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剧新版《必正与妙常》的创作思路
2017-10-21王文洋
纪念豫剧王(素君)派经典《必正与妙常》首演65周年,王派男弟子首演版的王文洋编导演实践作品《必正与妙常》2017年6月18日在新乡新星剧院成功上演。“豫剧小生之帝”、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先生,新乡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尚进,以及各界观众1000多人观看演出。王素君看完演出对该剧表示满意,许多观众表示度过了一个如此清雅的豫剧之夜。作为该剧剧本整理、导演、演员,对创作思路有以下心得。
一、时代意义:冲破僧俗的至情至性和追求爱情的英雄主义
豫剧《必正与妙常》脱胎于明代高濂所著喜剧《玉簪记》。20世纪50年代,开封周则生根据京剧范均宏本子改编成豫剧,定名《陳妙常》,由王敬先和王素君首演。1957年,河南首届戏曲观摩大会,该剧荣获多个奖项,一炮而红。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王素君和名演员高玉秋、朱巧云等合作,经过千锤百炼,该剧遂成经典,为王(素君)派艺术四大代表剧目之一。
我一直有把《必正与妙常》重新加工、搬上舞台的冲动和愿景,带着一种作为王派弟子的狂热,但是距该剧首演65周年之后的今日,如何能让经典重新注入新鲜血液,让今天的观众能够接受?重新加工这个剧目所要提炼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我在给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文学专业同学的授课时,一直在强调复排传统剧目一定要重新提炼时代意义,《必正与妙常》亦存在这个问题。
说实话,这个戏除了师尊高超的演唱技巧之外,剧情根本打动不了我。如果单纯的描绘男女情爱,又如何比《牡丹亭》《红楼梦》《西厢记》《梁祝》高明呢?几十年前,师父排演这个戏,主题意在反封建,但是时过境迁,现在仔细想来,作为封建压迫的姑母形象,仔细想想有何过错?这一对青年男女殿堂宣淫,有何值得同情之理?仔细阅读原著《玉簪记》,似乎找到了答案。
《玉簪记》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张于湖,作为建康太守,他不仅是潘必正、陈妙常的爱情的推动者,也是作为官方维护二人爱情的认可者。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情节被后世忽略,那就是张于湖还是一名抗金名将。妙常因战乱入空门,结识必正,后来破虏功成,才得以天上人间永相伴,足见这战乱回避不得。
张于胡这个人物也回避不得,“亲征战,亲征战,不降胡誓不生还”,他是抗战的英雄,更是烘托妙常“英雄”主义的关键人物。英雄的本质就是面对死亡,自然,面对社会各种异己力量的侵害、压迫、扭曲时,产生的一种抗争。勇于突破且永不退缩,决不屈服的强力生命意志,正因为英雄是这样一种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理想行动力量的化身。所以英雄是推动历史、社会、人性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张于湖是英雄,民族的英雄,妙常何尝不是英雄?张于湖爱慕妙常,但是妙常没有接受权势和金钱,而这些是战乱中一个孤身女性极其需要的。妙常没有屈服命运,没有遇到爱人时,洁身自好,遇到倾慕的人,十分谨慎,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种种考验,才将此身许潘郎,而且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最终冲破礼教宗教桎梏,秋江追情郎,追爱情,表现出一个女性青春的觉醒和爱情自觉。
张于湖是民族的英雄,妙常、必正是爱情的英雄。其实,每一个坚守理想,坚守情怀,面对异己力量压迫,毫不动摇的勇往直前的人都是英雄,周则生先生是英雄,王素君先生也是英雄,是戏剧的英雄。
我们在演出时,专门制作了一幅有“英雄”字样的巨幅海报,“英雄”的字体,就是用各行各业坚守情怀的人们照片拼接而成,观众进入剧场结识了爱情的英雄,走出了剧场,才明白自己也是英雄。这也许也是重视观众内心感受,体验式戏剧的一种尝试。
二、关于传统和创新
戏曲如何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但是包括梅兰芳、常香玉等等在内的戏曲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创新的能手,墨守陈规或者颠覆性创新似乎都不是好的办法,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所以,王派艺术男弟子版的《必正与妙常》坚持了白先勇提出的“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该剧创作各个方面。
1.关于内容增减:师父说该剧原版演出时长大约3个小时,如何能让今天的观众三个小时聚精会神地看戏,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另外,如今观众审美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在遍观京剧、昆曲、越剧、川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剧种同一剧目之后,我们确定保留经典,去除冗长的思路,大胆去掉“逼试”一场,又将“赶舟”“舟会”合并为一场,这样8场戏变为6场戏。在第一场“投庵”中,姑侄相会去掉冗长的唱段,仅仅是姑母在幕内说道:原来是必正侄儿到了,速速迎他进庵!一笔带过,剩下的就是必正、妙常首次惊鸿一瞥,一见倾心。突出了主题,更让人有想象的空间。
2.关于舞美:比如道具上下问题,现在很多戏选取了灯光黑场上下道具的办法,但是,事实上,即便是黑场场下,观众还是能感受到,这样会让观众对剧目本身产生割裂感。由此,反思传统戏曲,二幕的设计真是高明无比,转场和道具上下天衣无缝。所以我们也设计了一道二幕,但是这道二幕材质用的是高密度纱幕,图案是大写意的“阿弥陀佛”,幕布整体观感是寺院里的院墙,所有故事都是发生在寺院之内,符合规定情境又让人有新的观感。天幕采用了投影技术,用四台高流明的投影将图案拼接而成。图案没有采用戏曲特有的红黄等色彩,而是用了黑白灰等国画色彩,造型更是偏重水墨画感觉,寥寥几笔突出主题。
3.关于服装:所有尼姑的服饰采用灰白冷色调,既符合年轻人观感,又突出尼姑清修生活,反衬必正妙常服装。必正六场五套服装,“投庵”“舟会”同一套蓝衫,中间每场根据故事规定情境,变换服装,比如“茶叙”时,两人还并未熟识,必正穿的是淡青色褶子,到“夜会”时,两人私定终身,必正就穿了一套梅红褶子。
4.关于创新:第一场增加了老尼法成出场的四句唱,交代了背景,引出下文,妙常出场改在观众席,在纯萧声中出场,突出了孤苦无依的感觉,又增加了观众的新奇感。在皈依片段中,音乐没有用传统戏曲,而是采用了传统现代结合的音乐,小尼长袖舞和拂尘舞更加现代。必正进入庵内,远远看见妙常,二人在古琴声中,三次回眸,用定点光突出人物。在“琴挑”中,必正有“阴晴冷暖全不定”几句唱,为了突出他的失意,也为了增强舞台表现力,在唱到“她是仙?她是神”时,用了左右两束定点光表现虚拟的妙常,这也是学习了半个世纪前英国电影《红菱艳》中表现方式。在“舟会”结尾处,以往是大团圆结局。而我们采用了妙常在述说衷肠后毅然选择了默默地等待,两人在两束追光中,必正一点点消失在妙常视线中。这种表现方式,一来让观众有畅想,二来也拔高了妙常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