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2017-10-21王冬艳
王冬艳
内容摘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和满足企业与社会人才需求为基本点,探索在新的教学形式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高水平交际与高能力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本文在介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初步得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具体对策,为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研究方向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英语
一、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学校采用了校企合作的形式。所谓校企合作指的就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而采用的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联系起来的合作形式。而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面而言,校企合作的意义更多在于能够培养出掌握高职英语学习任务和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不断的适应各种企业文化差异的英语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能够营造满足适应不同商务交际需求的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在最近的几十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研究都是处于稳步发展探索前进的状态,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成熟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教育和教学、还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管理等领域。
二、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人员交际能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培养应有的语言交际能力,那么就会在交际过程中导致商务实践的失真和错误。所以,“校企合作”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应该立足于培养和满足国际化与全球化人才需求为基本点,探索在新教育形式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高水平交际与高能力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但在目前形势下,如果要贯彻和落实“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首先应该解决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和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无论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还是非该专业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和交际能力普遍达不到要求。而这些英语教学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很难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拥有高超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人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多因为高职院校的很多英语教学人员都是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从未走出国门,英语专业毕业后直接留在高校而缺乏实际的商务交际经历与经验,即使他们大多数人经过短期或长期的培训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大提高,但与其担任培养专业的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言还是困难重重。
2.2 英语教学缺乏跨文化商务英语实践交际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商务交流活动中,能够准确流利的使用国际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是高职院校英语人才与外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商务交流活动中应该具备高标准高复合型的国际化外语能力。此外,商务交流活动中交际双方不仅都要具有一定的话语变体识别,还要求商务交流活动中交际双方能够具有语言差异的理解能力。比如,商务交流活动中要求交流双方能够辨识和理解交流彼此所讲的语种、单词与话语的基本含义。实际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经通行很多年了,但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会使大家即使在使用国际通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语音与语调,或者由于使用不同的母语语言拥有不同的语言思维可能会产生英语变体现象或特殊的语言词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造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的交流障碍。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英语教师并不能在真实的商务交流的语境中教授学生,而是以英语教材为范本,往往忽视不同的语言思维的存在,忽视英语变体现象的存在而搞一刀切,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与沟通手段,但在实际的商务沟通中却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而让商务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2.3 国际企业与学校教育文化缺少衔接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有些国家和地区文化断层或文化缺失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必然会“走出去”进行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和交际活动,同样也会有许多国家聚集一地进行商务洽谈。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都有着由他们自己祖国和家乡培育和生长出的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许他们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但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习性使他们之间在具体的商务行为和交流过程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这些现象和障碍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商务活动的主体,即商务交流人才没有及时了解和沟通双方国家、国情和各地风俗等,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化共识,没有构建形象的国情文化。而这些商务交流人才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则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而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一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高职英语教学也更加倚重于基本的英语技巧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对学生口语、语法规则的重视,而忽略了对文化意识的输出。学生在学习之后很自然机械性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 这些词汇和语法规则只能勉强让学生学会基本运用,但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还是不了解,更谈不上会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商务交流的进行。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策略
3.1 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人员的英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
文化传承者如果只是掌握一门或者数门外语,就算他们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多么的扎实和博学仍然不能保证文化传承者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进行成功或有效的文化交际。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不仅要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跨国际之间的交际能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所要求的能力需要。为此,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紧随社会现实职业工作的更新变化,吸纳本专业及职业领域出现的最新知识与技能并具备从教育学的角度将相关知识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从而满足实施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除此之外,高职英语教师资定期参加企业基本单位训练与职业实践,增加顶岗实习的机会。英语教师通过下到企业、企业单位实习等多种方式,掌握善于把工作岗位与工作过程转变成便于学生学习的任务,提供符合企业工作的学习语境,从而摆脱传统的僵硬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交际及英语运用能力,真切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endprint
3.2 重视高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著名学者窦卫霖在几年前的研究,说明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适应能力和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培养之外,也要注意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过程中拥有开放的语言态度和交流意愿,克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过程中出现语言变体或者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言多元化。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培养教学中应该设法融入变体知识,可以采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具体案例,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思维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與沟通能力。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系统灵活的接受所学知识。除此之外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加运用英语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3增加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实践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具有商务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比如可采取“走出去”的模式。所谓“走出去”,就是建立一些由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的实习与培训基地,组织学生定期赴基地参加实践训练,掌握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也可让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西洽会,或让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广交会,或让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等,让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实践与学习者能够走出去,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高商务实践与学习能力。
3.4 邀请企业走入校园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邀请国内外企业的专家以及”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家,进入校园开展座谈会、科学讲座与学术活动,让他们与学习者进行密切交流与增加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另外,让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情境背景和虚设场地与各国商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融入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这种情景教学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同,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以后的商务活动和交流做好足够的准备。
四、总结
在“校企合作”新型教学模式下,发展新型的高职院校英语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和满足国际化与全球化人才需求为基本点,探索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交际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新型高效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与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也要求每位外语专业教师也应该具有很强的意识,将交际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培养和满足国际化与全球化复合型高职院校英语交流的人才需求。
(作者单位:枣庄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