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教学策略

2017-10-21平建树

关键词:时空观念民主

平建树

摘 要:时空观念是重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必须置于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概念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时空观念;历史概念;民主

时空观念是专家组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提出的5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1]。有学者认为时空观念是将历史事实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观念[2]。笔者以为,历史概念也需要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理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掌握历史概念是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英国丹尼斯·冈宁说:“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不在意概念教学,只是把历史看作一种传授信息的载体或讲授事实的学科,就会导致失败。”[3]同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把一些概念放到历史时空中去解读,往往会发生张冠李戴、以今度古的错误。

为了探索时空观念下如何进行历史概念的教学,笔者以“民主”这一历史概念为例,对必修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了选修课《近代中国“民主”含义的嬗变》进行尝试。

一、利用工具书查找“民主”的含义 比较古今“民主”含义的不同

学生在词典中查找“民主”一词的含义,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学生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初步了解现代汉语中“民主”的含义:①【名】指人民所享有的参与国事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②【形】合于民主原则[4]。

教师接下去呈现材料一,问学生“民主”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的含义。

【材料一】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尚书·多方》

天命文王,使为民主。

——《尚书·洛诰》

学生通过查找《古代汉语词典》得到在古汉语中“民主”一词的含义:民之主宰者,指君主或官吏[5]。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古今比较,让学生知道“民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当词语在古汉语中应用时,我们需要检索古汉语工具书才能获得概念的正确含义。

二、通过史料发现近代“民主”含义的多样化

(一)含义一:民选的政治领袖

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材料二——1874年《万国公报》的一则新闻报道。

【材料二】

选举民主

美国民主,曰伯理玺天德,自华盛頓为始已百年矣。例以四年换举,或者在位深得民望者,再行接位四年,亦曾见过。即现今之美皇古难得,亦已续接四年,是两次也……[6]257

本段材料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学生很难把“伯理玺天德”这个音译与总统(president)联系在一起,导致对整段材料的意思很难领会。教师提示学生“1874”这个年份,让学生利用《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中的历任美国总统表最终理解这里的“民主”指的是美国总统。通过本环节教学,学生对“民主”一词在近代的含义有一个深刻认识。

(二)含义二:与君主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

以材料三为例。

【材料三】

荷兰七省有变,法国征之,而王家黜焉,于是易其法,而作民主之国。

——《万国公法》(1864)第二章[6]256

材料三呈现了与材料二完全不同的“民主”含义。学生通过以上两个材料认识到,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的许多词语呈现出多种解释。《万国公法》是中国首部汉译国际法著作,它为许多西方政治法律术语的翻译开了先河。材料三中的“民主之国”在当时是用来翻译“democratic republic”这个词组的。如果要了解当时《万国公法》中“民主之国”的原意,就需要检索那个时代的工具书。

教师进一步借助1866年出版的《英华字典》对democracy的含义进行解释(见图1)。

在该字典里,democracy被解释为“government by the people,民政,众人管辖,百姓弄权,推民自主之国政”;republic被解释为“众政之邦,众政之国,公共之政,合众政治之国,民主之国”[6]262。两个单词都能和“民主”联系上,而今天我们习惯将republic译为“共和”。在19世纪中,由于很多西方的概念刚传入中国,翻译时没有统一的标准,“民主”一词具有多种意思,既可以指传统的君主,也被用来引申指西方民选的领导人,既被用来翻译“democracy”,也包含了“共和”的意思。这一环节通过对近代早期资料的解读,让学生认识到在近代早期西方思想刚传入之时,“民主”“共和”的概念与今天是不同的。可见,在学习近代历史的内容时,我们需要把“民主”一词放到具体的时空环境中去理解它的含义。

三、结合必修教材内容 进一步了解对“民主”的争议

(一)视角一:近代中国士大夫眼中的“民主”

在19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主”和“民政”都可用来翻译democracy,不过当时的士大夫更喜欢用“民政”,因为“民主”看起来和中国的君主制更对立。但是后来“民主”一词逐渐成了democracy一词的标准翻译。教师呈现学者金观涛的研究成果“主要文献中民主、民政的使用次数(1864~1915)”[6]263,见图2 。

设问一:哪一时期以后,“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明显上升?

设问二:你觉得这一时期“民主”一词使用次数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图表材料是重要的历史材料。第一个设问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第二个设问是希望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解读。这个问题的解读可以多元化,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影响观念变迁的因素有哪些。同时可以追问:“民主”一词使用次数增多就一定是对“民主”的肯定吗?事实上,“民主”一词在当时使用次数上升也有许多人写文章反对“民主”的因素在里面。接着教师呈现材料四。endprint

【材料四】

中国自尧舜禅让以来,已成家天下之局,亦以地大物博,奸宄丛生,以君主之,犹且治日少乱日多,以民主之,则政出多门,割据纷起……

——《翼教丛编》[6]261

此处教师可以再次追问:材料担心“民主”会引起哪些问题?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指出,过分强调“民主”也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教师由此引出“民主”的弊端問题。

(二)视角二:近代西方人眼中的“民主”

其实,democracy本身在当时西方也是被否定的制度。教师可以利用之前呈现的《英华字典》中的解释,让学生看编纂字典的西方传教士们对democracy的态度——民政,众人管辖,百姓弄权,推民自主之国政,其中的“百姓弄权”明显带有贬义色彩。这个环节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西方历史上对于“民主”是有否定态度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人民版必修一中与“民主”有关的知识。

接着教师按图3所示通过词根、词缀的划分请学生利用英语词典分别检索demo-和-cracy的意思,并请学生按照这两者的意思进行组合,得到democracy的原意——人民统治。这一说法起源于雅典。于是教师请学生回顾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复习深化。

图3

雅典民主政治的诸多缺陷,造成在西方历史上对民主制的评价带有否定色彩。比如在美国制宪会议上,美国的先贤们对“民主”带来的“多数人的暴政”始终充满着警惕。例如马萨诸塞州代表格里强烈炮轰民主:“我们所经历过的罪过,都是源于民主过于泛滥。人民并不缺乏德行,但总是受到假装爱国的人蛊惑……一些人精心炮制出各种虚假报告,到处传播,老百姓每天都被误导去做些最作孽的事,说些最作孽的话,这些虚假报告又无人可以当场揭穿……”[7]教师可以问学生,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避免“民主过于泛滥”的?学生复习回顾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总统权力、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内容,从而体会美国建国之初,“国父”们对于“民主”的看法其实是比较警惕的。

四、了解现代“民主”含义的发展

(一)利用英语词典 了解西方现代“民主”含义

西方国家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反思促使了在西方思想中“democracy”这个词语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检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来了解现在democracy词义与过去的变化。检索可知,在词典中“democracy”有两种含义。

①a system of government in which all the people of a country can vote to elect their representatives.

②fair and equal treatment of everyone in an organization, etc., and their right to take part in making decisions[8].

教师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解释中representatives(代表)一词,判断出今天西方民主和古代雅典民主最关键的不同是采取了代议制。接着教师再根据第二条解释指出在现代含义里,democracy还包括了公平、平等的内涵,也成了一种权利。这种含义也体现在了democracy的中文译词“民主”这个词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懂得利用英语词典来了解历史课堂中某些来自西方的概念,同时也通过现代英语词典来了解现代西方“民主”与古代相比其含义发生的变化。再次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概念的含义会随着时空的不同而不同。

(二)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知识 理解现代“民主”一词含义的发展

“民主”在中国的名声大噪离不开20世纪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被称为德先生,是与科学并立的新文化运动两面旗帜。新文化运动对今天“民主”含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呈现材料五。

【材料五】

日渐高涨的反精英主义和反父权制度思潮……就变成是一些更为激进的追求平等的元素。这样,批判儒家伦理及破除其等级制度,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概念的主要特点。

——《观念史研究》

“白话文是文学的德谟克拉西”

——陈独秀

设问: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概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概念的特点,如何理解陈独秀的这句话?

学生从第一段材料中找出平等、破除等级这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概念的主要特点。结合白话文人人可读、人人读得懂的特点,指出白话文带来的平等、人人参与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的特点。

这个环节是为了突破教材中的一个难点,理清白话文与提倡民主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词语就是民主,这一时期民主概念是古代、近代“民主”概念向我们今天“民主”概念演变的一个重要节点。学生在理解了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概念已演化为平等参与的权利后,教师可以回顾《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主”一词的解释,说明两者的传承关系。

五、通过表格提炼梳理近代“民主”含义

[时间 主要含义 古代 民之主宰者,指君主或官吏 19世纪 民选领袖;人民统治;与君主制对立的制度 新文化运动以来 人人平等;大众参与 ]

最后的表格是对中文“民主”一词演变线索的总结,也是对本课核心立意“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有不同含义”再一次的强调。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民主”的主要含义,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空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徐蓝.谈谈研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12):15.

[2]张迎弟.浅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11):7.

[3]宁裕先,熊守清,胡任敏.历史教育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04.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997.

[6]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7]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M].尹宣,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41.

[8]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赵翠莲,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43.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周恩来的民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