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奇斗艳唱山歌

2017-10-21余风娟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导学案自学初中语文

余风娟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与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導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强调教与学的沟通)正响应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指导学生更有效学习,本文从导学案教学出发,从导学案的使用和编写、问题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利于学生识词认字、划线批注,对课文作深入阅读与思考,从而为有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自学

引言

“导学案”是当下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方向。导学案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了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导学时要体现出学科的特殊性:人文性,设计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本文以导学案为例,浅析几点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的使用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关键。探讨新课前,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先让学生预习,遇到难点或疑惑之处,要将其重点标注出来,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再以文字的形式将讨论的结果呈现给教师。教师也要及时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尽量多使用一些正面语言去鼓励他们,同时,邀请优秀小组代表上台进行阐述。展示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要参与,避免一些基础较差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落下。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建立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比如,每人读一句诗,或者每人赏析一句诗等。任务有难易之分,小组领导者一定要科学分配任务,使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要尽量多运用正面语言去评价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问题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能力与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正突出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同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但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类别、分层次,然后再设计出符合各个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全班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现象的出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素质教育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问题还提现出另一层含义:即对学生而言是感兴趣的,因此他们也会更加积极主动。例如,在设计课文《范进中举》导学案时,由于学生较为关心文章中范进的人生命运,于是,我就提出“范进中举后是如何表现的,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一下子激活了课堂的气氛,大家纷纷从文章中查找线索,发表见解。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在大家的踊跃参与,积极发言中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

三、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适用于指导学生自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路线图。因此,在导学案编写中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要主动变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设计《春》一课的导学案时,先让学生主动读,再写出读后感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这比单纯由教师讲解效果要好的多。其次,要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可加入一些提示,一步步引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深层主旨,提高自学能力。再者,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的不同性,编写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学生学情的差异,使导学案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的编写,想学生之所想。这样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研究兴趣。

四、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有探究价值

著名教育家契诃夫曾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他们的情绪与意志领域,触及其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法便能发挥高效作用。”问题的探究性高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心智。因此,导学案在设计问题时要使其变得有探究价值。设置悬念,直题曲问,能增加问题的思维容量,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在设计《猫》一课的导学案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但是,鸟又被吃了,“我”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此刻学生也能理解到除了作者的妄断,作为当事者的“小猫”也要会完善自我,不能等着别人来怜悯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一定价值高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沉浸在思考中,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究热情。学生也能通过探究和思开发智力,收获知识。因此,使用导学案教学一定能让学生轻松愉悦且有效地学好语文。

可以说,导学案的运用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手段革新的具体体现,导学案教学模式集中体现了以生为主导的教学思维,很好地权衡了教与学的关系,使课堂内容更有趣,语文课程教学进度更加有层次。作为语文教师,找到导学案运用的最佳方案,不断实现导学案的价值,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时,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性,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的“导学案”一定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参考文献:

[1]沈上燕.初中语文导学案运用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2]金威.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70.s

[3]王颖喆.导学案: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导学案自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