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现实困难与对策
2017-10-21黄维锋
黄维锋
高校心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引入期、探索期、起步期、推廣期,目前进入了全面发展期。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实现以学校咨询中心为基地,以心理咨询师为核心,提供多种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方案,如心理咨询师值班、精神科医生坐诊、辅导员跟踪关注等,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因专职人员较少、学生扩招等现实挑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着资源相对短缺、专业力量较弱、从业水平不齐、咨询关系特殊等困境。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倡导的辅导员兼职咨询师的做法,从心理咨询伦理的角度,容易混淆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咨访和师生关系,对于咨询师保持中立的态度形成很大的挑战,严重的甚至会破坏咨访关系,带来“好心办坏事”的负面效果。那么,辅导员与咨询师之间的角色除了互相替代,是否还有其他可能?如何最大化咨询师的价值,同时发挥辅导员的影响力?如何让咨询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各得其所,又真正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这是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际而紧迫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现实困难
1. 高校缺编现象短期内不会缓解。
这一现象意味着,短期内扩大配备专业化的事务管理岗位(如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学术事务指导师等)的可行性不高。新增的编制将被第一时间用于更能彰显学校科研教学实力的岗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缺口将一直存在,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一线工作岗位,势必要拓宽职责范围,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成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的有效补充。
2. 高校辅导员工作事物繁杂,精力有限。
辅导员通常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职责,同时兼顾理想信念教育、安全稳定、奖助学金评比、学生队伍建设、社团管理、共青团等工作,任务繁杂且专业性相对不高。工作内容的高度多元化往往会导致他们在角色和功能上过分承担,疲惫不堪。
3. 辅导员在心理知识、技能训练上存在不足。
国内高校尚未设置高校辅导专业及系统的培养体系。辅导员招募时对专业背景的要求较为宽泛,大部分入职者所受教育背景迥异,只有小部分辅导员拥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学习背景。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以后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也参加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培训,部分还在学校担任兼职咨询师,但是相比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而言,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4. 辅导员和咨询师的角色冲突。
辅导员的本职工作要求他们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密切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而咨询室中的咨访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要求这种关系仅仅维持在咨询室中,一旦咨询结束,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也随之结束,并不能发展成朋友关系。一定程度上,咨询师还要有意避免“双重关系”的发生。此外,在咨访关系中,咨询师的本职工作要求他们不带评价地倾听来访者陈述自己的问题,保持中立的立场,充分相信求助者能够依靠自己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直接通过“教育”和“管理”从价值上引导来访者,而辅导员则会在适当的时候介入到具体事件的处理中。这些角色上的差别往往令辅导员感受到自身的角色冲突。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认识误区
1. 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混为一谈
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有其内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强烈的价值教育色彩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点与心理咨询的态度理念是完全相反的。不具备心理学常识的辅导员容易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误认为思想道德问题,习惯性地通过说教的方式进行“纠正”,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甚至耽误了心理问题的尽早识别和科学干预。问题本质的混淆和换位思考能力的缺乏,会让学生工作变得粗暴和不近人情,因此要尽力避免心理问题思想化,也要避免思想问题心理化。
2. 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混为一谈
心理学规律在辅导员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工作中运用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比如采取了倾听、关注、 接纳等沟通方式,或者普及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等,就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开展了心理咨询。即便辅导员参与了心理咨询,他本身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依然称不上咨询,而是更加偏向于资料收集的一对一谈话和教育性质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实际上,心理咨询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有着严格的咨询设置和咨询伦理,从事心理咨询需要经过专门而严格的训练,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长期接受督导。
3. 把价值中立和坚持价值判断对立起来
在咨询中,咨询师必须坚持价值中立,不带价值预设地理解来访者的困惑,从来访者的角度理解他的故事,不能以个人价值喜好直接回应来访者;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必须坚守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坚持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价值中立和坚持价值判断并不是矛盾的,前者代表着咨询师可以理解学生在特定成长环境下发展出特定的思维模式,但是不予评价并不代表赞同;而后者代表着辅导员在学生思想引领中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拥有理想信念不代表无法对学生投入关怀。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服务效果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心理素养。
作为辅导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咨询师的工作职责之间的异同,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提升心理辅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和规律,善于从多个角度寻找学生行为的深层原因,提高对于学生问题的鉴别力。此外,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积累,不断培养和加强辅导员自身的适应性、耐受力、意志力、创造力、自信心等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心智成熟和成长,间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提供水平。
2. 分清职业角色,找准工作定位。
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展自己的合作性,对“中间道路”进行探索。我们不建议辅导员盲目地寻求“专业发展”,而是提倡用“专业合作”的方式,立足于本职工作,增加辅导的职业效能,提升综合辅导的能力,并通过与心理咨询师合作,突破单一专业无法克服的困境,创造多赢局面。如辅导员通过和咨询师联系,能够提供学生日常表现的详细信息,也能够从学院的角度提供帮扶对策,促进学生在咨询室外的改变,这比辅导员冒着“双重关系”的风险,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更具可操作性,也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3.开展心理教育,预防心理危机。
辅导员可积极运用晚自习、校园开放日、年级大会、班会等时机,向学生、家长或其他老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师服务内容,借以提升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咨询专业及咨询师的了解。辅导员通过配合心理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其谈心、关注其学习和生活等方式,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于已经表现出明显症状的个体,及时转介到心理中心或医院精神科,为其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此外,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协调员,辅导员应做好危机干预预案,当危机真正发生时,能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和配合,做到不惊慌不失措,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保证危机干预的效果。
总之,辅导员只有摆正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了自己的工作重心,才可以突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专业短板,善用高校教育资源的长板,展现辅导工作的价值,最终提升自己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534861):生态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跨专业合作方案研究]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