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设计理念介入公共艺术的价值

2017-10-21赵星欣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赵星欣

【摘要】: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公众参与,二是公共空间。那么公共艺术则更多的可以理解为公众意志以公共空间为载体通过不同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或者非物质的现象,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一种涵盖了人类一切生活状态的当代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样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使公共艺术的的呈现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在公共空间中表现的艺术品,如雕塑、装置、石刻、绘画等,非物质设计理念介入公共艺术也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其更为多元和包容的表现形态可以说更为敏捷的调动了公众更多的感官细胞去感受周围的环境和内涵,并与之交流互动。本文以非物质理念视角下的公共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包括对非物质设计的理念、现状、流变的分析和对当代公共艺术现状、问题、趋势的解读。

【關键词】:非物质;公共艺术;媒体艺术

一、非物质设计观的形成以及在其影响下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设计学界就已经开始探讨设计向信息化的社会过渡和未来设计的走向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子信息空间的虚拟化设计、信息设计、网络界面设计等概念,这类设计涉及数字语言及程序化等非物质特征,因此提出了非物质设计概念。"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基于服务和共享理念的设计。从传统的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应也是涉及到自身发展的一个进步的上升形态:在手工业时代,人们通过手工造物的方式来进行物质生产从而得到具体的手工产品形态;在机器时代,通过机器生产方式进行物质生产得到机器产品形态;而在信息化时代,产品往往的呈现出三种状态和属性: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生产方式共存。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下,公共艺术的设计手段,程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随着城市公共艺术和城市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革新,不少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都运用了最新数字媒体和高科技的声光电等手段,通过媒体的影响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传输交流模式,使观者能够不知不觉的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交流、互动。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将互动媒体这种手段引入到公共艺术领域的作品,为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开启了新的思路并赋予了公共艺术以新的时代内涵,拉近了人、环境、公共艺术相互之间的距离。更为主要的是非物质理念介入的公共艺术创作在设计载体上,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理解人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求以更少的资源消耗保证生活的质量,达到共享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非物质理念介入的公共艺术创作也更关注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和追求高情感化的特征。非物质设计材料包括了三类,设计元素也包括自然界的元素,也就是物理环境元素,风、光、声、水、玻璃、热辐射、雾气、阴影、镜面等物理环境层面的元素。非物质设计在物理元素层面的运用就是利用物质的元素即物质的材料,把原本没有可控性的非物质物理元素变成可控性的。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设计出理想的设计作品。在非物质设计理念的介入下公共艺术的共融性特征也将会更加明显,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首先是提倡资源共享,景观空间环境的动态变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体验者与空间环境的共融,这也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著名的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环境设计和相应的艺术创造。这类空间包括了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的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在非物质设计引导下的公共艺术则更加关注的是人与“物”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着重于把人当成公共景观的一部分,并且使两者之间得以共融。

二、非物质设计观介入下的公共艺术的特征

形式的非物质化,在非物质设计领域,不管设计对象是作为产品,服务,程序。体验化、服务化、信息化、数字化等作为非物质设计的重要特征,主要呈现出以下层面:首先是产品从超薄到微型,再向隐型转化,微型化技术已经带来了现代设计观念的改变。其次是观者通过感应装置和信息技术等实现了和环境的对话,观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对话和体验环境。非物质性并不是完全的与物质绝缘,而是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文化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是一种基于物质而又高于物质的设计;情感化和人性化倾,传统设计主要关注人的生理和安全等基本需求,而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非物质公共艺术则更关注人的情感、自尊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情感需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娱乐性与游戏化趋势,在当前以“娱乐”为导向的消费观中,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也会包含越来越多的娱乐化,游戏化的因素和特点,为设计注入更多的乐趣和新鲜血液;环境因素与意境营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意境流的构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国自古以来的造园和城市规划中就十分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交流与情感的寄托,来打造一种能与人产生共鸣乃至共融的景观。而在现今,人机交互系统,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可以方便的采集人体感官系统的各种数据,实现基于科学和逻辑数据上的人机交互,通过采集人的主观信息来回馈出相应的信息;共融性特征,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首先是提倡资源共享,景观空间环境的动态变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体验者与空间环境的共融,共融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物质层面,即通过空间环境的变化使景观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第二为精神层面,即在景观融于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变化使其与体验者的精神实现共鸣,获得景观体验更深层次的精神情感互动。可以通过空间环境色彩、声音、动态界面以及互动情节设计等方面加以创作,由此可增强景观空间的共融性特征;以虚拟环境为重要的设计元素。

结语

非物质设计理念介入的公共艺术与景观空间设计无疑是艺术与科学进一步结合的产物,非物质设计表面上看虽然是与物质设计相对立的概念,但是非物质设计并非是对物质设计的否定,而是对其的超越。这是我们在研究非物质设计时首先需要认识到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传统的或者说在工业设计领域内广泛使用的非物质设计概念,对于公共艺术或者景观设计而言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较为创新的视角审视了公共艺术设计与非物质设计之间的某些联系,基于物质去创新非物质设计,通过行为学、心理学设计与生活的融入、情感的物质化等方面来具体的研究非物质设计的设计方法。非物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不可控性,非物质设计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在物质设计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基本经验和成果成为了非物质设计得以立足的基础。文主要从物质设计的非物质功能性、利用物质来改变非物质的设计和非物质文化为创新点来进行研究。非物质设计的出现是以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去综合考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资源,力争用最少的资源满足最多人的需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方法研究 季景涛 TU023

[2]非物质社会产品设计特征及研究方向 吕艳红 063009

[3]非物质景观设计研究 张世丽

[4]公共艺术一颗具有生长性的种子 李亦奕

[5]《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 李砚祖

[6]《公共艺术基本理论》 马钦忠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以公共艺术的方法传承武汉巴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