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改革之浅析
2017-10-21刘小燕蔡麒
刘小燕 蔡麒
【摘要】: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大学本科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目标,其次是怎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最后是培养人才所需要的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课程设置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它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培养目标及其结构的解析,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或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反映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要求,它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可以说,培养目标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质量监控体系起决定性作用。
一、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制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受制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育人标准。培养目标是其下属概念,既体现教育目的中确定的育人总体要求,又反映不同层次、类型、专业的人才具体要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关于高等教育人才活动的一种预期。具体来说,它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理念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这些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必须体现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体现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我国出现,大学的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发生改变,大致走过了从“通才”到“专才”再到“全人”发展过程。
民国初期,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主持下制定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沿用着“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模式。[2]可以说,解放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习西方的自由教育,培养“通才”。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参照苏联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院系和专业调整时,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专门化,是一种“专才”教育。它过分强调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文化修养和个性的发展重视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学培养目标不断地改革与调整,从降低过高要求,加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到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再到通识性人才培养的探索,大学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不断增强。[3]
大学教育培养目标会随着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也有学者提出,在现代这个时代,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把人培养成为真正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4]
二、大学本科培养目标的结构
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三要素看大学培养目标的结构只要体现为“倒品字”结构。[5]如下图:
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处于底层,知识内化成为素质,外化成为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表现。大学本科教育中,首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从上图中,知识包括两大部分:“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人类关于人自身、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掌握社会实践发展的通用性和可迁移性基本技能,同时还需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
我国的高等院校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各有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比如,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特征,引领社会主义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各行各业未来领军人才。总得来说,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包含了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两个重要方面。
与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细化,更强调能力素质的培养。比如,哈佛大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是在感情和智力方面全面的人,应该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发展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坚持博学与专精并取,教学与实验并重,培养学生能应对社会挑战的知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机会,成为创造性的智力领袖和问题解决者;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学生一入学时就实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专业学习辅导,强调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6]
三、大学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它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目标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起决定性作用。而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质要求要以明确的培养计划、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支撑,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课程设置不仅要尊重历史、重视现在,还必须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学生的需求、社会的要求,还要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而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多依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能力素质的培养,导致的课程设置的不足,应适时调整。
(一)完善通始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强调是对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培育,强调的是人的发展。选修课程设置实质上是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对人才在人文等领域的通识教育培育。通识教育的广博性、多元性和综合性,应能纠正国内高校对学生在专业能力培养上的过度关注。
(二)突出大学特色,制定合理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在适应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突出高校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千校一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及空洞的目标表述,也导致学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依据本校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是各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同时突出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是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保证。近些年来,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未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如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优质教学内容,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强化教学监督和评估,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制,核心是对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国际化水平,学习与借鉴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竞争的背后是国际教育的竞争,是培养的人才的竞争,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重大。在全球竞争与合作愈来愈激烈时刻,高校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增强开放性,加强国际交流。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开发新兴课程、国际化课程。
参考文献:
[1][5]杨志坚著.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4]刘存宝.走出“半人时代”——关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学术界.2006.1
[3]康全礼.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9期
[6]杨有振,王书华,卫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