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车站艺术计划(下)
2017-10-21陈曼麟
文〡陈曼麟
港铁车站艺术计划(下)
文〡陈曼麟
延续《港铁车站艺术计划(上)》(详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官网),本文主要介绍港铁西港岛线、观塘延线、南港岛线(东段)3条新线的车站艺术作品以及“港铁车站艺术”作品的实施过程。
作品名称:情系港岛西
作 者:西区摄影优胜者及港铁公司(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3米(长x高)
全 长:58 米
位 置:西营盘站、香港大学站、坚尼地城站站厅
01
西港岛线
西港岛线在2014年底通车,为既有港岛线的西面延长线,是一条小区铁路,共有三座车站即西营盘站,香港大学站及坚尼地城站。其中西营盘站和香港大学站是暗挖站位于西半山下方,车站出入口通道像八爪鱼般伸往山上和山下,使车站服务范围最大化。
西港岛线的设计是专门为适应社会需要量身打造的。为了在车站设计中引出西区的独特文化,港铁公司与本地小区和艺术团体携手,组织了“西港岛线小区艺术计划”,通过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公众积极参与艺术创作,促进对西区的了解,并加强西区线与小区的联系。
一是摄影比赛。由港铁公司和中西区区议会在本地小区团体的支持下共同举办的一个公开的摄影比赛,要求参赛者拍摄附近的独特图像,获奖的照片形成了每个车站的主题图片,再由港铁公司职员将小区收集的数千张获奖的照片拼贴而成,命名为“情系港岛西”,拼图以玻璃数码印图形式设在西营盘站、香港大学站和坚尼地城站的站厅墙面上。
二是与香港青年艺术协会合作创作地区性的艺术作品,设在西营盘站和香港大学站的长通道的特选墙面和垂直电梯内。
三是与香港大学合作为香港大学站的长通道的特选墙面和垂直电梯内设艺术品。
四是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艺术推广办事处(艺术推广办)合作为坚尼地城站站厅公开征召作品提案。
五是车站艺术作品。
西营盘站,由于本站出入口通道像八爪鱼般伸往山上和山下的出入口,所以拥有多条长通道,而连接山上的出入口则以多部垂直电梯运送乘客进出车站。因此除了站厅设有艺术作品“情系港岛西”外,多条长通道及各电梯内外都设有不同的艺术作品,让乘客走在长通道或等候电梯,可观赏艺术品,增加视觉趣味。本站共有七幅不同形式的壁画作品,艺术品数量是目前地铁所有车站中最多的。
作品名称:西营盘实景拍摄
作 者:谢明庄及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15米 x 2.43米(长x高)
全 长:42 米
位 置:西营盘站站厅B1及B2出入口
作品名称:西边街古迹及高街古迹
作 者: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15米x 3.5米(长x高)
全 长:30 米
位 置:西营盘站站厅近C出入口电梯厅
作品名称:高街古迹
作 者: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15米x 3.5米(长x高)
全 长:30 米
位 置:西营盘站站厅近C出入口电梯厅
作品名称:里里·外外
作 者:Louise Soloway Chan(英国)
每件尺寸:2.37米x 2.6米(长x高)
共有12件作品
位 置:西营盘站站厅近B1及B2出入口电梯
作品名称:本地传统店铺
作 者:罗文乐及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2.4米(长x高)
位 置:西营盘站B1及B2出入口电梯内部
作品名称:西区未来建筑万花筒
作 者: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2.4米(长x高)
位 置:西营盘站C出入口电梯内部
香港大学站,本站与西营盘站一样,出入口通道像八爪鱼般伸往山上和山下的出入口,拥有多条长通道,而连接山上的香港大学出入口以多部垂直电梯运送乘客进出。所以除了站厅设有艺术作品“情系港岛西”外,多条长通道及各电梯内外都设有不同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西城小巷 I
作 者:苏敏怡及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15米x 3.5米(长x高)
全 长:30 米
位 置:香港大学站站厅近C出入口电梯厅
作品名称:西城小巷 II
作 者:苏敏怡及香港青年艺术协会(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2.4米(长x高)
位 置:香港大学站站厅近C出入口电梯内部
作品名称:香港大学百年壁
作 者: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大学(香港)
每件尺寸:1.15米x 1.64米(长x高)
全 长:147 米
位置:香港大学站站厅近A出口通往香港大学的长通道
作品名称:香港大学历史建筑
作 者: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大学(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2.4米(长x高)
位 置:香港大学站站厅近A出口通往香港大学的电梯内
坚尼地城站为终点站,站厅空间宽阔,除了站厅墙面设有艺术作品“情系港岛西”外,站厅中间的空间设有与本地艺术家合作的雕塑艺术品。这是通过2012年举办的「港铁新线路车站艺术计划」公开征召作品提案选拔出来的作品,艺术家在设计过程中邀请坚尼地城居民参与,苹果表面的手掌印就是坚尼地城居民的手印。
作品名称:城果
作 者:刘羽祺及刘功华(香港)
每件尺寸:1.8米x 0.9米x 1.9米(长x宽x高)共有2件作品
位 置:坚尼地城站站厅
02
观塘延线
观塘延线在2016年底通车,为既有官塘线的南面延长线,是一条小区铁路,共有两座车站即何文田站及黄埔站。
为了使车站设计能体现出何文田站及黄埔站的独特性,港铁公司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公众参与艺术创作,促进对何文田站及黄埔站的了解,加强与小区联系。
何文田站为换乘站,在换乘大厅及站台设有以田园风光和城市交汇为主题的艺术品。同时在车站外的人行道上盖及绿化地带设有雕塑艺术品。
通过2012年举办「港铁新线路车站艺术计划」,公开征召作品提案选拔了“祝福·桥”、“蛙境”和“蛙托邦拱门”。“祝福·桥”的设计慨念来自中国水墨画及书法艺术,在进站与出站不同方向可以看到两面不同形态的书画创作。
作品名称:在自然与城市之间
作 者:香建峰(香港)
每件尺寸:尺寸不一
位 置:何文田站换乘大厅
作品名称:在自然与城市之间
作 者:香建峰(香港)
每件尺寸:5.5米x 2.35米(长x高)
位 置:何文田站换乘大厅
作品名称:祝福·桥
作 者:钟伟明(香港)
每件尺寸:4米x 0.21米x 0.1米(长x宽x高)
全 长:21.9 米
位 置:何文田站BI出入口
作品名称:蛙托邦拱门
作 者:蛙王-郭孟浩及蛙后-赵显才(香港)
每件尺寸:5.6米x 4.8米x 6.0米(长x宽x高)共有2件作品
位 置:何文田站BI出入口
作品名称:蛙境
作 者:蛙王-郭孟浩及蛙后-赵显才(香港)
每件尺寸:6米x 0.32米x 5米(长x宽x高)
位 置:何文田站BI出入口
黄埔站是终点站,在站台设有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的“历史与想象–黄埔”。
作品名称:历史与想象-黄埔
作者:林东鹏(香港)
每件尺寸:21米x2.8米(长x高)共有4件作品
位置:黄埔站站台
03
南港岛线
南港岛线在2016年底通车,为港岛南面的一条新线,是一条小区铁路,共四座车站,即海洋公园站、黄竹坑站、利东站及海怡半岛站。其中海洋公园站及黄竹坑站为高架站,利东站及海怡半岛站为地下站。南港岛线(东段)车站艺术品拥有独特和丰富地方传统多元化的特色,也是通过地区参与来提升文化交流及宣传地方传统。
一是与香港青年艺术协会合作创作地区性的艺术作品有黄竹坑站的《簇聚同林》、利东站的《朝阳闲致·华灯初见》和《随步南岸》及海怡半岛站的《翱游半岛》。
二是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创作地区性的艺术作品有海怡半岛站出入口玻璃上的《日与夜》。
三是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艺术推广办事处(艺术推广办)合作为海洋公园站公开征召作品中被选出的设计概念,配合海洋公园主题的雕塑艺术作品《流》。
四是车站艺术作品。包括黄竹坑站、利东站、海怡半岛站及海洋公园站。
作品名称:簇聚同林
作者:曹涵凯(马来西亚)
主体雕塑尺寸:10米x 7米(长x宽)
其他小型雕塑尺寸: 40只不同大小,由0.5米x 0.3米(长x宽)至1.2米x 0.9米(长x宽)
位置:黄竹坑站A出入口及站厅
作品名称:朝阳闲致·华灯初见
作 者:梁静雯(香港)
尺 寸: 17米x 2.6米(长x高)
位 置:利东站A出入口
作品名称:随步南岸
作 者:谢银心(英国)
尺 寸:10米x 3.5米(长x高)
位 置:利东站B出入口电梯厅
作品名称:随步南岸
作 者:谢银心(英国)
尺 寸:10米x 3.5米(长x高)
位 置:利东站B出入口电梯内部
作品名称:流
作 者:官天佑(香港)
每件尺寸:尺寸不一, 共7组
位 置:海洋公园站站厅
作品名称:流
作 者:官天佑(香港)
每件尺寸:尺寸不一, 共6组
位 置:海洋公园站站台
作品名称:翱游半岛
作 者:鲍卓微(香港)
尺 寸:40米x 2.8米(长x高)
位 置:海怡半岛站站台
“港铁车站艺术”作品的实施过程
为确保每一件长期展示的艺术品都能满足其功能的需要,艺术作品从开始选择适当的车站及位置,通过港铁内有关部门的审核程序,以至筛选合适的艺术家作品和艺术家的提案、制作、安装的的实施过程,都是一丝不苟,一般须时不少于一年。
“港铁车站艺术”作品的实施过程如下:
作品名称:日与夜
作 者:张伟乐(香港)
尺 寸:20米x 2.5米(长x高)
位 置:海怡半岛站A出入口
香港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大都会,各种各样的人以此为家,乘搭港铁的人亦来自世界各地。在香港几乎每个人都会乘坐港铁的列车、走过港铁的车站站厅,并在站台上候车。港铁除了提供清洁和安全的车站环境以外,还选择提供车站艺术活动及艺术设置。
港铁在车站展示艺术品是为实践提供世界级车站环境、世界级列车服务的承诺。公共艺术的特色是任何人每天都可欣赏及享受到,在港铁的车站环境下,意味着每天数以万计的乘客能欣赏到艺术品。
港铁带艺术品进入港铁车站不是单纯地将艺术品放置在车站内,还积极影响了公众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在艺术培养方面起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推广香港的小区艺术提供机会。
港铁将继续把「港铁车站艺术」伸延至港铁系统的其他部份,并衷心希望乘客在乘搭港铁时,能欣赏精心策划的艺术作品、展览和现场艺术表演,让港铁旅程更丰富、更有意义。
陈曼麟,拥有三十多年建筑设计经验,曾在多家香港著名的建筑设计顾问公司工作,主要是住宅、商业大楼的建筑设计。近十年集中从事港铁新线工程项目及其它城市地铁的顾问服务。曾参与迪拜地铁,悉尼地铁,阿布扎比地铁,中国澳门轻轨和台湾高雄地铁及高铁,中国内地深圳、广州、南京、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福州等城市地铁的研究及设计工作。亦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国标)的编写及参与北京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编制地铁标志的标准(地标)。曾多次应邀为国内多项地铁工程项目提供专家评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