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推动观赏鱼产业快速发展

2017-10-21胡金有史东杰申强

山西农经 2017年18期
关键词:观赏鱼计算信息系统

胡金有 史东杰 申强

摘 要:考虑到“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驱动和影响,本文以系统分析“互联网+”对观赏鱼产业运作模式创新驱动为基础,构建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系统,并对“互联网+观赏鱼”产业信息系统的特点、运作模式和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互联网+观赏鱼”的信息系统平台控制体系,以促进观赏鱼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观赏鱼;信息系统;“云”计算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73-02 中國图书分类号:F316.4 文献标志码:A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O2O”和“互联网+”推动了诸多产业的发展[1-5]。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存储和“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为观赏鱼流通带来了新的契机。针对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基于资源整合以促进观赏鱼产业发展[6-7]。

基于“互联网+”背景与“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观赏鱼产业的驱动意义,提出基于“互联网+”推动观赏鱼产业发展,并对其运作模式进行分析。

1 “互联网+观赏鱼”模式创新驱动分析

1.1 来自其他产业的示范驱动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通过“互联网+生产”实现精准生产;通过“互联网+物流”,优化物流系统;通过“互联网+销售”扩大产品销售半径。基于大数据思维和海量信息处理技术,将线上信息流、线下实体流、服务流相融合,促进了产业发展[8]。因此,“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销售”不仅为“互联网+观賞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运作实践,同时也是其实施示范驱动因素之一。

1.2 经济成本节约的经济驱动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扩大产品销售范围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内容。“互联网+现代物流”完善的配送服务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互联网的普及和“O2O”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由实体消费转向网络消费提供了基础,因此,经济、时间和精力的节约也是成为“互联网+观赏鱼”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

1.3 产业结构优化的市场驱动

尽管观赏鱼产业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销售体系,然而,由于品相和品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和观赏鱼的易养殖性,消费者为规避虚假网络信息带来的风险,并未真正推动观赏鱼的优质优价。互联网不仅具有广泛的信息源,同时可以对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消费风险具有重要优势,将“互联网+”与观赏鱼产业相结合,提高供需信息共享,减少传统流通模式因节点多、链条长而引致的信息时滞、扭曲,促进养殖户优化养殖结构,调整观赏鱼产业结构。

2 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系统构建

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系统,即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系统,将线上信息服务与线下实体服务相结合,在丰富产品内容、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信息与实体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其构建主要有以下步骤[8]:

首先,由政府或相关协会搭建观赏鱼信息平台,该平台不仅具有发布观赏鱼养殖、观赏鱼、价格、养殖技术和服务等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产品追溯和交易功能。

其次,各类观赏鱼养殖户和经销商注册加入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养殖户观赏鱼鱼种、品相、价格等信息,将信息资源虚拟化、集中化,形成观赏鱼信息供给云。

再次,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整体营销,实现“一站式”信息服务,节约消费者信息获取成本,提升消费者观赏鱼养殖兴趣、养殖技术等。

然后,实体经销商联合信息平台,以注册形式加入,并形成线下服务实体终端,构建实体服务终端网络。结合线上信息流,开展协同销售、服务,实现观赏鱼全产业链协同运作。

最后,信息平台将线上产品、服务信息供给与需求云、线下实体服务云等相整合,构建融线上服务流、线下实体流于一体的观赏鱼产业链。

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平台,实现观赏鱼供、销和需的零距离对接。宏观上,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实现观赏鱼供需对接,促进观赏鱼产业发展;微观上,实现观赏鱼产品与服务、供给与需求集中统一,为养殖户观赏鱼结构提供信息参考,切实提高观赏鱼品相与质量,保持相关主体竞争优势。

3 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平台运作流程

作为观赏鱼养殖户、产品、养殖技术和需求等信息发布与分析平台,基于“互联网+”观赏鱼信息平台,也发挥着观赏鱼交易、评价、信息反馈等功能,其具体运作模式如下:

第一,构建融线上信息服务、线下实体服务于一体的观赏鱼信息平台。

第二,结合观赏鱼养殖户和实体销售商,信息平台布局终端服务站点,构建实体服务网络。

第三,将实体服务终端和物流系统相结合,完善观赏鱼干线运输和区域配送网络。

第四,通过与银行、支付宝等金融服务商合作,形成观赏鱼信息平台金融服务系统。

第五,养殖户、经销商登陆信息平台,发布所养殖观赏鱼鱼种、供给数量、观赏鱼品相以及价格等信息,形成观赏鱼供给云,实体服务终端发布经营品牌、产品种类、附属产品和服务等相关信息,形成线下实体服务云。

第六,消费者通过登陆平台来了解养殖、鱼种、品相、技术、促销等信息,根据需求下单,订购所需产品。

第七,系统平台整合众多消费者所发出的海量订单,并及时反馈给养殖户,同时,基于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消费者订单与实体服务终端相匹配。

第八,金融服务系统负责双方交易保证金代管和后期结算,并负责信息平台等相关主体收益分配。

第九,消费者根据消费经历和观赏鱼消费体验,包括产品与信息的匹配度、附属服务等,对信息平台、养殖户、实体终端等进行评价。

第十,信息平台设置淘汰与更新机制,并根据消费者的评价结果对养殖户、经销商等主体进行淘汰、更新。

第十一,养殖户根据消费者对不同鱼种、产品和服务等的消费需求以及评价结果,优化养殖结构、服务内容等。

4 基于“互聯网+”观赏鱼信息系统平台控制

为实现线上信息、线下实体服务终端有机融合,提升信息透明度和服务效率,信息平台控制主要有两方面:

4.1 质量控制体系优化

观赏鱼信息平台运作的基础是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前提是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目标是提升全产业链的运作水平,因此,观赏鱼信息平台质量控制体系,不仅是对相关主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控制,更要对信息平台信息质量的控制,实现信息、服务和产品的三者统一。

4.2 协同运作模式优化

观赏鱼信息平台提升全产业链的运作水平依靠的相关主体的协同运作和协同发展,高效的协同运作不仅是平台目标实现的基础,更是相关主体实现收益增长的保障,因此,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如何协调相关主体,实现相关主体协同运作,是该系统平台控制另一重点。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信息优势和数据处理技术,将海量观赏鱼养殖、销售、需求、产品、服务和价格等相关信息相统一,解决观赏鱼消费、观赏鱼销售、养殖技术普及等“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从战略角度,实现观赏鱼产业系统创新和“四流”整合,提高观赏鱼信息平台服务水平,促进观赏鱼产业健康发展;在战术角度,实现观赏鱼集中营销,供求信息实时传输、技术服务智能化匹配,降低产品营销、产品获取成本,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瑞林.互联网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2016(32):59-60.

[2]张凯萍.平台模式下我国养殖业的发展[J].经贸实践,2017(3):138.

[3]水產前沿.用互联网之五大思维,看水产养殖业出路[J].黑龙江水产,2015(3):50.

[4]方衍斌,张杰.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优化升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122.

[5]陈军燕,余孟洋,李晓虎.观赏鱼产业化发展思路探讨[J].当代水产,2016(08):88.

[6]冯现维,穆占昆,宋新安.互联网上的观赏鱼网站[J].渔业现代化,2003(1):41-42.

[7]申强,杨为民,侯云先.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视角乳品供应链系统创新[J].中国乳品工业,2016(11):43-45.

猜你喜欢

观赏鱼计算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观赏鱼喂食须知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观赏鱼养殖》课程教学创新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观赏鱼水族箱中白色“蛋白虫”的初步探究
观赏鱼游出滚滚财源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