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CTA影像学对比分析

2017-10-21李吉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0期
关键词:真腔假腔真假

李吉臣

临床影像标准前研究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CTA影像学对比分析

李吉臣

目的运用CTA影像学探究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的区别。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月治疗并确诊为动脉夹层的患者80例,其中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35例,分别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IPAD)的真假腔比值和动脉受累长度小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IPAD患者硬化发生率同样小于A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管变异程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累及范围窄,真假腔相当,与主动脉夹层CTA不同。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受累长度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其危险性程度远高于脑梗死、心肌梗死和癌症。主动脉夹层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另外,在临床上我们把不合并主动脉夹层,且单独发生在外周动脉的夹层叫做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y dissection,IPAD)[2]。在发病机制和预后方面,主动脉夹层和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具有差别。本文运用CTA影像学探究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的区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月治疗并确诊为动脉夹层的患者80例,其中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47±10.67)岁。根据Debakey分型分为,I型16例(死亡6例),II型5例(死亡1例),III型24例(死亡8例)。患者死亡时间发生在2015年11月—2017年1月。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4.39±10.97)岁。其中腹主动脉夹层6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锁骨下动脉夹层10例,左颈动脉夹层4例,股-腘动脉夹层7例,髂总动脉3例。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患者症状不明显,追访6个月,未发现病情加重现象。

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通过采用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 750HD)(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颈部、下肢分别扫描。其中主动脉CTA:从颈4、5椎体至耻骨;颈部CTA:从主动脉弓至颅底;下肢CTA:从腰4至踝关节。仪器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50 mA,机架转速0.35 s/rot,准直器宽度40 mm,标准模式,扫描层厚5.0 mm,用0.625 mm层厚0.625 mm间隔重组扫描图像。

另外通过运用高压注射器从身体肘静脉注射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其中60 kg以下患者1.5 ml/kg,60 kg以上患者90 ml(碘海醇,含碘量300 mg/ml),流速4 ml/s,后用相同速度注射30 ml生理盐水,流速4 ml/s。运用Smart自动跟踪技术进行追踪扫描,将所获得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处理。

1.3 扫描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扫描图像处理:采用AW4.6图像工作站将图像进行CT容积再现、曲面重建,来评价动脉夹层(AD)和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IPAD)的CTA影像区别。

所获得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的CTA影像对比

从VR重建图像可以清楚看到(图1),主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 I型、II型、III型夹层的真腔与假腔和动脉受累长度。另外,通过CTA轴位影像,我们能清晰分辨出真腔、假腔和内膜缺口(图2)。当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形成后,随之就会挤压真腔,且假腔内径大于真腔(图3)。

图1 主动脉夹层VR重建图像

图2 CTA轴位影像,清晰分辨出真腔、假腔和内膜缺口(“T”为真腔,“F”为假腔,箭头所示为内膜缺口)

另外,从IPAD患者重建图像同样能够观察到真腔和假腔,其与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且真腔的直径总是大于等于假腔(图4)。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如动脉管壁不均增厚、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等(图5)。

图3 CTA轴位影像,可见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形成后,随之就会挤压真腔,且假腔内径大于真腔

图4 IPAD重建图像,能够观察到真腔和假腔,其与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且真腔的直径总是大于等于假腔

2.2 两组患者CTA图像参数对比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IPAD)的真假腔比值和动脉受累长度小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IPAD患者硬化发生率同样小于A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管变异程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IPAD与AD CTA数据比较

3 讨论

图5 CTA轴位图像,右髂动脉可见内膜瓣(细箭头所示)可见钙化和非钙化斑块形成(粗箭头所示)

主动脉夹层多是由于血液冲击局部损坏的内膜,进而逐渐剥离和扩大内膜,以至于在动脉内形成了真腔和假腔[3]。在机体中,主动脉是运输血液的主通道,承受着来自心脏的巨大压力,若出现内膜破损,由于其受到巨大压力,破损会扩大。如果内膜破损位置不能及时修复及治疗就会有很大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进而引起患者死亡[4-5]。因此,对于主动脉夹层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患者发生死亡。在临床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但是DSA很难将血管内膜破损显现出来,且其在椎动脉夹层中的诊断率仅为10%[6]。从而耽误了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最佳时间,延误病情,引起患者死亡率增加。多螺旋CTA具有检查速度快,所拍摄图像清晰等优点,已成为主动脉夹层检测的重要方法[7]。CTA可通过多方位,如轴位、CPR、MIP,观察真假腔以及内膜破损位置及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从VR重建图像中可以看到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 I型、II型、III型夹层的真腔与假腔和动脉受累长度[8]。通过CTA轴位影像,我们能够清晰分辨出真腔、假腔和内膜缺口。当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形成后,随之就会挤压真腔,且假腔内径大于真腔。另外,从IPAD患者重建图像同样能够观察到真腔和假腔,其与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且真腔的直径总是大于等于假腔。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如动脉管壁不均增厚、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等。然后,对CTA图像进行处理,数据再现,可以看出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IPAD)的真假腔比值和动脉受累长度小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解释了主动脉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真腔受到挤压,且假腔直径远远大于真腔。另外IPA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同样高于A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管变异程度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发现,IPAD大多数发生在主动脉的一级分支,累及范围窄,累及长度短。说明IPAD其发生机制有可能与AD不同,有待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累及范围窄,真假腔相当,与主动脉夹层CTA不同。

[1] Immer FF,Hagen U,Berdat PA,et al. Risk factors for secondary dilatation of the aorta after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J]. Eur J Cardiothoracic Surg,2005,27(4):654-657.

[2] Naganuma M,Matsui H,Fushimi K,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isolated dissections of abdominal aortic branches[J]. Heart & Vessels,2016,31(6):1006-1009.

[3] 马志高,金沐,程卫平,等. 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4):319-321.

[4] 王进,刘一帆,王利,等. 主动脉夹层研究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4):209-212.

[5] 武宝华,田宏哲,习羽,等. 64排CTA在主动脉夹层DeBakeyⅠ-Ⅲ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57-60.

[6] 汪林,陈向荣,黄永础. 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诊断与DSA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J]. 河北医药,2017,39(2):194-196,200.

[7] 刘跃辉,刘珍,武燕,等.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腹腔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5):112-114.

[8] 刘跃权,彭艳,洪敏昌,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图像后处理?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136-137.

CTA Imaging Comparison of 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and Aortic Dissection

LI Jichen CT Room,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Liaocheng Shandong 2526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and aortic dissection using CTA imaging.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dissection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anuary 2017, including 45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and 35 patients with 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The imaging feat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true and false cavity ratio and the length of arterial involvement of 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IPAD)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aortic dissection,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IPAD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in AD group (P<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vascular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Isolat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occurs on the basis of atherosclerosis, involving a narrow range, true and false cavity, an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ortic CTA of dissection.

solitar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section; aortic dissection; true and false cavity; involvement length

R445

A

1674-9316(2017)20-0126-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66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山东 聊城 252600

猜你喜欢

真腔假腔真假
真假大作战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三句话的真假