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班级小组学习

2017-10-21张菁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评价教师学生

张菁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很多年。这些年里,我们曾一次次地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方法里;我们也曾一遍遍地听课、学习、尝试,试图让自己走在课改的前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说借口),我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甚至,由于固步自封,我们渐渐的落后于其他学校。我们焦急,却不知怎样改革;我们想学,却不知道从哪儿学起,只能在电脑上浏览别人的设计方案,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

直到新校长上任,我们才算彻底拉开了课改的帷幕。小组学习是我校课改进行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足见古人已知合作学习的重要。现代社会,知识传播渠道广泛,每个人的信息来源不同,相互间的交流和切磋就日益显得更为重要起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之间有效合作就是要把学生分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若干个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学校为了推广小组学习方法,要求小组要桌桌相对,围成一圈而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了这种围起来的弊端。学生面对面而坐,最容易说闲话,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因为背对着老师,容易走神、做小动作。上课时的纪律也没有平时好。因此,我认为,小组学习,大可不必团团而坐,需要小组合作时,只需转过身,就能进行。从去冬课改以来,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六人一组,每组一个组长,一个学习监督员,优中差搭配。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组长和学习监督员,负责全小组的学习、紀律和卫生,周周一评比、总结,月底评选出优胜组,全体组员嘉奖,计入量化。另外,我又制定出小组学习成绩表。学生平时的测验,都计入表中,并算出均分,进行排队。按名次高低进行加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性。

小组学习也培养出许多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也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了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使学生养成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活动的习惯。

小组学习营造出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会到小组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快乐和轻松地氛围中有所进步。

在上语文课时,我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学生探讨问题很积极,每个组员都踊跃上黑板展示。这种课堂,确实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学得很快乐,教师也教得轻松,这种课堂模式确实需要大力推崇。

小组学习方式虽然有很多益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不爱学习,不善于动脑的学生正好借此庇护无所事事;一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发言,不善于倾听同伴的意见:一些优势学生看不起弱势学生,出现霸道性的语言或行为……这些现象,均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交往训练和合作技能的培养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小组的合作能力。为了让小组学习有效合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小组要明确分工,各自承担角色并相互依赖。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名称,如“旭日初升”、“快乐号”等,还有口号及奋斗目标。小组组长是总管,组员内分出一个记录员,两个发言代表人,一个监督员,一个协调者。组长有活动安排指挥权,能维持课堂纪律、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检查作业及核查学习效果。记录员职责是将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发言代表主要是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承担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各自在独立自主学习、活动基础上与同伴合作实现组内的有效互动。

其次,平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比如,以组为单位开展课本剧表演或是举行演讲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排练或者收集资料过程中 ,必须要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同学之间的交往,使学生产生群体归属感,认同感。这样,他们会对小组合作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想合作,越来越会合作。

再次,作为老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是合作的主体,教师是合作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每一次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我都会逐个小组旁听,听他们讨论什么,争辩什么,有问题之处予以指导,化解难点,使讨论进行下去。

最后,要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着眼点是小组而不是个人,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组内的团队精神。评价时不仅关注小组,而且关注个人成长,评价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与激励,使学生尝到甜头,更愿意去合作,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评价可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发言积极,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每月总结一次,对优秀小组可进行班内表扬,或给予荣誉称号。

小组学习施行以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彻底改变了老师一讲到底的上课陋习。“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华,相击乃生灵气。”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对传统班级上课制的超越,更是一种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的重建,大力推广小组学习,是切实可行而有必要的。如果每一位老师从思想上有所认识,重视小组学习的方式,我想,我们的教学成绩一定会大有改变。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