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理论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7-10-21程正茂
程正茂
【摘要】: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当前中职课堂由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存在课堂管理不够、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缺少以人为本等低效的表现。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对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取得了有效果、有效率的进步和发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授课,学生能听懂,听明白,从而获得学习的进步。中职学校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变以前的教学观念,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
一、中职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1、课堂管理不够
很多教师觉得只要教学内容有价值有意义,就能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顾自己教授内容,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造成学生在课堂中大量出现迟到、睡觉、聊天、玩手机等课堂问题。
2、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
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喜欢照本宣科,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中缺乏设计理念,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脱节。
3、教学缺乏以人为本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而很多教师在抱怨学生不爱学、学不会的时候,却忽略了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对学生自身特点的考虑,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的考虑。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考虑学生的平均水平,缺少对“两端”学生的照顾。
二、中职课堂教学低效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职学生的现状。首先知识基础低,认知能力差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只有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才选择就读职业学校。为争取生源中职学校的招生条件不断放宽,甚至有的学生连中考都未参加便进入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在中职阶段的学习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次缺少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中职学生本身就是中考失败者,自信心受到过打击,再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轻视,很多学生心理更加失落,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再次自我意识强,但自控能力差。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自我意识和成人感较强,渴望独立和自主,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使得学生往往凭个人意志判断,思考和做事不够理性,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自控力较差不能持续学习,对教师授课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容易产生不满。
2、中职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
传统教育将课堂管理简单地理解成学生上课不捣乱,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比较严厉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对学生采取压制和镇压的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与很多学生形成了对立,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信任,教与学不能和谐地进行。还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要求,学与不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用不着去较真。对那些学习基础差,自我约束力不够的学生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干扰正常的教学就行。而且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都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他们缺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管理方面接受的培训也有限,在处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往往会依据个人的心情和经验而不是教育教学规律。
三、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面对现在的中职生源,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和知识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教师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在课堂上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依据课程大纲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法,课堂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2、教师不断进行学习和教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中职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自身学习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教师不仅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充分掌握各种教学规律和理论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才多艺,能组织和调动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教改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间进行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多做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为以后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3、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潮流,积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当今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学生的行动能力是一種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而行动导向模式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内容为载体来组织教学,追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
4、建立“多元化”、“过程化”评价机制。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除知识、技能外,要引入质量要求、质量管理意识、职业道德与团队合作意识等评价要素,按照“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原则,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到“多元化”、评价形式由“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的转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活动参与程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和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和与人合作的价值,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情,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