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人”主体性的渐显

2017-10-21张鑫

文存阅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积极主动作用机制

张鑫

摘要: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弹性,同时对相关的心理弹性干预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在梳理四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发现:心理弹性作用机制在价值取向上越来越关注“人”的主体性,重视从个体内部出发,积极主动寻求保护性因素,以达到良好适应的状态。

关键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主体性;积极主动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是当下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而构建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弹性产生所需要的因素及作用过程,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对处于压力/逆境中的个体施以援手,并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自尊,积极面对。纵观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四种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愈发关注“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心理弹性:被“关注”的个体

(一)心理弹性

学界对心理弹性的界定一直处于争论阶段。如,Rutter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个体表现出的积极发展性适应结果。[1]Connor则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临挫折和压力、经受创伤痛苦等消极情境时表现出的应对能力。但此种界定透漏着些许将心理弹性静态化和固定化的意味,认为一旦个体获得心理弹性,心理弹性便会对处于压力/逆境中的个体产生持久的保护作用,不会增加亦或减弱。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创伤、逆境等重大压力时展现出的良好适应过程。该定义结合了系统论的观点,将心理弹性作为一个连续变量,强调心理弹性具有动态性、交互性。

从结果性定义到能力性定义再到过程性定义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看出: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个体能力和品质在压力/逆境中的作用;个体在压力/逆境中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接受“挑战”;心理弹性是个体展现出的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

(二)心理弹性作用机制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比较认可将“保护性因素”视作心理弹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中介。保护性因素是相对于危险因素而言的,当个体处于压力/逆境中时,保护性因素可以适度缓解危险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这些保护性因素既来自外部环境,也来自个体内部。通过对过去25年研究成果的总结,Masten等人提出了相似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良好的智力机能、自我效能感、信念等;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性家族网络、亲社会家庭价值观等;以及家庭外因素等。[2]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保护性因素,并将其作为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重点。

二、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被“遗忘”与“珍视”的个体

对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个体适应的结果,更需要重视发挥个体主动性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列举了四种主要的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一) Garmezy等人的三种理论模型

1985年Garmezy提出三种理论模型。(1)补偿模型:保护性因素直接作用于结果,抑制消极影响。(2)挑战模型:某种程度上危险因素也可被视为一种“潜能”,较低或中度水平的压力,可能会增强个体的心理能力;相反过度的压力情境可能会导致个体能力下降或“奔溃”。(3)保护因素模型:该模型与补偿模型相反,保护性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危险因素,同时减低消极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在这个模型中保护性因素起着类似于调节器的作用。

这三种模型描述了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交互作用时如何对处境不利中的个体产生影响。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的认可,受Garmezy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引用了该模型或在此模型基础上做进一步完善。

(二)Rutter的发展模型

1990年,Rutter在总结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心理弹性发展的作用机制模型:(1)危机因素冲击的减缓。个体对危险因素的高认知程度可以帮助个体避免或降低与危险因素的直接性接触。(2)负向连锁反应的减缓。长时间持续的危险因素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消极反应,保护性因素则可以适度降低这一消极影响。[3]例如,长期生活在父母冲突中的儿童,由于得到亲密朋友的关心也可以减缓该儿童父母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3)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尊重的获得。(4)机会的开发。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促使危险因素向“危险+机会”的转变,从而增加个体获得成功适应的可能性。

Rutter的发展模型表明,心理弹性保护机制的产生过程并非单纯地避免外在消极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体内在资源、利用外部环境资源,打破连锁的负向影响效应。[4]发展模型承认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且更重视个体内部力量,这一进步为以后探讨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指出了重要方向,产生价值取向上的变化——重视“人”的主体性,将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过程。

(三) Kumpfer的心理弹性综合模型

Kumpfer结合社会生态模型和“个体-过程-情境”模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弹性综合模型。(1)已有环境特征,包括外部环境中既存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其中保护性因素起着类似调节器的缓冲作用。(2)个体心理弹性特征,如认知、情感、精神等。(3)个体心理弹性的重组,以及调适个体和环境以及个体和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值得注意的是,Kumpfer指出:選择性觉知、认知再建构、与亲社会人群的交流沟通、个体对环境做出的积极主动的交互影响,可以帮助个体将危险环境转变为保护性环境。[5]

Kumpfer的心理弹性综合模型价值在于关注了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系统。在该系统下,一方面儿童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是在成人的良好照顾下来获得心理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达到心理弹性重组的可能。可见,该模型延续了关注个体主体性的价值取向。

(四)Richardson的身心动态平衡模型

Richardson的身心动态平衡模型同样结合了生态系统论和发展系统论。该模型描述的是个体的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对环境适应的平衡状态。但此平衡状态可能会遭受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假如保护性因素无法抵御高危环境的冲击,就会引发个体既有系统的失衡,个体将会进行意识或无意识的机能重组,从而出现以下情况:心理弹性重组,指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的提高;回归性重组,指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重新恢复到先前状态;缺失性重组,指个体解构了一部分原有的想法和信念以此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机能不良重组,指个体通过一些危险途径来应对高危事件。

Richardson在Kumpfer的基础上将可能性重组当中的“适应”细分为“回归性重组”和“缺失性重组”。二人同时关注了“人”的主体性,即任何一种可能性重组都取决于个体内部是否能够成功应对,这一理念继续坚持了 Rutter对个体力量关注的重要方向,为此后心理弹性的研究探出了新路径——从单纯的减少危险因素走向个体积极主动寻求保护性因素以获得成功适应。

三、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评析:逐步突显的“人”的主体性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演变过程表明,研究者们的关注点逐渐从危险因素转向保护性因素,而这一转变更加突显出“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体自身力量在心理彈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Garmezy等人的三种理论模型和Rutter的心理弹性发展模型同属于早期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成果。Garmezy等人的三种理论模型从保护性因素与外在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保护性因素在三种不同情况下起作用的机制,遵循的是“保护性因素—外在危险因素”这一直线模式。只分析了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关系,缺乏对可能存在的适应结果的对应分析。更重要的是,Garmezy的理论模型缺乏对“人”作为主体的思考,个体并非是被动地接受外在危险因素的挑战。与 Garmezy相比,Rutter更进一步地划分了保护性因素起作用的四种不同情况,但该发展模型是他基于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缺乏对心理弹性的新探索,不过,值得肯定的是,Rutter发展模型中“促进个体自我尊重和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和“机会的开发”,不仅开始认识到个体的重要性,还开始关注外部环境能给个体提供的机会和资源,这些机会和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态度向外界寻求帮助,即从“危险”向“危险+机会”的转变,增加成功适应的机率。

Kumpfer和Richardson的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模型属于整合的心理弹性模型。站在更宏观地视角思考心理弹性如何对个体产生影响,结合了生态学理论将心理弹性的机制问题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即从孤立的个体转向生态系统中的个体。透过这个整体系统我们能够发现个体处于核心地位:Kumpfer的综合模型中,内部心理弹性因素、心理弹性过程同时强调了个体在经历压力/逆境时会调动内部各因素(认知、情感、行为等)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Richardson的身心动态平衡模型中,身心精神的平衡、系统调整、机能重组都强调个体在压力/逆境下的内在调整和重组,同样体现了个体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研究已经关注到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体的主动积极适应已经成为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启示

当今各种压力的冲击,让人们备受心理问题的困扰。荣格就曾提醒,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6]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暴露”在压力/逆境之中,若只关注危险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便会忽略了他们的自我生长力和向上力。因此,正如心理弹性作用机制价值取向的转变,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将目光着眼于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内部力量,将“危险”转化为“危险+机会”,帮助儿童青少年通过积极主动寻求保护性因素来协助自身成功适应压力/逆境。

参考文献:

[1]Flores E, Cicchetti D, Rogosch F A.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in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Latino childre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5,41(2):338-351.

[2]Masten A S, Coatsworth J 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childre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05-220.

[3][5]林雅芳.心理弹性[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0-30.

[4]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6(1):89-96.

[6]陈妙.台湾地区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现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积极主动作用机制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浅谈诵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