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 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

2017-10-21徐孔薇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文言文课堂

徐孔薇

文言文教学,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重复一遍又一遍默写、听写,花了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背了一些孤立的文言词语解释,对难一点的东西总觉得已讲省事,很多时候还以自己讲得“透彻”、讲得“有品位”而自我陶醉,让学生当“收音机”,讲了“教的任务”便心安理得。于是语文课枯燥了,学生乏味了,老师也乏味了,而苦心孤诣的“分数”却不见长了多少,学生在做“课外文言阅读”和“故事欣赏”这两类题时,答题情况依然糟糕,相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情绪倒是与日俱增。

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充当的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要善于激发学生自己去动手学习,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文言文教学尤其如此,只有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与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讲学习。这俨然已经形成传统教育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对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例如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在台上对文言文的每一个字词句向学生们进行解释,学生们对其加以记忆,有些情况下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就对其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通病。

有识之士早就说过:“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

“少教多学”是一剂良方。“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深度学习。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 布局严谨, 文采斐然, 但中学生却对它们畏为 “天书”。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方面而言,就是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语文学科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即“会学”。

文言文教学:

一、确定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目标呈现给学生。根据目标制定学案,必须具体,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二、让学生“自主合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1、自主学习:朗读;结合注解疏通大意;借助工具书解决难词。

2、讨论交流:组内、全班交流。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以人为本,已发展为本”,动脑、手、动情。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检测式提问、点拨(包括知识难点和学习方法)。

此环节应特别注意的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在自学以后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部分学生课前预习时就把翻译抄在了书上,自以为没有问题了,其实是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若发现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一定要根据重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予以检测。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我们要千方百计启发学生提问。

4、总结笔记。另外,对一些学习方法的指点应尤为重视。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小结环节,教师应尤一些具体的方法指导。如:课前的有效预习,自学的圈点批注,课后自我小结。

以上做法在一些长文教学中,尤有用。如:《核舟记》,对八年级上期上的学生而言是一篇长文,若采用传统的串讲法既费力又让学生疲劳,为此笔者采用如下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省略、倒装句。

3、阅读课文,概括大意,理解寓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生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三、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四、全班齐读。

五、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根据自己的推测“猜译”,实在无法翻译的先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检测、点拨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练习检测,对学生出错的题目,先让学生互纠,全班无法解决的就由老师讲解。

三、整体感知课文:

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②探究:说出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他们的神态、动作如何?

四、分析主旨。

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可找揭示主旨的原句,然后做精要的概括。

五、质疑考证:你认为文章说的是事实吗?课外查找资料加以论证。

六、本课学习总结。

上述设计,始终坚持“学为主”、“学为先”,“教方法”,“教难点”,避免教师在台上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记笔记,死记硬背的被动教学。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形式进行变动。让学生加强自我阅读,可以根据正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移读等层次进行引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引导到译读或者品读层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渐渐的从理读到背读再到移读等最高层次,这就大大加强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怎样才能真正让教师 “少教”、学生“多学”,真正学好文言文呢?我认为还有:?

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就会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为此,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是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根本任务。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觉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效学习,而最能潜移默化的养成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的莫过于语文的有效课堂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在教 《论语十则》 一文时 , 一开始就采用设问激发学生兴趣 , 如 :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石破天惊之问, 吊起学生胃口, 诱发了学习的求知欲望, 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 , 老师从中解疑 , 并把有关孔子的资 料向学生推荐, 突出三个“最” ,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偉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 , 及世界各地对孔子的崇敬情况, 然后引入课题的学习,这样,学生带着崇敬之情, 带着求知欲望, 带着愉快心情, 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效果非常明显。

其次 , 创造条件 ,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 从而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探究、讨论、争论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效率高起来。从而最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如组织学生 讲故事 ,开展辩论,上黑板展示等课堂活动 ,让学生积极理解 课文内容。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 的进步 ,及时进行客观公开的评价和鼓励 ,并与 同学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

同时再次 ,语文教师自 身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感染学生 , 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 努力创造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 , 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并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 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 ,调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鼓励学生质疑,也是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有效手段。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 学则须疑 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学 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 , 只要言之有理 , 切不可妄加否定。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 ,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还有,更重要是最后,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

“积土成山” 、“ 积水成渊”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 , 有计划的进行积累 ,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 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 , 使之形成系统 , 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 ” 并 有计划、 有重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 “一词 多 义” 现象。其实, 按着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直到现代汉语, 一词多义的现象仍很普遍。 一个词语, 如果有多个义项, 那么,肯定会出现多种 “意义” 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 , 比如 “之” 在文言文中一般有四种注解: ① 作助词 “的 ”理 解 ( 如 “曾 子 之 妻 之 市 ” 中 的 前 一 个 “之” 。 ② 作代词用( “ 臣闻之, ……” 中 “之”.以上兩种情况的 “之” 在文言文中出现得最为普遍。③ 作 动词 , 有“到 、 往 、 去 ” 的 意 思( 如 “曾 子 之 妻 之 市 ” 中 的后一个 “之” ,这是一种特例, 必须让学生明 确 掌 握。 ④ 作为一种特定的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而存在。这样,通过比较分类,学生提高了文言文阅 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 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 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文言文课堂
文言文阅读专练
欢乐的课堂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