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滩“河闹”浅探
2017-10-21朱婷
朱婷
【摘要】:2010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福宝建立“福宝民间音乐研究基地”,基地为音乐学系学生开展民间音乐采风、教学采风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2014年开始,带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在基地开展民间演唱、民俗活动、调查走访等一系列采风工作。其中对基地开展采风工作——当地的“河闹”山歌开展学术讨论。焦滩“河闹”也称“闹河”,它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在四川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大端阳节举行龙舟竞赛之前演唱的山歌。在每年这一天,焦滩乡的“河闹”歌手们和上百人的乡亲朋友通常聚集在沿河两岸,通过演唱山歌这一娱乐方式来为竞赛选手助兴,以便做好赛前准备。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河闹”进行探讨。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山歌,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节龙舟竞赛前演唱。本文试从“河闹”的历史、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河闹”的由来、发展与用途
(一)“河闹”的由来与发展
据焦滩乡文化专干叶寿英对笔者讲述得知,早在1937年4月(农历)期间,焦滩乡天逢干旱,大部分地区塘库裂口,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整整干了3个多月。为了找水,群众到处挖坑,起五更守通宵的排队等候。再累再远也要到长江河边取水。到了端阳节这天,突然天降暴雨,当时端阳经办人(税子云等)与街坊权威人士商量,让群众抢水栽秧。焦滩乡的乡民们为感谢上天赐雨,街坊权威人士召集群众商议,推迟10天,在五月十五重过端午,而且要过得更为隆重,所以大端阳这一节庆就正式在焦滩乡确立下来。每年大端午节这天,在焦滩紧挨长江的临江老街下面,就会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岸边则有农民赛“河闹”。以演唱“河闹”等活动纪念焦滩的大端阳节日。直到今天,焦滩乡的村民仍然保留着这一习俗,因此,“河闹”也持续唱了70余年。作为全国罕见的民俗版本,焦滩大端午节目前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受到保护。2011年6月,合江县焦滩乡获“四川省民歌河闹之乡”荣誉称号。如今,每到五月十五,四面八方的村民聚集在临江的河边,络绎不绝。演唱“河闹”的能手们不仅在大端阳节庆上比赛,而且也被请上了正式的舞台作精彩的表演。2011年合江县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和合江山歌汇演暨欢庆新春的舞台上,焦滩的“河闹”可谓是独具特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赞美。
(二)“河闹”的使用场合与用途
依附大端阳划龙舟这一风俗节庆展演“河闹”,气氛热烈,好不热闹,焦滩人民欢度节日的喜庆心情十分高涨。演唱“河闹”分为两个阶段,上午和下午总计两个小时。上午的演出场合在焦滩临江场的街上,在临江场街上各家店铺门前或树上都会悬挂葛巾帕子、草帽、蒲扇、雨伞、日常生活用品或简单的食品作为“彩”,奖励给自家门前吼唱“河闹”的队伍。下午的演唱场合在河边和竹林里进行,岸边的能手们赤裸者上身,紧勒的裤腰杆,5至10人唱“河闹”。遇到帮腔的时候在场的观众就附和一起演唱。观众们用一根竹竿,在上面用绳子系上香皂、毛巾、锄头和镰刀等物作为奖品奖励给那些唱“河闹”的能手们。
由于 “河闹”演唱时间和场合不同,其用途也不尽一致:
凡上午在焦滩临江场上演唱的“河闹”,它在用途上,一是祝愿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大约在上午9点左右,演出就便开始了。演唱“河闹”的能手们在店主门前演唱得越起劲、越动听,也就预示店主的生意就会越好,财运也就随之而来。于是,全家生活也就过得红火和平安。其演唱的曲目主要有歌颂爱情生活的《黄氏女儿》、《栀子花儿开》、《情妹后阳沟掏豇豆》等;二是祈求驱除瘟疫,平安吉祥。演唱时,“河闹”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祈望能把灾难“闹”走,具有朴实的民俗色彩。
凡下午在河边和竹林里演唱的“河闹”,它在用途上:一是为参加龙舟竞赛的选手们呐喊助威。大约到了下午2点过,上百人又聚集一起。“河闹”能手们在此作比赛前的热身运动,于是,他们开始吼唱“河闹”,直到铁炮三响,划龙舟比赛开赛时演唱结束。二是增加比赛气氛。作为划龙船赛前准备的一个群众性娱乐活动,歌手或看热闹的乡亲早早前来参加观看,为振奋参赛者的士气和斗志演唱“河闹”。以赛歌激励划龙船的参赛队伍,为他们先热热身,闹闹气氛。以歌会友,以歌闹场,把整个节庆的喜庆吼唱得更为浓烈。演唱的歌曲为歌颂山野风光的:《太阳出来正当顶》、《闹五更》、《太阳出来辣焦焦》、《乐儿调》等。
二、“河闹”的艺术特点
“河闹”歌曲,琅琅上口,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深受焦滩人民的喜爱。经历代流变与发展,形成独具韵味的艺术特色。以下从“河闹”的歌词、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律结构和演唱形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歌词特点
“河闹”的歌词善于描绘山村的秀丽景色,既有讲述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也有描画情侣之间羞涩的朦胧情意,其歌词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歌词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象事物、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如《一颗豆子圆又圆》的歌词就体现了赋的手法: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又如《山歌好唱难起头》中的歌词:山歌好唱难起头,铁匠难打铁绣球。石匠难打石狮子,木匠难修九层楼。
还有比的运用,“河闹”歌词较多使用暗喻的手法,即借一种景物来比另一种景物。例如,在《白铜烟袋》中使用暗喻的歌词:“白铜烟袋起烟是奴的夫,烟叶是桑叶”,歌词中以“烟袋起烟”暗指丈夫,这个男子的形象顿时就活现在画面上。又如“情郎的冤家來,他是一个爱花的人”,“花”指女子,爱“花”暗指爱那个女子。以“花”寓意女子,比喻得十分贴切。
(二)“河闹”的音乐特点
在音阶使用上,焦滩“河闹”大多数为五声音阶,极少数使用六声和七声音阶,偶尔可见偏音。从笔者收集、整理的23首“河闹”中,五声音阶的曲目为21首,分别是:《好久没到这方来》、《太阳出来红又红》、《花花扇子扇媒人》、《栀子花儿头上戴》、《情妹后阳沟淘苦瓜》、《对门幺姑乖》、《高高山上一条牛》、《黄氏女儿》、《栀子花儿开》、《闹五更》、《山歌好唱难起头》、《太阳出来辣焦焦》、《五月十五大端阳》、《一颗豆子圆又圆》、《正山歌》、《白铜烟袋》、《高高山上一条牛》、《情妹后阳沟掏豇豆》、《丝线锁鞋口》、《一个麻雀一个头》等。至于使用五声音阶加偏音的仅有《阳雀田》和《栀子花顺墙栽》两首。
在调式使用上,“河闹”使用的五声调式可谓类型齐全,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全部包括。从笔者收集、整理的23首“河闹”中,首先使用徵调式的歌曲最多,共有14首,它占整个歌曲的60%。徵调式的“河闹”色彩明亮,表现出活泼、明快等情绪。如《黄氏女儿》、《闹五更》、《阳雀田》、《正山歌》等。其次,使用商调式的“河闹”有5首,它占整个歌曲的21%。分别是《情妹后阳沟掏苦瓜》、《栀子花儿开》、《情妹后阳沟掏豇豆》和《花花扇儿》。商调式的“河闹”表现出音乐的形象个性突出、鲜明,不乏幽默的情趣。再次,使用宫调式和羽调式的“河闹”各有2首,它们各自占整个歌曲的占8%。分别是有属于宫高调式的《幺姑腔》和《高高山上一条牛》,属于羽调式的《太阳出来辣焦焦》和《太阳出来正当顶》等。宫调式色彩平稳、大气,给人以完全终止之感受;而羽调式“河闹”音乐性格呈现一种洒脱、豪爽姿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使用角调式的“河闹”仅有1首,它占整个歌曲的4%,曲目是《太阳出来红又红》。用角音作为终止,给人有回返往复之感,旋律意味悠长。在一般情况下,山歌中出现的角调式并不多见,“河闹”实属典型。从“河闹”的调式中可见,以徵调式和商调式两种形态的占很大比例,他们架构了“河闹”音乐的特点。
在节奏使用上,由于合江焦滩乡地处浅丘,地势较为平坦,且焦滩的“河闹”又用于划龙舟竞赛前的热闹气氛和振奋精神。所以“河闹”的节奏强弱分明,形态丰富,均等节奏与非均等节奏运用广泛,在旋律中常见均等节奏与非均等节奏配合使用,常见的均等节奏有四个连续十六分音、两个十六分和两个八分音。非均等节奏常见有前十六后八分附点节奏和前附点八分后十六。使用上灵活多变、变幻丰富,这些特点都是为了凸显“河闹”形象和内涵的表达。如《好久没到这方来》,在自由抒长的长音后跟随一组非均等的节奏,即强调了唱腔的稳定,尽情地抒发了心中的感叹,产生了高亢、遒劲的意味。有如《栀子花儿开》,多见均等与非均等的节奏交替使用,曲调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强化了音乐的表现力。
在节拍使用上,河闹”所使用的节拍大致包括单拍子、复拍子和交换拍子。根据目前所搜集的情况看:其中,“河闹”中使用单拍子的情况较为普遍,如《这山没得那山高》、《花花扇子扇媒人》、《一个麻雀一个头》、《太阳出来正当顶》、《好久没到这方来》、《高高山上一条牛》、《对门幺姑乖》等将近11首。使用单一拍子的“河闹”一般较规整,以四句体为多。其次,复拍子的“河闹”搜集了7首。复拍子的“河闹”与单拍子的“河闹”相比,前者的旋律显得更悠扬延长、后者却是规整许多,如:《正山歌》、《情妹后阳沟掏苦瓜》、《阳雀田》、《闹五更》、《栀子花儿开》等。最后,根据目前所采集的歌曲来看,使用变换拍子的最少,仅有5首。如《太阳出来红又红》一曲就交替使用了2/4拍子和3/4拍子,《黄氏女儿》有交替使用了4/4拍子和4/3拍子。
在旋律使用上,“河闹”在旋律特点上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级进进行,二是在大跳进行。其一,小音域内的音程多使用大二度、小三度音程连接,给人以流畅、平实之感。在小音域之内,围绕调式的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三者进行,旋律线以低回婉转的式样环绕,旨在表达含蓄、细腻的情感。大二度和小三度的大量使用使旋律产生一种倾向性和婉转柔和的特征。如《一个麻雀一个头》、《乐儿调》、《五月十五大端阳》,旋律中这些情况就多见。其二,在《一颗豆子圆又圆》的旋律中,大音域内的旋律音程两处可见六度的大跳,三度、四度的小跳出现次数也较频繁,整个旋律线条大致成下行走向,从低音区直接到高音区的大跳、从高音区级进到低音区的快速进行,旋律线如同一条抛物线一般,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进行,一泻千里,形成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气势汹涌。
如《一个麻雀一个头》“re mi re sol mi re do sol sol la so mi mi ”即为级进进行的旋律:
《一颗豆子圆又圆》就有小字二组的do 到小字一组的mi 一个小六度的大跳进行旋律。
“河闹”的旋律音调大多以mi so re do la为核心腔调,有的以音乐的旋律直接进行方式出现,有的以此为基础作补充展开。如下例为五声羽调式的“河闹”:
例1为五声羽调式“河闹”,前五小节为起音,旋律由 mi so re do la为核心音阶进行呈现,后九小节为尾音结束句,旋律主要由mi do so re la为主要发展模式,可见尾音旋律是在起因旋律基础上的变化丰富的,旋律以三度—四度—二度—三度的轮回交织进行为走向,这一模式特征在“河闹”的其他音乐中也运用得极为广泛。使得听者很容易就能记忆这种旋律感觉,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学会。演唱起来更加婉转生动、丰富多彩。例1为两个乐句的羽调式“河闹”,第一句落音停留在主音上,第二句也落到主音上,前后照应。两处落音终止式,给人以大气完满之感,毫不做作,体现焦滩民众豪爽稳重的性格和朴实纯真的品格。
在结构使用上,按照歌句数量为标准划分,“河闹”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句体、四句体、五句体和多句体。其中以四句体的“河闹”出现次数最多。通过对“河闹”歌句的分析统计,现可归纳出焦滩“河闹”结构的归类统计表(见表一)。
表一 焦滩“河闹”结构类型统计表
序号 曲目 结构类型 所占比例 合计
1 《好久没到这方来》、《太阳出来红又红》、《花花扇子扇媒人》、《栀子花顺墙栽》、《栀子花儿头上戴》、《情妹后阳沟淘苦瓜》 三句体 26% 23
2 《对门幺姑乖》、《高高山上一条牛》、《黄氏女儿》、《栀子花儿开》、《闹五更》、《山歌好唱难起头》、《太阳出来辣焦焦》、《五月十五大端阳》、《阳雀田》、《一颗豆子圆又圆》、《正山歌》 四句体 47%
3 《白铜烟袋》、《高高山上一条牛》 五句体 8%
4 《情妹后阳沟掏豇豆》、《丝线锁鞋口》、《一个麻雀一个头》 多句体 13%
在演唱形式上,“河闹”的演唱形式分为“一领众和”、“男女对唱”和“齐唱”。
其中,以一领众和最为多见。一领众和属于鼓舞人心或齐心协力的,一人演唱众人帮腔,人数多时达到上十人。这是“河闹”最主要的演唱形式。其中,一领众和有三种形式:第一,提腔者领唱一个完整的乐句,全为实词;帮腔者和一个不完整的乐句,全为虚词,如《黄氏女儿》、《栀子花儿开》。第二,提腔领唱一个不完整的乐思,全为虚词;帮腔者和一个完整的乐思,全为虚词,如《高高山上一条牛》、《闹五更》、《太阳出来红又红》。第三,提腔者领唱一个完整的乐思,虚词和实词相结合;帮腔者和一个完整的乐思,全为实词,如《好久没到这方来》、《丝线锁鞋口》。
再次,是男女对唱属于男女之间嬉戏逗趣或传情达意的山歌。可见一男一女对唱或是多對男女对唱的形式,如《山歌好唱难起头》、《这山没得那山高》。
最后,演唱“河闹”还有一种演唱形式就是齐唱,齐唱的“河闹”不多见。演唱者是一起放歌喉,抒发感情。有女生齐唱也有男生齐唱。如《白铜烟袋》。
结语
生活长江河畔的焦滩乡人民尽情歌唱“河闹”,这是一个自娱性的舞台和民俗文化展演,总体体现出乐观奋发、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焦滩“河闹”的表演性质具有“鼓舞性”, 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在此时他依附喜庆的节庆进行。亲自观看过他的表演的人,初始反应并不是曲调的优美、声音的高亢,而是演唱者口中演出唱的“河闹”让在场的所有人增强了凝聚力,并发挥无穷大的力量使欣赏者也同时进入到一个强大的共享体验中。“河闹”的歌唱不仅仅是呐喊助威,它的音乐艺术和音乐美感在他们心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他们尽情激动的心情中收获了快乐和振奋。“河闹”具有歌唱性、观赏性和可听性。高亢悠扬的曲调,壮阔激荡的气势,人山人海的观看者,音乐是生动的,也是丰富的。调动者群众的积极性,调节着参赛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