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面临新挑战

2017-10-21丁玉洁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作者

丁玉洁

文章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方式的转变,指出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新挑战,并探讨强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相关对策。

新媒体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快、内容多样、互动性强,而它的产生不仅改变和影响了现代媒体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新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他既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也是最普通的社会公民。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面临的新挑战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新媒体“点击率”为王,易导致不实新闻扩散

新媒体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便捷化的网络条件让新闻转发越来越简单。近年来,很多并不属实甚至子虚乌有的事件也常常被某些媒体曝出并大肆宣传,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才发现有些事情并不真实。新闻工作者在没有考证事件真实性之前就开始转发,大大违背了新闻力求真实的基本工作责任原则,一些记者在没弄清事情根本的情况下,为夺版面,就不负责任的发出报道。如2016年1月4日澎湃新闻发布消息称江西九江发生6.9级地震,就是一次典型的假新闻,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进行报道,引发舆论恐慌。

类似此类的事件有很多。如2016年2月,﹫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了《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了》的报道,事后证明这是假新闻,也是新媒体从业者没有核实就报道而引发的假新闻事件。

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报道,引发舆论恐慌,这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吸引观众和社会责任感之间应该平衡,等待或者干脆制造新闻的做法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虚假新闻照片严重影响新媒体的信誉,这些新闻细节对新闻传播的负面效果十分明显。不当新闻传播也误导了受众行为,同时新媒体传播因细节导致隐私曝光,进而引发犯罪行为等现象,也导致人们对新媒体新闻从业者出现信任危机。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关注度以“点击率”、“转发率”为主要参考,而一些从业者在报道的时候为求点击量和读者眼球而做出的夸张事实报道,也是违反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具体表现。

2016年2月,《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夸大了东北农村礼崩乐坏现象,虽然此新闻得到数万转发,然而事后却被证明是假新闻。

新媒体传播除了可以达到向公众传播新闻的目的,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说,也是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资本力量侵蚀传媒从业人员职业伦理等商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十分明显。尤其是一些夸张事实的情况,会产生非常不好的舆论影响。为了增加点击率而夸张事实,这是社会责任的缺失。

新媒体环境下,从网络上可以直接搜索到新闻全文,直接复制黏贴就能发表,剽窃稿件较为方便,而新媒体平台对新闻原创性的审核还不够完善。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并未对新媒体新闻的建设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网络新闻因为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其并没有完善的监督部门可以实时对新闻进行审核,而又因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直接和商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就现有的新闻管理司法政策来说,并没有完备的体系可以维持绝对的司法公平。一些剽窃案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此外,新媒体新闻工作从业门槛较低,如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等这样的自媒体客户端,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很低,一些新媒体从业者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对于岗位法律责任认识也不够充分就开展工作,职业素质不足直接导致在工作中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无法达到良好水平。除此之外,目前高校新闻教育重技能,针对新闻传播的理论技巧和技术运用都有多方面的涉及,但道德教育比较少,即使是有道德教育,因道德并非考试内容,同时也无法量化,导致高校忽视了对新闻专业学生道德水平的考察和教育。

强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策略

媒体人在新闻传播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化新闻传播多元化环境中,媒体人的入门门槛降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新媒体人作为与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的中间人,其现实角色已超越职业本位,并与新闻事件中所产生的各种角色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并对外描述事件的发展,而今,新媒体也不再局限于只沟通信息,而是还要争取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新媒体新闻工作者应该秉承求实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综合素质,更负责任地传播事业奉献力量。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建设方法和途径可以从新媒体从业者、新媒体人才培养、政府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着手。

提升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就必须从新媒体平台(媒体单位)进行着手。新媒体平台是新媒体工作者的从业单位,如果工作单位能够在源头做好对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监督,将会大大有利于提升新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具体来说,新媒体平台和媒体单位可以从绩效考评“德能勤绩”的方式进行着手评价新媒体新闻从业者。德能勤绩的全面考评中,尤其要重视新闻从业者是否维护报道对象的尊严,尊重报道对象的权利,规避报道对象的隐私,只有在德能勤绩方面都较为出色的新媒体新闻工作者,才更容易报道出优秀新闻来。因为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较高的新闻从业者,能更深刻更理性地看待社会事件,而且也会自然地从民生的角度出发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等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学校教育阶段就做好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升新媒体人才道德素养,为解决当前新媒体从业人员中存在的道德缺失问题将提供较大的帮助,也能从源头杜绝一些新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新媒体职业道德素养更多时候靠的是自律,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能让学生在遇到职业诱惑时可以守住底线。

一是重视新媒体职业道德培養。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方向,新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直接决定着新闻的真实性,只有新媒体人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恶势力面前不畏缩,才能为广大的人民提供真实化的新闻报道。

二是重视树立优秀新媒体从业者典型。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首先需要考虑满足他的奖励愿望,一些外在的奖励方式如表扬、酬金等方式都很不错。提升新媒体专业学生对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可以对一些道德行为进行褒奖和表扬,甚至给予经济支持。

三是重视新媒体德育教育和实践工作的联系。当前高校的德育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明显,学生也不是很明白到底哪些行为是符合职业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在校大学生都要接受的德育课程之外,还应该由专业课老师编撰一本职业道德课程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课程教育参考,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归根结底,加强对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监督,保证其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才是解决新媒体传播不实问题的重要道路。监督的方式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如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颁布相关的法规等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规范新媒体新闻的法律法规。如针对剽窃稿件、侵犯名人名誉等较为经常出现的新媒体新闻问题,应该予以规范,从具体的惩罚措施入手,提升违法成本。

二是规范新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从业门槛。比如会计有会计资格证、教师有教师证,可以规范新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从业门槛,从这一方面把控新媒体人的职业素质。

三是规范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快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其进行稿件审核,对于剽窃的稿件予以阻止发表。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工作者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