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之我见

2017-10-21郑显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提升素养教学相长教学实践

郑显丽

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在本文中从强化课标意识、强化改革意识、借力“互联网+”助力教学实践、借力培训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借力学生智慧促进教学相长共五个方面论述了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标意识 改革意识 教学实践 提升素养 教学相长

一、强化课标意识,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强化课标意识,是指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始终把课程标准作为教材处理、课堂教学和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强化课标意识,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先进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是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上取得了新突破,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指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着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是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取得了新突破,致力于语文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实施语文教育,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三是在课程目标上取得了新突破,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与各階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阶段目标中。四是在内容框架上有了新突破,单独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语文和其他课程的联系。

二、强化改革意识,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强化改革意识,是指我们绝不做好龙的叶公,不做患得患失的绅士,不做愚公移山中讥讽嘲笑的智叟,不做哭天抢地的抱怨者,我们要做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不断地向教育的积弊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果敢进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强化改革意识至少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思想问题:

一是畏难思想。由于新课程更加强调单元整体目标,绝对成熟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部分教师认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教学单元、教学活动其侧重点只是略有不同,而原有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便于实施,操作起来轻车熟路,所以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光明正大搞应试,旗帜鲜明抓素质”,这完全与强化改革意识背道而驰。

二是功利思想。当教师的经济利益和学生的发展期望联系起来,教师的改革意识就完全变了味儿,就导致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学生学业负担加重、补课屡禁不止、作业层出不穷、厌学蔚然成风等问题。因此,强化改革意识,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还需要我们牢记“让学生学习得更好些、生活得更好些、做更好的自己”的朴素的教育情怀。

三、巧借“互联网+”助力教学实践,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传统思维的就学科而学科、就专业而专业,已无法顺应教育变革,为此,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走出校门、更新思维、拓展边界,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教师,而“互联网+”必然成为我们自我发展的最给力的工具。一方面,我们要借力“互联网+”,让小学语文课堂得以延伸。 在面面相授、口口相传、只有黑板和粉笔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机会只能局限于课堂上,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必然大大受挫。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迎合学 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学习借鉴一些优秀的语文学习平台和软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通过微课、游戏等形式把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语境中预习、学习和复习,从而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校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创设一种信息共享、相互交流、互动合作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师生互动中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迅捷地在人机交互环境中得到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视听资源并强化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不断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借力培训学习提升个人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劳动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理论,而且还必须更加广泛地学习了解其他相关学科与领域的知识理论以及各个学科和领域知识间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要为他们设计未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借力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也许某些教师会说目前各级各类形形色色的培训学习太多了,耗时耗力,效率不高。诚然,近年来,虽然教师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但实效性与组织者的初衷和参训者的期望仍有很大距离。

如何打破壁垒,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这应该是教师培训机构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培训学习,而不是消极应付了事。一方面,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线下培训“充电”和线上网络研修的机会,更要珍惜宝贵的时间,以百倍的精力和信心,去掌握新时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能,以服务于教学。

五、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提升

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才能、智慧已越来越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经验至上,本本主义,墨守成规式的教育教学观念将不断地受到现实的冲击。尤其是学生内心的反叛,更有可能使知识学习与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因而,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借智慧,并不会让教师低人一等,而是基于平等、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成不止于被管理的对象,而是管理中丰富、灵活的人力资源。只有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乐趣,我们的教育才会更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课标意识和改革意识,从“互联网+”、培训学习和学生当中借智借力,才能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洞悉教育的走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提升素养教学相长教学实践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