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期西方音乐的世俗化进程
2017-10-21马思
马思
【摘要】:西方音乐的世俗化进程始于以宗教音乐为主线的中世纪音乐,直到世俗音乐繁荣的古典主义时期正式完成向世俗化的转变。任何重大的历史变革都需从纷繁细小的历史细节和线索着手研究。本着这一指导理念,本文从音乐的特性,复调音乐的出现,音乐脱离文本的趋势,和个人情感在宗教音乐中的出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世纪时期西欧宗教音乐发展中蕴含的世俗化倾向。
【关键词】:中世纪;西方音乐;宗教;世俗化
音乐,自其诞生起,就被人为地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在社会、政治、文化、艺术领域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宗教更是为音乐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了解中世纪音乐史,是研究西方音乐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西方音乐正是在中世纪,在天主教的教堂中,得到了最初的滋养并开始走上了其专业化的道路。可以说是中世纪的宗教,将西方音乐引领进神圣的殿堂,同样是它,又将音乐渐渐放归到世俗世界的欢乐海洋中。宗教与世俗,这两股力量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出现在中世纪。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与相互交融,一直是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而突出的一个话题,其掀起的每一次浪潮,都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线索。
一 音乐,从宗教到世俗的艺术形式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在中世纪世界观中占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与她的特殊个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同她的姊妹艺术,绘画、雕塑、诗歌等艺术门类相比,音乐具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殊性。和造型艺术相比,音乐是无形的,不消耗物质材料,而是用先后承接,方生即灭,转瞬即逝的声音来建筑其宏伟的艺术大厦。从西方美学、哲学中的形式(分为外形式与内形式)的观点来分析,音乐因其外形式(与实践相结合的形而下的方法论意义)的非物质化而导致了其内形式(形而上的理念)与外形式的相似性,客观上造成了音乐的多解性和意义上的模糊性。因而音乐和其他艺术相比更多地具有了“抽象性”而非“具象性”。正因音乐这一特殊的“多解性”,她才得以逃过中世纪的文化浩劫,被教会所接纳,并成为教会进行政治统治和传播信仰的有力武器。宗教音乐由此成为中世纪音乐最主流的表现形式,也是唯一被认可和接受的形式。
然而正是因为音乐特殊的抽象性和多解性,使其在教会禁止表达个人感情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地将个人情感纳入到宗教音乐中。最初的宗教音乐伴随着宗教仪式产生,在仪式的发展中一直存着这一种紧张的关系,那就是音乐的宗教功能性和感官娱乐性。在仪式音乐的发展中,音乐有时开始逾越原本的朴素的宗教需求,而越发倾向于华丽的藝术性。这既可以被视作是对神的褒扬,又可以被看做世俗因素对宗教圣土的侵犯。[1]因而音乐这一天然的特性决定了一个趋势,那就是宗教音乐不可能避免地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渐渐走向世俗化。
西方宗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对神圣事物的信仰和崇拜。神圣彼岸与世俗此岸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体系。世俗与神圣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而所有非神圣的,即世俗的事物都被排斥在宗教信仰之外。而“世俗化”这一概念,其核心内涵,是解构原来二元两分的神俗关系,让上帝的阴影退出世俗生活,不再凌驾于一切世俗情感之上。
二 多声部圣咏的出现
首先,世俗化的过程体现为从单声部音乐到复调音乐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复调音乐繁荣发展的中世纪末期实现。朱光潜说,“要了解中世纪音乐,必须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2]圣咏是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典型代表,也被称为“素歌”。圣咏是一种人声歌曲,其最早出现在犹太音乐中。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分支,因而许多基督教传统都吸收了犹太教的特点。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督教会对礼仪的态度以及教会音乐的生存方式上。犹太教认为音乐是教会礼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就不成为礼仪。[3] “基督教会最古老的圣歌在许多方面与犹太教的圣歌相类似,其中散文式的歌词依然保留着犹太教音乐最基本的特征。”[4]
早期的基督教宗教歌曲主要是单声部的,最著名的当属格里高利圣咏,它以拉丁文为歌词,音乐是由人声演唱的单声部旋律,无乐器伴奏。其乐谱没有小节线和拍子记号,节拍自由,歌颂的内容清一色是对上帝的信仰。其特点是,歌词圣洁深邃,而旋律只是歌词的附属。
单声部圣咏向复调音乐的转变首先从横向的扩展开始。主要表现为附加段(trope),即在原有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而这一装饰旋律的愿望并未止息,在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旋律开始从纵向扩展,主要代表形式即奥尔加农(Organum)。奥尔加农是在原有旋律基础上从上或从下平行增加的一条或数条旋律,这正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于12世纪末通过巴黎圣母院学派的发展达到顶峰。
三 旋律脱离歌词的趋势
音乐脱离歌词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世俗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一转变到巴洛克时期才正式完成,并以器乐的繁荣为标志。在中世纪早期,音乐服务于歌词,教会更希望音乐保持简单纯净的形式,复杂的节奏和丰富的装饰都被视作对上帝的不敬,而器乐作为世俗音乐自然也是为教会所排斥。
但随着中世纪时复调的产生,作曲家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音乐实践,音乐也渐渐开始向技术化专业化发展。例如,在奥尔加农中,圣咏主旋律开始失去其首要地位,尤其是以圣母院学派为首的音乐家们的创作让奥尔加农的形式愈加丰富,在平行奥尔加农的基础上出现了自由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和有量式奥尔加农。例如,圣母院学派创造的花唱式奥尔加农,其上方第二声部花唱式音符增多,而下方旋律音符无限拖长,歌唱者们需要轮流换气才能连续歌唱。
对音乐的重视是世俗化的显著体现,因为从对神圣的歌词文本的重视向音乐的重视这一转变体现了圣歌宗教功能的减弱。因此,从中世纪开始,音乐开始渐渐脱去宗教的外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也为将来器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 个人情感在宗教音乐中的出现
由于音乐的双重特性(既是一门可以帮助人们通达上帝的方式,也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手段),音乐成为被中世纪教会所允许的艺术形式。正如一位中世纪牧师所说:“音乐本身是不合乎上帝的要求的,上帝既不需要歌唱,也不需要祭祀……上帝同意较小的恶(音乐),以避免更大的恶(远离真正的信仰)……音乐是一种必需的恶。”[5]
中世纪时,世俗化的个人情感已开始在宗教音乐中出现。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生活的繁荣,世俗音乐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宗教音乐。12、13世纪流行的孔杜克图斯既是单声部歌曲,又是复调音乐,其特点在于歌词已经采用了世俗内容。经文歌更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远离了宗教礼仪,发展成为了世俗体裁的音乐。在宗教歌曲里,人们开始歌颂爱情等个人感情,而上帝竟然默许了。
注释:
[1]《欧洲中世纪音乐》, 杰里米尤德金,余志刚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第38页
[2]《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24页
[3]《基督宗教音乐史》,陈小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4页
[4]《基督宗教音乐史》,陈小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第11页
[5]《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情感论美学》,邢维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第15页
参考文献:
杰里米尤德金,《欧洲中世纪音乐》,余志刚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情感论美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