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关于前校后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7-10-21王正青

科技风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摘 要:从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办学现状分析入手,分析校企合作对机械大类专业的重要性,研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寻求机械大类专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大类;前校后厂;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1 机械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是大部分职业院校目前承让并认为行知有效的一种办学方法。理论上大家全面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问题。

职业院校(包括高职、中职)机械大类专业培养目标当然是: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必备的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各类设计软件,具有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熟练操作各类机床进行机械零件加工及设备装配调试能力,胜任机械制造各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那么这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放在:胜任机械制造各操作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重实际操作,弱化基础理论。这也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根本区别。这重实际操作,弱化基础理论不能单体现在教材上,而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上。而这一点正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校企合作的口号大家喊得振天响,也能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却很难落实到实处。很多学校尝试着引进了企业,企业在学校也组织了生产,但遗憾的是在操作机床是企业的员工而不是学院的学生。学院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代价,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很大部分学院在同企业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只能是企业撤出,学校又回到从前的状况。校企合作办学仅流于形式而已。究其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1)是政府方面。政府部门内部,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推动力不足。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等等。2)是企业方面。认为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聘用、轻培养。原因是:企业因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对其它不能让企业羸利的合作不感兴趣。3)是院校方面。一些职业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较弱,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不足。这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不实。4)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等不一而足。其实本人认为主要的一点是:学院与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和谐。

我们不能否认在市埸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当然首要的一点是:以营利为目的,其次才是他的社會责任。我们很难想像,企业不能完成基本的生存,哪来能力承担其社会责任。我们经过长期的调研发现,小企业无力承担培训任务,大企业只愿意承担短期与本企业工作相关度很高的培训工作。这一点体现在各类型企业的招聘广告上。如果你去北上广的人才市埸转一圈就会发现,所有技术类岗位招聘广告上最显眼的一条要求是:具有本行业工作经验3至5年。那就告诉所有人,本企业不要新手。

那在目前北上广人才市埸上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人是哪一类?各企业的流水线生产工人。很不幸,这也是目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出处。或者说,近几年来,职业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流向了各企业的流水线,成为了流水线生产工人。当然我在这里没有看不起流水线生产工人的意思,但这与我们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毕业的学生却流向了流水线。另一个方面,企业却招不到他们所要求的技术型的技术工人。这是不是反过来说明了我们大部分职业院校办学的失败。很不幸,这就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办学状况。

2 机械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此类问题,没有新的什么理论,当然仍然是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个大方向。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前校后厂、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政府方面

从政策方面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给合作企业适当的资金补助。因人才的使用是企业不假,但培养的责任却在政府和学校。要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给于合作企业适当的资金补助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2.2 企业方面

要形成一种社会氛围,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企业要招聘合乎自已要求的员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因为他们的人员需求大。所以我们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重点选择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特别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不仅是他们对员工的需求大,主要是便于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本行业只要能适应大企业的工作要求,哪同样也能满足行业内小企业的要求。 但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对同一类技术岗位,大企业和小企业对岗位的要求的差别是很大的。

2.3 院校方面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

如上所述,对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性,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点比较不难做到,因为只要多走访几家企业就能了解情况。在学院方面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安排模具专业学生到模具厂的生产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安排数控专业学生进模具厂,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企业的生产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安排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进各类设备制造厂进行设备的装配实习,到机械加工厂进行各类机床操作的实习。

2.4 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常采用的不外乎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进行订单式培养,实施“校企一体”共同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前校后厂、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參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14C1121

作者简介:王正青(1962-),男,汉族,湖南娄底人,中央电视大学本科,工程师,潇湘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