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

2017-10-21周俊雄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对策

周俊雄

【摘要】:大学生就业状况反映了大学生培养质量。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劳动权益保护意识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权益保护;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现状

1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有很多大学大学生为了得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将重心放在设计简历和面试时的求职技巧上,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有很多大学生忽略了了解法律、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由于现在的高校教育,忽略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无论是在高校课程的安排上,还是在高校日常或课余的活动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都十分缺乏。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现在学生从小学起生活的重心就放在了学习课本的知识上,对考试没有的内容避而远之,上大学后,如果学校不安排有关法律的内容、不强调法律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就很少有大学生在设计简历和练习面试技巧之余花时间了解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進而使他们无法在就业陷阱中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求职的过程中,入职以后,在他们的权益收到侵害时,都忽略了法律这一个强而有力的维权途径。

1.2 维权意识淡薄

大学生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很淡薄。大学生在网上找工作被骗的案例不胜枚举,通过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学生的数量却并不乐观。现在的大学生对法律基本常识非常欠缺,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权利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途径了解甚少,致使他们无法通过法律维权,甚至对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浑然不知;另外,有些大学生知道自己受到侵权行为,意图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时,却不知通过什么途径维权,更不知道如何运用相关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犯也无法确定。而且,有许多大学生在面对侵权行为发生时,选择了忍气吞声,而既没有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也没有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1.2.1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从原则上讲,《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本是大学生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并依此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根据不完全统计,用人单位与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了大学生就业中的近三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分析,首先是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不签订劳动合同来逃避缴纳保险和解雇责任,以此来降低单位的用人成本;其次,有很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更有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盲目相信用人单位,以为仅仅依靠口头协议就可以解决权责问题,但是当工作中出现劳动纠纷时,由于纸质证明即劳动合同的缺失,会使大学生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路上前进得十分困难,甚至根本得不到保护。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原因

1高校法律相关课程指导不足

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的就业法律教育课程。迫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有些高校只将法律课程作为一种形式,甚至根本不设置。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及其有限,对于他们而言,在《法律基础和道德教育》这门课程中,根本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学习,任课老师讲授这本书也仅仅是对法律的笼统的介绍而已,对学生们法律意识的培养也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针对就业法律的条文的深度与广度都是远远不够的。而《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中,主要介绍的也是简历的制作方法和应聘时的一些技巧,有关就业法律法规的内容是少之又少。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并没有重视这两门课程,更不会主动去了解就业法律法规,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在他们被侵权时,没有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2高校就业指导指向性偏离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性在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将就业率作为工作的重心,而没有关心学生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是否受到侵权。高校对招聘的高度重视就意味着对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的忽视,对大学生是否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的忽视,对大学生能否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忽视。且有一些老师、高校并不认为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是学校的责任,将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责任推至社会。而学校即使提供了相关法律指导也仅仅局限于有关签约的指导。一方面学校没有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自己应负的责任,另一方面很多提供就业指导的老师也非科班出身,于他们自身而言对劳动合同、劳动法律等也不甚了解,更何况是为学生们提供法律指导或是解答相关问题了。

三、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1树立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的维权意识

在学校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类课程时,不仅要将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以获得理想职位纳入课程内容之中,也应向学生们介绍求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当前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就业陷阱,提高学生在求职和签订协议时的警惕,也要给出当遇到就业陷阱时的解决方法。

2规范企业招聘,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

教育部门应当同劳动部门一起联合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定企业必须与学生签订实习保障协议,以此弥补实习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空缺。由于当前就业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大学生有就业难的现象,在实习保障权益的签订上,大学生们并没有主动权,用人单位甚至可以以此作为压榨学生的资本。但实习权益保障协议是保障实习生的权益的有效途径,相关职能单位应该督促企业主动与大学生签订实习权益保障协议;同时,可以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和协议签订情况建立声誉评价制度,此声誉评价必须透明化,应向社会与学校公开,声誉评价优秀的单位才可以接受到学校的宣讲邀请,而声誉评价恶劣的单位,学校有权拒绝其在学校宣讲,同时向学生公开声誉恶劣的名单,以此来避免学生进入声誉差的单位工作后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国家设立《劳动合同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利益,促进双方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但是大学生们的实习期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却没有纳入《劳动合同法》之中。目前我国也尚未正式出台有关维护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这使大学生们在实习期内权益受损也无法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如果在实习期内,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他们除了民事诉讼没有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保障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条例,以此来保障实习期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就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国家应该出台完善的保障条例,大学生本身也应该积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解决乃至避免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知道维护的途径方法,不仅不能忍气吞声,更要用法律武器勇敢地保护自己。

总之。就业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就业侵权问题时用法律的理念理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得到有效的法律救助,在迎接社会挑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受伤害。

【1]黄芹.浅析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保障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4.

【2】彭静.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及对策[11.当代经济,2007,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