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2017-10-21萨迪克江·阿布都热西提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新课改效果

萨迪克江·阿布都热西提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上难的慨叹,甚至有的产生了厌学情绪。在新课改以及继承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文言文教学逐步得到了教师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效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现实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比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语文教学内容。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后,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教学要面向全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创新四个教学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使我们探讨的首要问题。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例如,学习《过秦论》一文时,全班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研讨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每个同学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学生学习兴致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二、提高导入魅力,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即:厌倦--厌学--成绩差。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文言文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有互动、有自学、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三、通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会学

我们教材中的文言课文都是经过时间洗礼,专家的劳顿选出来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传世名篇,文言文比现代文更具有学习和欣赏价值,因此在学习它们的时候先不要忙着去句句解释其内涵、分析其背景大意,教師不防可以放手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通过学生的读与想,眼观其字,耳闻其音,心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到里,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古韵,了解文言。 实践证明: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诵读、体验、联想与感受。学生长期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知、去体验、去把握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 有的老师采取了三步读书法:

第一粗略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精细读。细读是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只有重视学生的细读,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进而使学生想读、爱读,爱说、爱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言中的奥妙,

第三熟透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通过写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读可以帮助写,写可以促使读,读与写在人的大脑不同区域建立神经联系,从而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印象。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读熟读透,在这读写结合、熟读透读大的氛围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了,它将给课堂带来一丝春意。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步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掌握了内容,了解了内涵,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践告诉我们:学与教有法而无定法,以上只是作为一个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实践认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新课改效果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灵动耳环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