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小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017-10-21唐冬梅
唐冬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动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激活学生学习体验。实践证明,激活体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并且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内在思考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经过总结认为,抽象的问题仅仅存在于思维的浅层印象中,而趣味的问题容易引起思考。因此,情境的创设需要将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入内在层次。教学中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种外部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外部因素的消失,作用稍显短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区别并不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对于学习的需求也逐步提升,教师的方法就不能仅局限于外部视觉图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比如开展自主探究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等,挖掘更深入的知识和思维水平,运用趣味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平移”时,就可利用多媒体创造“金鱼吃小昆虫”情境,巧妙地设计“小金鱼留几个格子吃小虫”,这样的趣味促使学生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探索、比较与体悟,最后交流平移的意义。这样的趣味情境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动力,认真探索平移规律,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化抽象知识为形象
我们知道,运用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虽然过程會有些繁琐,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因为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体会至理性思考,从具体到抽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比较、分类等思维活动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并最终总结出一个数学概念,直观地体悟数学概念。抽象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确实有些难度,但是这正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制定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同样,对于有难度的内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利用抽象问题创设的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例如,班级组织春游活动,共计有40个学生参加,一个学生需要花费7元,250元够不够?到河边17个学生想划船,每个船上坐几个人,租几艘船?你将如何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关心的事情。学生最后还要总结一下,究竟其中蕴含的数学算法是什么,不同的式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三、创设认知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个体的思维认知与信息接收的形式有关。而冲突的认知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教学不只是单一的知识教学,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情境是一种拓展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这符合教学的目标。发展性情境可以是故事、游戏等对学生有意义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与创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创造了这样的认知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寻宝操作的游戏中,在纸上画藏宝点A,A离纸中心30cm。学生绘画出来的位置大部分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学生却是大致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将所有学生的藏宝点绘制到一张图上又是什么样的图像呢?有些学生说像一个圆,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画圆的方法。实践证明,创设认知情境获得的知识更为清晰直观,并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设实践情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接触到各种信息,逐渐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接着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这几种实践情境都可以高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还是兴趣,学生对于数学有着探索兴趣,那么课后也会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例如,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就创设这样的情境:小学生中有多少人使用手机?有多少人利用手机玩游戏呢?假如你是校长,你会提出哪些要求呢?此时学生回答:让所有班主任统计各班使用手机人数,并暗中调查使用手机玩游戏的人数。接着,还有学生提出要合理分配使用手机的时间,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不应该使用手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提议,但是学校中的学生做到了多少呢?如何做才能获得正确的数据呢?这就需要学生开展实际调查,从而得出正确的数据。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言描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情境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内心。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境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