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

2017-10-21柯春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规则学科德育

柯春花

当今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上、小公主,说不得碰不得。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是重中之中。各科课堂上潜移默化中德育的渗透,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常会遇到一些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怎样去做的指令性,建议性的语言.。例如: Dont spit in public / Dont smoke in public / Dont throw the rubbish everywhere .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Talk quietly . Keep your desk clean.其实这些话题的内容都是涉及到rules(规则),需要学生遵循这些规则,其实这也正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认知目标的同时,要达成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等各个教育目标,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青青少年人文素养的目的,以有利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化人才。所以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必由之路。

那么,英语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开发和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作为英语教师,同样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青少年遵循学校、家庭规则的意识。英语教材中明确地告诉学生,无论是school rules(校规),),还是family rules(家规),library rules(图书室规矩), computer room rules(计算机室规矩),都是保证他们正常求知以及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青青少年,最基本的规则意识,正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基础。告诉孩子们,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循的规则。规则就是法,法就是规则。同时也向青少年传达出浅显易懂的法律思想:规则可以方便人们的行为,有利于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英语教材从三年级起始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渗透着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的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学校,家庭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同样也有规则,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也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够正常运转。少年儿童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如教材中Dont eat in class. 我在上课中穿插“Public signs”,借助多媒体,我请学生们看了这样几个片段,请他们判断正误:

(1) 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

(2) Shout in the library.(在图书馆里喊叫)

(3) 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在花园的草坪上走路)

(4) 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电脑室里吃东西)

(5) Run in the hallway.( 走廊里乱跑)

(6)Cut in line. ( 插队 )

答案是很明显的:(1)是良好的习惯,而(2)、(3)、(4)、(5)、(6)是不良习惯。孩子们用他们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洁白如雪的心灵上印着最初的,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扩充英语课堂道德教育的信息量。

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做社会的合格小公民。 如:结合小故事Teachers Day. 引导学生在教师节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节快乐!);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Happy Mothers Day,./ I love you, dad!”(母亲节快乐/我爱你,爸爸)……等节日系列活动,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1、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因素。。

如学情态动词“ Can ”时,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do housework?” (你会干什么?你会经常帮父母干家务吗?)“Sure.. I can cook;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lean the livingroom; I can water the flowers;I can fold the clothes; I can take out the rubbish; I can make the bed; ”(当然,我会做饭;我会拖地;我会整理客厅;我会浇花; 我会叠衣服; 我会扔垃圾;我会铺床。)……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實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可谓一举三得。所以让我们将语言植入生活,将情感植入语言学习的最深层次吧,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热切。

第二,2.、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Jim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的Lucy,他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Tom和Mike约好8:00 去公园,可是Mike等到8:30了Tom才来,Tom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可爱的头饰面前,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Im sorry. ---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 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并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谢谢你) 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第三,3、学科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

七年级的教材中,学习打招呼的各种用语和对别人帮助表示各种各样的感谢,Thanks,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a lot.。 Youre welcome,Not at all,Thats OK!Thats all right,等等,开展学期初的养成教育,学会礼貌待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结合八年级教材“When I grow up I want to be.” ...巨型,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育。

第四,

4、学科教学的德育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

例如I love animals.。 在学习中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了一些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动物,学生们的兴趣相当浓厚,为了挖掘教材中渗透着的德育因素,我又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一转眼刚刚还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浓液,鸟儿的歌声不再有,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还有一幅幅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们爱护動物,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我请同学用英语简单的说一说两幅图片之间的不同, 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发动学生开展爱我地球,做个地球的小卫士的活动。

第五,5、英语教学中应以深刻的内涵启迪学生,形成各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英语教学中,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故事都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如学说:Excuse me. Im sorry. Thanks a lot. What can I do for you? Would you mind...? Could you please...? Why dont you...? 等礼貌用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学科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在教学中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使课堂教学在“趣、思、实、活”的教学状态中,充分拓展现有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英语学科的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道德意识,满足自己成长成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规则学科德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让规则不规则
“超学科”来啦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