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守成法,宁尚自然

2017-10-21韦云成

教师·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刘老师风筝儿童

韦云成

教育是什么?按《说文解字》的说法,“上施下效”谓之教,“养子作善”谓之育。照此推理,教育即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行为,践行的是一种指令的遵从,从而忽略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也漠视每个学生独立的心灵家园。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什么?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思想为我们广大教师打开了一扇窗,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一种理念,亦是一种策略,一种教会我们如何“行走”的指引。

一、概念的解读

“学生”,意即教育的实施对象——儿童,他们具有天真美好的情感、奇特丰富的想象、简单纯净的语言。“本”,为“根本”,隶属于哲学的范畴,简单来说,就是儿童、知识、教师三者相比,儿童尤为突出。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与实际经验为基础,准确理解其语言与行为,关注生命成长历程,做到为终身发展而教。正如郭教授所言:“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潜在的发展趋势,唤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去亲历、去感受、去实践、去发现,学习品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锻造。

二、行为的推进

旧有的课堂,我们以教为路向归因,课堂行进轨迹单一,因为对于价值观确立的缺失,所以课堂有时甚至成为教师“炫技”之所在,于是乎,一节课下来,容量之大、内容之广、图片之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怪乎学生只是盲从,眼神并未流露共鸣。这种在教师的视野延展、在教师的干预进行,在教师的专断存在,就是一种“背道而驰”。

(1)知生之状。我们所要遵循的不是“教师逻辑”,而是“学生逻辑”。为此,教师需要设想:如果“我”是学生,初次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是否有兴趣?“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我”理解这些知识的具体困难和障碍在哪里?“我”该如何学习,把这些书本中的知识、教师教的知识转化为“我”的知识?想得透了,研得深了,教学自然富有前瞻性。以前不久笔者所执教的《理想的风筝》为例,对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学生已经有了广泛的接触,因此,不难按照识人物、品人物、学人物这样的过程结构来预习感受,那么处于这个基点,有什么是他们所缺失,又有什么是所需求的呢?咀嚼这个问题,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针对性。

(2)循生之思。课堂上,教师需要以一种悦纳的心态来面对,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用对话架设起探究的桥梁。对于所生发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张力,引领学生去窥得背后的含义,如此,文本意向才能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情感也随之升腾。还是以《理想的风筝》为例,有学生在大家讨论时忽然站起来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写的是风筝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此情此景,作为教者的我心中尤为欣慰,学生这种对于教材的敏感与犀利的问掘实属不易,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鉴于此,我没有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放慢阅读的脚步,去字里行间中逐个探寻,给思绪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以下是孩子们的交流所得:

真实的风筝:刘老师的风筝各种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精神的风筝: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这里,寄托着他对事业、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榜样的风筝:刘老师用自己的顽强、乐观在我们心中放飞理想的风筝,指引我们前方的道路。

生命的风筝:春天到了,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这样充满活力的时节,风筝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心中的风筝:作者苏叔阳和刘老师一样,也遭受了命运的不公,所以,他心中需要有个风筝来给自己鼓舞,给自己打气。

(3)导生之情。这么多的“风筝”交相辉映,编织起富有生机的课堂,这里的教学显而易见已经不是简单层次的平移,而是思维的积极運作,在“不确定”中走向“确定”,不确定的是课堂上的随机生成,确定的是在交流碰撞中、在阅读体悟中、在内化积累中,师生共同聚焦了这篇文章的独特价值,从浅到深触摸到了语言文字的肌理,将“风筝”的内涵悉数呈现,从而达到言意共生。这时候,刘老师的形象自然在学生心中扎根,那么随着文字流淌出来的那一份坚韧、乐观自然就已经传递给学生,无需老师再多言。

我们说,一节课上,不要去强求字词句段、内容思想的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得、有所获,足矣!这时候的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如此,“以生为本”,既是教学原点的回归,亦是所要缔造的课堂教学新境界。

三、思考的延续

万法归宗,宁尚自然。所谓“自然”,就是最生态、最契合身心也最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翻开我们的教育史,众多的典籍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其明义,然而,需要我们去审视和发现的终是儿童,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这才是课堂的生命之所在!当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设计好前置性任务,合理组织课堂思考和讨论的频度和效度,及时地予以引导提升,达到从独学走向群学,从让学走向乐学,从浅学走向深学的“生态课堂”。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老师风筝儿童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幽默的刘老师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