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几点不同看法

2017-10-21陈建梅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基础知识素质

陈建梅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呼应,都是体现出了以生为主体,全面、综合和创新发展的原则。而且,小学生的可塑性、接受性和学习能力强,因此,语文教师也要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情趣和心理加以引导,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以及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借此,本文以素质教育为介质,围绕下面四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学

引言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小學语文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保障”。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始终将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并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一、夯实语文基础

素质教学听起来似乎和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授课方式有所差异。但是,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更高层、抽象的概念,仍然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基础知识的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在于记忆把握。因此,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因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是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之一。扎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保障。比如,一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拼音的认识和读写,生字的认识,慢慢递进到结构笔顺,简单词语(主要还是停留在会读的层次)以及看图写字等上来。对简单图的理解,其中拼音和识字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扎实打好每一步。每一个年级语文课本上都有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新字词知识),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基础知识时仍然需要强调记忆,背诵、听写以及默写。这些环节仍需要不打折扣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只有务实了基础,“高楼大厦”的建立也才有可能。

二、教学内容要精选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需要讲解的内容比较多。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诸多教学内容不加选择,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个教学要求,表层面上来看,课堂时间一点也没浪费,但,实际上这种没有重点的教法,只会导主次不分,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授课效率的授课方式实际上仍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故此,改变这种“贪多嚼不烂”的现状,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在授课钱,教师要紧扣年级及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从一个章节蕴含着的诸多教学要求中,认真分析,仔细筛选,要主动舍弃一些零碎的、片面的、非重点的教学要求,将重点精力放在围绕中心内容上来。这样,教师在授课环节才能紧紧围绕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选择最佳的授课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指导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早已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延伸。而语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的知识进行重新掌握。现阶段,考试仍旧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仍旧很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心与指导。不仅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在进行学习与复习时,教师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知识,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也要给学生足够的关心,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输导,也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进,各有所得。

四、重视课外活动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者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在课外活动中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还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陶冶性情,使他们获得思想教育,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丰富了生活阅历。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有规划、有针对性地适时组织课外活动教学,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课外活动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比如,游戏、参观、作文展览、讲故事以及朗诵比赛等。同时,课外活动的创设要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创新性,而且实践性要强,趣味性足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组织课文活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参与兴趣。还要为学生讲解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激励学生大胆放手去做,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快乐和充满趣味的课外活动中成长。

梁启超先生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名言激励振奋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将小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实用栋梁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 张永兴. 学周刊. 2012(30)

[2]陈林.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探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1):00134.

[3]唐秀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0):4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基础知识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淘气包马小跳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