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与调适

2017-10-21孙联洪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同伴初中生中学生

孙联洪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常态对立的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群中都存在着,尤其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对校纪校规的抵触情绪和行为,想摆脱其束缚,常常明知故犯;有些学生对正面教育或对自己讨厌的老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行为往往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有些学生对传统观念持怀疑态度,拒绝接受;还有些学生表现为对不良倾向的认同,把破坏纪律当作勇敢,把打架斗殴视作英雄行为等等。

逆反心理一旦产生,会导致中学生拒绝正当的教育,违反校纪校规,产生过激行为,破坏集体舆论,从而對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消除逆反心理的科学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逆反心理的成因。

初中学生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生理原因

初中生刚踏入青春期的门槛,大脑发育趋于健全,脑的机能日趋发达。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均比在小学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对事物进行独立的评判,很多复杂的思维形式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其中就包括逆向思维。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考虑问题容易偏激片面,不允许别人轻易否定自己的观点,对父母老师的管教产生强烈的逆反。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提供了基础,而思维形式的成熟与思维内容的贫乏为逆反心理提供了可能。

2.2、心理原因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思想上不再依托他人而存在,产生了一种思想独立的心理需要。即希望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表明自己思想上的独立,进而表明自己人格的独立,向众人表现出一个独立于别人的自我。而急于突破前人的青少年在成长起来之后会突然发现世界上的规则全都是由成年人制定的,孩子只能执行,不能反抗,这种反抗传统规则,突破禁忌的冲动被暂时压制在内心深处。随着学生的成长,这种叛逆的想法越来越强,进而就会转化为和父母老师的对抗。

3.3.家庭的影响。

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都很高,大大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经过再三努力、拼搏也无济于事,还是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便心生怨恨、抵触情绪。

4.4.学校的影响

当代少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泛、教条,缺少新鲜感、时代感。教育方式单一呆板,常常是空洞的说教,缺少生动性、灵活性和启发性。由此,现有的程式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学生出现的新特点,容易引发学生反感,不愿意听教师的道德讲解,拒绝接受道德教育。

5.5.同伴影响

同伴在中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高于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泄对成人的不满,心理上相互慰籍,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同伴之间容易相互认同。同伴文化已成为中学生判断是非曲直和行事的参照标准,成人的干涉、压制的行为,就会加剧其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

6.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某些不健康的文化生活,有些中学生深恶痛绝,但又深感无能为力,有些中学生又觉得很刺激,总想去体验尝试。如果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诱发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调适。

1.1、正确对待——尊重、认同。

学生自从升入初中,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得“不听话了”。事实上,学生升入高一级别的学校,学生最近接触了什么人或者最近发生了什么事,都只是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因,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孩子长大了,开始学着用不同角度批判的看待周围的事物了,因为思维运用的不熟练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叛逆意味着成长,成长意味着进步,成长中的问题只能在成长中来解决,只要家长和教师给予处在叛逆期的学生足够多的尊重和认同,再加上必要的耐心,帮助他们走过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最终会选择回归,重新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2、优化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利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位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是造成积极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途径。

3.3、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 “后进生”的要求,对他们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他们在鼓励中体验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

4.4、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素质,防止教育失误,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热情待人,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信任他们,发扬民主,倾听学生的心声,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开展各项班级活动。

综上所述,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与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这一现象,而且还需要我们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同伴初中生中学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