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7-10-21帕提古丽·沙地克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有效性教师

帕提古丽·沙地克

摘要:新疆地区的初中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有效性不足的现象,虽然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及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不够理想的,学生在初中汉语教学课堂上不仅没有实现知识的丰富以及相应能力的提升,更是没有实现情感上的满足。本研究正是看到了当前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并将此错位出发点和切入点,将新疆地区某初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对当前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并给出了有效的提升措施。

关键词:新疆地区;汉语课堂;有效性;教师;学生

汉语学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能够使少数民族人民更好的融入到中华大家庭当中,同时对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性强的初中汉语课堂衡量应该从课堂教学密度、主体参与度、教学目标适宜性等角度进行。

一、当前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首先有效的初中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清晰的、全面的、并且能够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其次学习的主体参与度是比较高的,另外学生获取的有效知识量比较适宜、问题解决度比较高,学生对学习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笔者将会从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新疆地区初中汉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一)教师维度。

1.教学目标:本部分主要是通过访谈法展开研究,笔者了解到当前很多的教师并未依据新版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在教学目标当中仍旧将识字作为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没有充分的考虑当维吾尔族学生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

2.教学活动:在初中汉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活动类型比较少,活动的次数也较少,虽然很多学生都表示愿意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是却普遍反映教学活动的内容相对较为枯燥,没办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维度。

1.知识量的有效性:很多初中院校实际上都是有普通班和尖子班设置的,笔者了解到尖子班的学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掌握课上教师讲授的80%的知识量,而普通班的学生一半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仅为60%,这就说明了尖子班的学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要远远的高于普通班的学生。

2.问题解决程度:从访谈结果来看学生在初中汉语课堂上问题解决的效果还是较好的,基本上达到了90%的学生能够基本上将教师预留的问题解决掉。

二、导致新疆初中汉语教学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研能力不足。

很多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从汉族地区移植来的,很多教师只顾着日常教学活动,而对教研能力的提升却忽视掉了,不管是教研方法还教研知识掌握的都不够,最终形成了教学定势,也限制了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不高。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有超过80%的学生对汉语并不感兴趣,学习的动机基本上都来自于考试,所以学生在初中汉语学生中一直以来处于的是被动接受的情况,无法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更不用说去锻炼汉语运用能力了。

(三)汉语运用环境缺失。

课堂上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这样汉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起来就相对的比较容易,而汉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学起来会顯得吃力,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汉语运用的环境缺失,使得学生无法做到汉语的有效运用。

三、提高初中汉语教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优化,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作为教师则应该以新疆地区学生的特点出发,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优化,所以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入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游戏法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并成为可以的主体。而教师为了提升教研能力则应该主动的培养自身的反思习惯及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则应该对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等进行深入反思,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方法的变换,从而使得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对教学行为进行改进。

(二)提升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

教师的期望是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为教师则应该将学生看做对汉语学习具有渴望的人,从而在教学当中帮助学生经历的树立汉语学习的目标、有效的培养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再有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当前的汉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学生全新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家访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对汉语历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自课堂上就可以将该兴趣充分的利用起来,将课堂教学和汉语学习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从而将汉语历史的学习动机看行转移,使得学生为了学习汉语历史而产生汉语学习需求。

(三)积极探索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民汉兼通”,即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般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较好地使用汉语交流信息,同时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和语言学习习惯。因此根据双语班汉语课程中突出的三个问题(一是识字量少,二是说话作文语病多,三是语言文字交际能力差),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汉语言口语沟通和文字表达均不存在问题;第二类,口语沟通尚可,文字表达存在问题;第三类,口语沟通有障碍,文字表达比较困难。通过教研活动,使汉语教师逐渐都能很好地理解《大纲》的精神,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不断探索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努力使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融入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自制教具、自画挂图、自创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升理论高度、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完成目标要求,使中学汉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结:

当前新疆地区初中汉语学习中存在着教师教研能力不足、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汉语运用环境缺失三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则应该注重教学行为进行优化去提高教研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

[2]吴若愚.新疆少数民族汉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语言与翻译(汉文).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有效性教师
新疆地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秋天在哪里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探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