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下省属高校预算编制的新要求和应对策略
2017-10-21卞文英
卞文英
摘 要:《新预算法》的实施,不仅从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到预算监督、决算、公开等,都做出了严格而又具体的规定,而且对预算管理权责也做出了刚性的法律约束,严肃了法律问责。省属高校作为二级预算单位,其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省绩效预算改革成效,影响全省事业发展大局。本文从收入预算编制、支出预算编制、绩效评价、树立法治预算思想四个方面论述新《预算法》下省属高校预算编制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预算法》;省属高校;预算编制;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今年是《新预算法》正式实施的第三年,其不仅对预算编制、预算审查、预算批准、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财务决算、决算公开等提出了严格而又具体的规定,而且对预算管理权责也做出了刚性的法律约束,严肃了法律问责。省属高校作为二级预算单位,其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省绩效预算改革成效,影响全省事业发展大局。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预算编制的新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预算编制的应对策略。
1 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科学编制收入预算
收入是发展的基础,科学的編制收入预算是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收入预算编的准不准,对整个预算执行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一是综合考虑各种资金来源,将高校组织的财政专户收入、科研事业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和单位结转结余等各项资金,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一同考虑,确定收入来源总额,为统筹安排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支出打好基础。二是科学分析各年各项收入的增减因素,打破切块管理、基数加增长的僵化编制模式,要根据往年实际,预测今年完成情况,同时考虑变量影响,合理编制预算。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抓好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搞好收入来源的信息分析和评估,使编制的预算收入指标符合实际情况。三是全面落实学校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不得通过将收入计入往来科目、少缴、缓缴等方式隐瞒、少列收入,也不得截留或者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对于资产有偿类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考虑应缴税金因素的基础上对能预测到的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等,依据客观实际预测适度多编,保证收入指标。四是全面认清责任风险。对没有编入预算的,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财政要视同小金库。预算编制不准确的,超出预算的收入财政要收回,納入财政预算调整金。对完不成收入任务的,要绩效问责。所以科学编制收入预算,是《新预算法》下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良好开局的基础。
2 全面转变思维,精准编制支出预算
随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支出预算在执行中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必须统一思想,转变思维,进一步增强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编足编准编细支出预算。
一是编足支出预算。如预算一旦编制后,经各级人大批准通过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除遇重大政策调整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事项,一律不得追加或调整预算。这就要求编制预算时在基数相对固化的支出上,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职责活动,基本经费充分考虑工资改革、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公车改革等政策性因素,按照支出的轻重缓急,“先保基础、再谋发展”的思路研究确定合理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支出,编足支出预算。
二是编准支出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预算编制不准,项目和项目之间发生重复和交叉,编制的政府采购预算很难继续下去等现象,资金缺乏统筹,项目安排散碎,有些部门为把资金占上,虚编项目,等执行时不能进行下去,导致基本经费紧张与大量项目资金结余并存,资金需求很急与支出进度很慢并存,严重影响资金使用效益。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和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对学校整体情况和部门安排项目的加强科学性和可执行性调研论证,掌握差别因素,如编制基本经费时要考虑编制和参考预算数可能有的差别,编制项目经费时避免执行中资金到位,迟迟不能支出,形成资金滞留。必要时除考虑当年的支出需求外,还要编制三年发展规划,使编制的各项支出支出和政策把握准,落实准。
三是编细支出预算。一要进一步压缩统筹项目。年初项目一次细化到位,在事项定不下来时,先编一个统筹项目,待来年再细分的做法,在新的预算法背景下,严格限制。二要再项目细化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资金整合,减少项目数量,合理编制大项目,新的预算法下,更注重的资金分配,不再过多关注用于具体项目。比如一项资金用于体育事业发展,具体用于分配给体育教学、体育场馆建设,自主权更多给予具体实施部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资金运用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三要每一项支出都要有基础资料,项目经费一次编制到位,不得用于人员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不仅明确到项目内容上,还要细化到经济分类科目。基建项目分年度计划。跨度时间长的,要有分年度计划,年度中有分季度计划,打造精细预算。
3 全面增强主动性,积极推进绩效预算评价
深化绩效预算管理势在必行。从2014到2016年,国家和我省陆续出台了系列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的文件,确定了绩效预算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省属高校作为具体落实者,要依据文件精神建立具体的可实施的绩效预算管理方案。按照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的层级框架,制定科学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绩效目标指标有实质效果,不能看起来没有绩效。要言之有物,但也不能夸大。在此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强化财务管理,严格会计核算规范,即时掌握预算项目支出内容和支出进度。项目执行完毕,采取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方式,对绩效预算进行监督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下一年预算安排相挂钩,作为分配资金、促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4 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打造法治预算
《新预算法》对过去一些预算管理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现在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新法中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九十二至第九十五条等明确了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和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反财政管理行为的处罚规定,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如果违犯了,不仅单位整改,还要追究个人行政或法律责任。那种跑部要钱、钱越多越好的观念要纠正,要将“花钱必问效、问效必追责”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依法理财、依规办事的浓厚氛围,要严守法规,法律法规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也不搞变通。当前审计、巡视、问责已成为常态,以前是小问题,现在可能被问责。财务人员要执行好资产管理、会计处理、政府采购等各项财经制度,敢于坚持原则。同时出台、修订和健全制度,保证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总之,新时期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按照《新预算法》的新要求,科学编制预算,建立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意见》
[2]《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深化省级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