力。通常情况下,班主任对某位学生提出批评,不宜选择在上课时。因为该种做法,会损伤学生个人的自尊。教师私自占用课堂时间,也会让很多学生内心表示不滿。放学时间,同样也不宜占用。若不然,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很可能会担心或是排斥。比较恰当的时间,建议为作业课或是课间。那些深度的批评,需绕开第三者,同时也不宜选择在那种人比较多的教室或是办公室进行。教师应当挑选一个比较安静的地点,让师生之间可以敞开心扉。

3.3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

心理學家提示我们:人类潜意识里觉得批评是个贬义词。被批评后,人的内心难免会失衡甚至是愤怒。批评教育后,班主任应当做好善后,观察学生内心和脸上的细微变化和情绪波动。若看到他有任何的改善或是进步,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鼓励。同时,需创造各种较好的机会,利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让学生懂得“表现自己”。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勇敢地站出来更正,减少不足。另外,班主任也应当了解: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是非常健全。不少学生,今后会犯相同的错误。班主任应意识:学生犯错极易反复。对于犯了错的那些学生,在提出批评教育之后,教师也应当及时查看他们有没有“后遗症”。对于二次出现的问题,班主任需马上处理,巩固“疗效”。

3.4评价学生要做到客观:

班级管理活动中,合理评价同样也是相当关键的部分。评价是否科学、客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客观评价也能够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小学班主任切不可将重点置于“尖子”学生,应当面向班级全体,将素质教育视作教育的宗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坚持一视同仁、均衡、全面的基本原则。教师应当了解小学、初高学生在身心上的各种不同。小学生有不错的可塑性,教师需肯定他们的发展特性,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和直面学生。不仅要关注他们眼前的成长,同时也应当考虑他们的未来。教师应当对学生内在的潜力进行开发、挖掘,但要控制好度,避免对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除上述外,教师应对学生发展做好全面评估。评价时,需将重点放在劳动、体能、审美以及智力等诸多方面,不允许用成绩优劣来对学生作出最后的评定。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性,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需对良好的社会行为进行赞赏或是表扬,传承他们的良好品质。而针对那些不良、不端正的行为,班主任应提出批评以及指正,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并自觉地进行改正。

4结语

班级管理看起来简单,但该项工作任重道远。通过对“批评”评价进行恰当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打造合格的心理素质,培育他们的个性品质。它不會对学生造成伤害,而是鼓励学生攻克难关、走向成功。故此,小学班主任应当学会用爱的眼光、态度以及智慧,开展科学、理性、合法、恰当的批评教育,让学生能够直面他们的错误,甘心接受批评,从和谐教育中得到进步,拥有健康、明朗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郭玉花.小学班级管理之批评的“艺术”[J].东西南北:教育,2016(6):211-211.

[2]牛瑞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J].中国教师,2014(s2).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缺失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